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巨龙就能和白羊和颜悦色的探讨下波斯的发展和所有权了。
“卜塞因是个勇武的统帅,他的性格傲慢,不会轻易退缩。”
“利用这个弱点,可以想办法把他引入包围圈中,对其发起突击!”
乌宗哈桑提出这一点,又跟手下讨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以绝对的命令,让人先放弃对大明、黑羊王朝的抵制,专心对抗卜塞因的进攻。
他要坚清壁野,引诱渴望胜利的卜塞因坠入陷阱,然后一锤定音!
而卜塞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已经打胜仗习惯了。
从大明手里买了一批新式装备后,卜塞因率领的大军更加神勇,猪突猛进。
他已经想好,在灭亡白羊后,该怎么跟大明商量武器进口的事了。
他现在还很有精力,以后打仗的日子肯定还很多,国内又有阿格拉尔对科技的打压,所以在企图研究燧发枪制作却惨遭失败后,卜塞因果断决定“造不如买”。
大明做生意的水平,他还是很相信的。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卜塞因主要作战的波斯北部地区,已经被他深入了不少。
他来到了白羊王朝境内。
所有的抵抗力量都被他的军队轻易摧毁,让帖木儿的大军来到了它久违的波斯中部。
而伴随他的“势如破竹”一同发生的,是周边环境的恶化——
游牧国家打仗,秉持的是打一路抢一路精神。
帖木儿帝国内部的各种毛病,也不能支持卜塞因建立起强大的后勤部队。
所以一旦无法通过胜利获得新的补给,支撑军队向下一个目标发起进攻,那问题就大了!
哈撒在察觉到这一点之时,就跟卜塞因汇报了,担忧白羊一路的溃败,很有可能是在“诱敌深入”,一面拉垮帖木儿的战线,一面集中力量,围堵己方。
已经被频繁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卜塞因有点恼怒。
明明是自己厉害,打得人毫无还手之力,怎么哈撒一说,就变成白羊方面在演他了呢?
他把哈撒训斥了一顿,然后不顾后者反对,继续突入白羊国境。
乌宗哈桑的中央集权做的还不错,命令一下,东部“坚清壁野”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
没有抢到新的粮食和珠宝,打仗感觉自己到了啥荒地似的,帖木儿的军队将领们慢慢的表达起了不满。
他们打仗,可不止为了帖木儿!
等后面携带的粮食不够,要饿肚子了,他们更和卜塞因抗议起来。
面对学者作风的哈撒,卜塞因可以很强硬的拒绝听取他的任何提议,但手下的将领都握着实打实的兵权,在国内也是军事贵族,卜塞因不敢将之忽略。
他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完胜乌宗哈桑,跟这个相差几岁的强大对手进行一场宿命般的决斗。
可在手下对战果越来越不满的情况下,卜塞因只能同意调头返回。
第326章 卜塞因之死
返回路上,意外仍旧不断。
因为卜塞因带着军队已经深入太多了。
乌宗哈桑一看强敌来袭,立刻让人坚清壁野,只留下一些部队当做诱饵,吊住卜塞因这条大鱼。
一路冲到现在,军官们找到苏丹闹事,表达不满,让卜塞因不得不撤退返回,可以说军队里早就出现了“弹尽粮绝”的趋势。
而一来一回,徒增消耗,没有补给,这种情况更加危险了——
帖木儿的政体之下,本来就没有足够的集权让卜塞因拥有强大的补给线,也就是一些临近的城市看在苏丹的面子上给他送点粮食。
黑羊王朝的哈桑阿里更不用多想了,到处给支援者开空头支票,手里仅剩的一点钱都去买大明军火了,吃喝拉撒都紧巴巴的,还得供着大明。
毕竟比起卜塞因,徐永宁他们才是真正的不远万里来相助,还是黑羊王朝名义上的宗主国,不多拿点好处,徐永宁可是敢直接杀羊的。
这么一来,卜塞因的后勤力量竟然还有点不及大明。
好歹朱见济能调动船队急行到波斯,需要照顾的人也就两千,压力是有,但可以撑住。
帖木儿那边却是各玩各的,哪怕你是苏丹也不能强行让我出粮食出钱。
更何况,国内还有个阿格拉尔在。
之前卜塞因的上位,除了乌兹别克人的武力支持,作为教派首领的阿格拉尔对其的扶持和肯定,也是卜塞因能坐稳汗位的重要原因。
继位之初,为了拉拢地方军阀贵族,让他们给自己一个面子,卜塞因大行采邑制,使得地方上遍布国中之国,各方诸侯矛盾不断,还有跟卜塞因爆发冲突的。
这种时候,常常是阿格拉尔出面调停,让帖木儿能保持表面上的统一。
可现在,阿格拉尔不干了。
国内的贵族抓住机会立马翻了天,趁着卜塞因在外亲征的这段日子,掀起了好几场叛乱暴动,以至于本就虚弱的补给线直接崩断,消息还传到了卜塞因耳朵里。
正因为军中缺粮而焦躁不已的卜塞因更是大怒,骂骂咧咧了一整天。
他不敢拿军官们撒气,但鞭打手下的奴隶士兵和前来劝告卜塞因冷静应对的哈撒还是很有胆子的。
哈撒看到军中有越来越不妙的情绪难掩,想让卜塞因出面安抚,起码带头减少粮酒消耗,限制军官的大手大脚,让剩下的储备能撑到回国。
实在不行,狠心杀几个闹事的,震慑住不良风气也好。
等回到帖木儿,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果卜塞因一通皮鞭下来,打得哈撒夺门而出。
要是卜塞因读书多一点,知道“借汝人头一用”的典故,指不定哈撒还不能活着走出来。
再过几天,受不了这情况的军中将领终于试图做出改变。
他们觉得落到眼下境地,都是卜塞因的错!
