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离谱的是,见完土木帝后,刘安又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从大同跑回北京,自称奉太上皇之命来通报敌情,又说太上皇已经允诺进封自己为侯,让刚刚登基的景泰帝对着他完全吐不出一口好气来。

    大明朝为什么要坚持立景泰帝而不认太上皇?

    不就是因为那人土木堡送了一波,还跑去边关重镇恬不知耻的叫门卖国吗?

    要不是人家当了“叫门天子”,存在感太强,正群情激愤的大明朝臣只恨不得当土木帝死了。

    就算坚持旧皇法统,那也不能是在人带着也先才去大同拜访了一遍时表露情绪啊!

    于是纷纷弹劾起了刘安这个没脑子的家伙。

    “素无智谋,莫救邦家之难;不由朝命,自加侯爵之荣。”

    景泰帝顺应民心,把刘安下狱了,说是要处死这个不着调的,如果不是后面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刘安努力守住了东直门,他那小命就没了。

    之后景泰元年,中宗又令刘安督率涿、易二州各军防御,以阻止瓦剌南侵,结果阮伯山这位公公都受不住了这位,明知景泰帝不喜欢宦官干政,也大胆弹劾刘安玩忽职守,不修边备。

    但比起刘安,景泰帝更加警惕宦官乱政,便把这件事搁置不管,让刘安溜过去了,过两年还恢复了他的爵位。

    但等朱见济过来,刘安就不能蒙混过关了。

    考成法一出,这人立马被免了官职。

    碍于当时景泰帝还在,朱见济总得给他爹几分面子,所以也没立马办了刘安。

    等自己登基了,刘安就迎来了追责,跟武英侯家差不多,除了头上的爵位之外,家产基本被罚的见了底。

    因为这个事儿,广宁伯家里还爆发了剧烈冲突——

    刘安本是第一任广宁伯刘荣的第三子,大哥顺位承爵,结果英年早逝没有子嗣,按照顺序,应该由同样早逝的二哥之子刘瓘承爵,但由于刘瓘年纪小,爵位就落到了刘安头上。

    现在刘安年老,刘瓘长大,理当把爵位还给侄子了。

    结果刘安死皮不要脸,嘴里说着“叔叔给你当家不容易”,手上就写了封奏疏,请求朱见济让自己的儿子承爵,还在奏疏里疯狂的用朱见济跟他爹的例子暗示,可以说智商和情商已经拉低了整个家族的平均值。

    朱见济没搭理他。

    毕竟跟傻子过不去,容易显得他也不正常。

    事后,叔侄二人也算撕破脸了。

    随着刘安的历史遗留问题被皇帝翻出来处理,要整治一些尾巴翘起来的勋贵,广宁伯家门败落,双方关系更加恶劣。

    如今刘安死了,只怕刘瓘他们得拍手称快。

    “死了就死了,让礼部那边给他定个谥号就行,至于爵位,就让刘瓘继承了吧。”

    皇帝不在意的摆摆手,接着就让人把李原带上来。

    披头散发,面容消瘦的李原被压着跪在地上,身上的囚服倒是挺干净的。

    很明显,关押他的人在卫生方面非常注重,以免会臭到皇帝。

    “你就是李原?”

    “不错!”

    叛军头子颇为骄傲的挺了挺胸膛,虽然迅速的被人摁了下去,但其中桀骜,朱见济还是感觉到了的。

    不过他并不在乎。

    乾圣天子只在乎一件事。

    “刘通之后,朕让人去荆襄严加行政,圣旨下了六次,白莲教蛊惑人心,也强化了对这些邪教妖人的控制……可朕还是不懂,为什么去年你一闹事,还会有人响应?”

    要只有李原这堆残余分子,荆襄的二次暴动是起不来的。

    如果规模没到一定地步,柳承庆也不会被朱见济派出去解决这件事。

    乾圣朝已经十一年了,提出要解决荆襄流民问题,也有十一年了,总不能还没化解主要矛盾吧?

    “哼!”

    “你是皇帝,是天子,自然不懂咱们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

    “大胆!”

    随侍在旁边的厂公阮伯山当即一瞪眼,呵斥李原的出言不逊。

    眼角余光还注意着皇帝的脸色,只要朱见济有一点点的不悦透露,自己立马下手,给李原喂一顿好的。

    好在朱见济没有让他动手。

    他朝着李原点点头,只是让他继续讲。

    “不就是被你带着你手下的那堆当官的,逼的活不下去了?”

    李原本来抱着必死的心,想着砍头之前骂两句皇帝过过瘾,结果就见面前的年轻天子面不改色,仍旧端坐着手扶腰带,还让他继续骂。

    既然如此,李原可就不客气了。

    朱见济听到他说“官逼民反”,当即摇头否认,“朕可不是率虎食人的暴君!”

