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家的?”

    朱佑栎的胖爪子往地图上一摁,严肃的发问。

 第356章 大明朝的钟表技术

    “现在还不是咱们的哦!”

    “啊?”

    朱佑栎听到他爹这句话,生来就严肃沉稳的胖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六分震惊、三分不解还有一分难受。

    难怪这张图看上去花里胡哨的,颜色这么多,原来还没有归入大明啊……

    “怎么可以这样?”

    作为世界最强帝国的继承人,小太子对自家还没能统治全世界表示出了极大不满。

    “没办法,一口气吃太多,要撑死人的。”

    朱见济颠了颠怀里的肉团子,“你能一口气喝三碗奶吗?”

    “能!五碗也可以!”朱佑栎毫不犹豫的点头回应。

    ……

    没想到这小子比自己当年还能吃。

    “反正吃太多不好。”

    而且世界上还有不少地方是很难直接控制的,与其花费巨大的心思去进行统治,不如采取割韭菜的办法,只跟人家交换资源和劳动力,转手赚一大笔钱就够了。

    只要周似他们回来,大明朝就能对整个美洲大陆宣称“自古以来”了,还怕以后没地方?

    正逢整点,旁边的座钟叮当当的响起了声音,然后座钟上方的小格子打开,有个小木头人从其中滑出来,手里举着个小牌子,显示着此时的时辰。

    直到座钟停止响动,小木头人才收回牌子,重新回到自己的小格子房间里自闭。

    朱见济抱着儿子一起看座钟的表演。

    不管见证过多少次,父子俩都忍不住对这玩意儿的神奇表示惊叹。

    “我明年生日,也要这个钟!”

    朱佑栎的注意力从地图上转移,回归眼下实际。

    他爹没把世界地图全都涂成一个颜色,大不了以后自己上手嘛。

    现在先努力给自己讨要新玩具。

    “可以。”

    朱见济眼睛一眨,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反正到了明年,朱佑栎四岁了,也该正式请一些大臣和学者来给小太子讲学,教他读书了。

    虽说朱见济这个当爹的,已经上手给儿子启了蒙,但皇帝到底没多少时间花费在陪儿子认字一事上。

    还是需要专业老师的。

    有了能定时定点响起的闹钟,也不怕这小胖子到点了醒不过来。

    皇帝把儿子放下来,看着朱佑栎跑到座钟前面,踮着脚仰望上面不停转动的指针。

    “工学院的匠造做的这钟,的确是巧夺天工。”

    马冲赶紧的拍马屁,迎合天家父子的心情。

    朱见济对此虽说高兴,但嘴上还是谦虚的,“不过是继承前人之法,后人改良了一些罢了。”

    中国的钟表系统是极为古老的。

    早在远古之时,中国人的老祖宗们就通过日升月落的规律,定好了基础的月份和年份,之后发展,就更深一步,有了节气、时辰等等划分。

    通过日照投影原理来观测时间的“日晷仪”,便可以称得上最早和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除了利用天然方式来计算时间外,古人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造了很多钟表。

    如滴水测时的水钟、滑沙计时的沙漏……

    其制造技术和相关的科学理念,不知道远超西方多少年了。

    特别是后世人印象里的大座钟,其先祖也不是西方弄出来的,还是华夏古人的智慧结晶。

    早在北宋初年,当时的科学家苏颂就奉宋英宗之命,设计制造了一座的“水运仪象台”,其水准堪称中古时代中国时代钟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全世界最为先进豪华的钟表,没有之一。

    根据记载,整座仪器大概有三四层楼高,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

    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

    后两者都是用来追踪“时间”,进行定时核对的,并且同步运转。

    无论白天黑夜,每隔一段时间,便有木人从仪象台上的小门里出现。

    木人击鼓、摇铃、打钟、敲打乐器、出示时辰牌,其行动都由巨大的报时装置操纵。

    这架装置则由巨大的枢轮提供动力,枢轮上有木辐挟持水斗,水从漏壶中滴入水斗,使整个仪器每个时辰前进一个水斗。

    种种巧思,足够让任何看到它的人拍腿惊叹。

    可惜的是,随着北宋亡国,这座水运仪象台被金国暴力拆除,企图将之移植到北方,结果途中也不知道疏漏了什么,只在金都之中转了几年,仪器便宣布报废了。

    之后战争频繁,加上像苏颂这样手艺高超,知识水平也极为深厚的科学家也少见了,水运仪象台便在毁坏数百年内,无人复制成功。

    直到工科院的人在《天工开物》里面找到这东西的记载,当即一拍大腿,跟皇帝打了个报告,希望可以重现一下古人的智慧结晶。

    作为一本官方出力编纂,还特意从《永乐大典》抄录了相关制造记录的工艺学著作,《天工开物》光是修就修了三年,找了不知道多少资料,翰林院的人也不知道掉了多少头发。

    比起后世宋应星自己编的,朱见济可以拍着胸脯说,乾圣朝的《天工开物》,比之覆盖范围更广泛,内容也更齐全。

    毕竟是皇帝关心的书,集合了国家力量,还有《永乐大典》给人抄……宋应星哪里有这条件?