如果没有这人强行出征跟白羊打,自己哪里会被逼的省着喝美酒吃美食?
国内阿格拉尔的态度显然不会再支持卜塞因,以后谁当苏丹还是个未知问题。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来一场兵变,把卜塞因控制在手里,把他的物资都抢过来,回国后再把人献出去当做投名状,向阿格拉尔表态效忠!
万一老神棍一个高兴,支持自己当新苏丹呢?
说干就干!
哈撒待在营帐里,努力的翻译着手上大明的数学着作《九章算术》,希望能弥补下这些年来帖木儿大幅衰退的科学水平。
身边的箱子里,还有着他刚刚写完的史书《帖木儿简史》,极为难得的以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百年来的王朝兴衰。
这是哈撒一辈子的心血了。
他心里焦虑,也察觉出了这几天的躁动气氛,试着劝谏又没用后,只能沉迷学术,想着早点回到国内就好。
可惜没人愿意给他机会。
作为卜塞因的近臣,同时也是阿格拉尔的眼中钉,哈撒被人选出来开刀。
卜塞因要活着送到阿格拉尔身前,忏悔他对真神的罪过,但这个学者就可以用脑袋去给自己换取富贵了。
哈撒的营帐被大力掀开,然后在人猝不及防之时,冲进来一个提刀猛士,直接给了他一下。
哈撒当场丧命,桌上的稿件都没有收好。
而杀人的也懒得替他收拾。
确保人死透后,他就赶紧跑去围堵卜塞因了。
历史已经用很多例子证明了,搞政变夺权这玩意,没必要用太多阴谋诡计。
因为阴谋一多,流程就被拉长了,做起来更容易出现变故,也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一系列计划能够完美无误的进行。
顺利的政变,往往伴随着粗暴的手段和简单的计划。
我把你骗进来,再把你杀了,后面镇住场面就行了。
尔朱、宇文之例,乃至于朱见济对付下面的官绅,都是在确保手里有足够的力气后,干脆的动手杀人,就完事儿了。
什么阴谋?
老子用得着跟你玩这手段?
所以兵变的将领们,在杀掉哈撒和卜塞因的一些亲信后,成功抓到了这位苏丹。
耗时,不到一个时辰。
不过意外总是存在。
早就尾随观察了多时的乌宗哈桑立马率军而出,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这些日子,也是受了不少苦头了。
坚清壁野,不止让卜塞因没能成功获得物资供给,一直潜伏的白羊军队也是同样待遇。
双方都在一片荒芜中角力,比拼持久和耐性。
好在为了更隐蔽,乌宗哈桑没有带多少人,只是率领他的数百亲兵,拿着能把牙弄下来的肉干和酒囊,小心维持着自己的体力。
卜塞因需要维护几万人的吃喝拉撒,肯定会艰难无数倍。
等对面终于按耐不住,乌宗哈桑也有了行动。
他直接突入阵营中央,把那些抓了卜塞因的军官收入囊中。
擒贼先擒王。
领导一被抓,手下的杂碎小兵连反抗的动作都没有,很干脆的投降了。
“好久不见!”
两个年龄相仿,又是老对手的两人见了面。
乌宗哈桑站在高处,俯视着灰头土脸的卜塞因。
后者脸色极为难看。
“你抓了贾汗沙,又抓了我……你是最大的赢家!”
“我认输了。”
可乌宗哈桑没有接受卜塞因这艰难忍辱的低头。
西亚的优秀君主长叹一声,“你和贾汗沙都是一类人,只重视勇武,不知道温和的统治国家……打赢了你们,我有什么成就感?”
“我不过是难以招架远征而来的大明朝,选择拿你下手罢了。”
而卜塞因轻易的掉入陷阱,一点警觉性都没有,也让乌宗哈桑觉得没有征服强敌的快乐。
“苏丹,这是从一个营帐里搜集到的文稿。”
有手下去对诸多帐篷进行了搜刮,找到了哈撒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