    “朕登基以来,均田赋缓户籍,安置流民,还时刻叮嘱百官行事爱民……你这话,讲错了。”

    李原呵呵一笑,“那陛下可太看得起自己了!”

    “您坐在京城皇宫里,外面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您一道圣旨下去,下面人怎么做的,你知道吗!”

    “我看你连那边米多少钱一石都不知道!”

    朱见济又否认了,“朕知道,湖广之地的米价,是一两银子七石左右。”

    永乐朝时,南京那边的米价便是一两银子七八石,折合后世七八十斤左右。

    但朱见济接手的大明朝有了小冰河期,湖广地区在眼下开发程度还不足东南,所以努力了十几年,才勉强让那边的米价,赶上永乐朝。

    好在朱见济考虑到流民除了种地外,眼下还没有多余的收入,便再三减免了湖广赋税,让老百姓实际享受到的口粮,并不比别的地方差。

    至于江南富庶地区,米价则是迎来了新低,加上国外进口的大量粮食一般都是先往沿海地区投放,所以有些地区的粮食价格,已经有了唐朝时候的影子,一斗米几钱几钱的算,还需要朝廷去调控一下,以免出现“谷贱伤农”的事例。

    ……

    李原被朱见济的话哽了一下,随即一哼。

    “你知道又怎么样?”

    “米价再便宜,也架不住吃的人多!”

    “当地的官老爷总有新法子来折腾百姓,土财主也插一手,你一口我一口,割肉都不够他们吃的!”

    朱见济听了若有所思,“朝廷有考成法,也有监察御史外出巡视,地方的按察使总不能也毫无作为……”

    “要真如此过分,你们怎么不报官呢?”

    “报官没用!”李原振振有词。

    结果朱见济又打断了他的话,“也对,你是个逃犯,当然不敢报官。”

    虽说朱见济在搞定刘通的时候,就放话出去“只诛首恶”,但李原作为刘通手下大将,本身就是个值钱货儿,抓起来交给朝廷,仍算一份大功劳。

    “算了,不跟你浪费时间了。”

    朱见济看了眼李原被他多次打断技能,涨红了的脸,让他也别发泄情绪了,赶紧的把该说的重点说出来,免得到了刑场上,还嚷嚷着自己冤枉。

    于是李原倒了很多东西出来。

    比如当地官员翻来覆去的抓人去服徭役,说是修路,结果修来修去还是条裂痕无数的泥巴路。

    比如得知荆襄土地有一定时间的免税权后,跑过来买地的那些地主。

    还有在朱见济推广官绅一体纳粮时,为了逃税漏税,官绅们故意找来一堆对国家政策丝毫不知的田间小人,骗他们说要把田低价卖出去,或者串通当地官府,修改黄册记录。

    等朝廷测量土地的人一走,就把田强行夺回来,反手还给自己赚了一笔外快。

    ……

    这些,还是李原这个出身不高的流民头子所知道的。

    到朱见济这样的地位,更能从其中品出一些额外的味道。

    比如反复修路,谁给批准的?

    当地的水利局官员全死了?

    跨界囤地的地主没荆襄的户口,怎么占了流民的免税部分?

    谁帮官绅改的黄册?

    如此蒙骗老百姓,为什么没有人上报?

    他的六道圣旨,隔年就发一次,怎么就没多大作用呢?

    光是简单想想,朱见济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349章 时时勤拂拭

    为了维护制度的良好运行,朱见济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去使唤东厂和锦衣卫。

    因为这两个组织根本还是服务于皇权的特务组织。

    而想要一个王朝统治长治久安,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发展,大搞特务政治是不行的。

    再说东厂和锦衣卫都是皇帝的狗,皇帝用的好,他们自然有利;皇帝用的差,土木帝身边的王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所以朱见济很多时候,也只是让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去给他收集各种消息,自己看过了再去做决定,让他们执行。

    传说中“先斩后奏”的特权,朱见济很少有交给他们的。

    当皇帝的这十一年下来,朱见济自我感觉良好,每年考成法的收效也不错,起码从很多层面的统计报告上看来,数据很漂亮。

    可能是日子顺遂以后精神怠惰了,朱见济竟然忘记了,数据也是可以造假的。

    后世的水军、面子工程……每一样都能让东西看起来漂漂亮亮。

    他长久的待在北京,不怎么出直隶周边看看更远的地方,的确很容易被人蒙蔽。

    周围日常相处的,都是些中央大臣,国家阁老,而能做到这位子上的,基本都是聪明人,也是有能力把事情安排好的。

    跟聪明人相处久了,朱见济也免不得忘记,下面的蠢货有多少。

    想到这里,朱见济只能暗自反思自己,不能真把治理大明当成P社游戏来玩。

    他没有全知全能的系统,没有点击一下就能掌控全局的键盘,更没有风灵月影的外挂……

    他只能靠着自己是个皇帝,时时刻刻预备着跟手下的官员较真。

    实际上,对于很多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