    而且水运仪象台虽然被毁,但终究有些记录流传了下来,被录入到了《永乐大典》里面。

    工科院又为皇帝亲自设立的国家最高学府之一,其中获得“匠造”称号的匠人都有不少,算上皇帝掏出来的各种理论和这些年来的实践经验,修这玩意儿的资料和手艺,他们是不缺的。

    就差皇帝批个条子下来,准他们开工了。

    朱见济也琢磨着北京城里,得有个标志性的建筑才有特色。

    若是重修了水运仪象台,虽然称不上奇观,但也足够给城市增加属性和光环了,再者国家也不缺钱,便果断的准其所奏,让他们就在皇城附近,北京的繁华地带上,修一座比宋朝那座还要高大豪华的钟塔出来。

    从乾圣九年开始弄的这个工程,现在已经快完结束了。

    相比起前宋的水运仪象台,大明的大座钟在技术也更有改进,运行动力不仅有水力,还上了一个巨大的发条,其中也多出来了不少轴承。

    从表面上看起来,北京城那座高达七八楼的巨大钟楼,比起水运仪象台的复原图看起来,更要修长精美,也更加牢固。

    等它完工,钟声应该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

    想想也是令人期待。

    “今天正好没事,不如春官跟为父出去玩玩?”

    朱见济又想起工科院最近在搞的东西,便抓着儿子,让他陪自己出宫看戏。

 第357章 大明朝的飞天计划

    登基为帝的这些年,朱见济的主要工作是要把大明朝的视线带出东亚,走向世界,把太宗朝的开放和豪迈找回来。

    现在大明已经在很多地方延伸了触角,还鼓励起了民众下海,每年流放的犯人基本上只会被扔去两个地方——辽东,或者大明的海外领土,像南非和金洲。

    甚至为了让国内的有钱人主动掏钱支持海贸,朱见济已经打算模仿原历史上的英国佬,跟敢于航海,为大明朝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目标做出不小贡献的人分享受益。

    由于中华传统概念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下海的那些人注定无法以为大明朝开疆拓土的理由,然后直接成为所谓的总督,但朱见济可以把当地的矿产、土地和珍惜药材等等,能够赚取钱财的东西承包给他们,并且许诺其子孙进入太学,毕业后去他们承包的地方任职。

    从某一层面上讲,这也算是把这些地方“分封”给他们了。

    而在大明本土上,富商官绅们被朱见济杀了好几回,已经是“心如死灰”,对于侵吞国有资产的事,慢慢的失去动力了。

    毕竟他们还不想死。

    在后世,还会跟你讲文明和律法,可能贪腐都给不给你判处死刑,要是把东西吐出来,指不定还可以“戴罪立功”……

    但大明朝不一样。

    这里是老朱家的地盘,

    朱见济就是天,朱见济就是地,朱见济就是所有人的爸爸。

    皇帝的态度,皇帝的随口一句话,就能够代表法律。

    很显然,他是很讨厌贪官污吏和某些不法官绅的。

    朱太祖也这样。

    后者为了表示自己对贪官的厌恶,是杀之而后快,将之剥皮实草的。

    而朱见济比较温和,在没有贪到他的红线之前,基本上只会被全家流放。

    至于那些人在流放路上如何哭天喊地,恨不得当场死掉算了,那就不关朱见济的事了。

    所以面对皇帝在海外事物上表现出的“大方”,国内已经被割了几次韭菜的官绅非常惊讶,转而便惊喜的组织起家族里敢于闯荡的后辈去海外开拓新业务去了。

    现在吕宋那边找到了铜矿和金矿,产量和质地比起国内来说要好上不少,在国内的宣传口上,基本上让人普遍有了个“海外有金子”的印象。

    加上海外蛮夷遍地,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自己带上一批人,再摸上一些武器,完全就可以在那些地方称王称霸。

    万一真发现了矿产,一夜暴富绝对不是梦想!

    反正朝廷是鼓励人下海的,对于敢去海外冒险的家伙,也不介意支援一点刀兵。

    国内已经在加大火器的生产了,以前很多冷兵器就要被取代停用,还不如交给别人,转手又收一笔“军火费”。

    对于那些只是出海开拓,根基漂泊的人,本土是不怕他们“造反”的。

    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