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来强化君主的权威和力量,在国家稳定地方服帖的基础上,基本上都会选择对丞相下手。
谁让丞相是名正言顺的国家第二领导呢?
如果皇帝年纪小,管不了事,或者没拿稳权力,实力不够,那么国家中心就会转入丞相手里。
所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这是很多有行事能力和想法的皇帝会做的事情。
像汉武帝的中朝,隋唐的三省,直到太祖皇帝废掉丞相制度,便是出于这样的理由。
现在朱见济没有丞相分权的烦恼,主要的下手对象就得变成六部了。
手下的权力变小了,那领导手里的权力,自然就大了。
不过正如太祖皇帝废丞相是利用了胡惟庸事件才一鼓作气解决掉这个东西,要想对六部进行改革,还需要慢慢来。
要等到那个条件出现,才能动手。
至于内阁,倒是不用太担心。
朱见济手下的内阁是由六部官员、都察院御史和都督府武将们组成的,如果其中之一出现变动,内阁也会跟着变。
而且还有个比起内阁,更加贴近皇帝的秘书处在。
朱见济要改革行政,在他执政的时候,也不会傻乎乎的去把自己的皇权给削弱。
很多事情,还是要依靠君主的力量去推行的。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朱见济是在继续加强君主专制,让大明朝变成自己的“一言堂”。
“春官以后能当个好皇帝吗?”
在教儿子认字读书的时候,朱见济突然模仿起他爷爷宣德皇帝,把好大儿抱在膝盖上问道。
朱佑栎却没做出跟土木帝一样的反应。
因为入阁读书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小太子对上学还是有点心理压力的,没空跟他爹要你问我答的游戏。
听说他爹刚上学的时候,可是“无师自通”了很多字,还能跟老师对辩的呢!
自己不能表现的太差,不然肯定会被他爹笑话的!
“我还小,不知道!”
“而且不是要等阿爹没了,我才能当皇帝吗?”
他爹现在都没到三十,没病没灾身体倍棒儿,闲的没事用无聊的问题骚扰儿子读书,算什么本事?
不要成为小太子神童道路上的绊脚石!
“也对,也对!”
朱见济被儿子这么一说,哈哈笑着,也没再问了。
只有旁边的马冲跟阮伯山偷偷对视一眼,然后无奈苦笑,低下了头。
前面皇帝的话说得还算正常,可后面小太子的回答可就让人抹汗了。
作为帝国继承人,最应该忌讳的,不就是皇帝的寿命问题吗?
得亏了太子童言无忌,皇帝也喜欢好大儿,不然这话说出口,也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唉……
希望皇帝太子以后能永远这般父慈子孝,要是以后关系出现了裂痕,这段对话被人提出来,那可就完蛋了!
第361章 闺蜜分别
乾圣十二年的大事情,
一个是热气球载人升天的成功,实现了中华世代以来关于飞天的梦想。
据说这次成功让工科院增添了不少信心,计划着要弄一个更大更好的热气球出来,然后一口气带飞几十个人。
在图纸上,已经有一些思想天马行空的人,设立出来了类似于“天空堡垒”的玩意儿,还对皇帝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创作绝对可以实现。
只要朱见济给够经费。
对此,皇帝只能微微一笑,让他回去等等。
有时候,积极性太好,也不是啥好事。
另外一个,是周似环球航行归来,带回来的一大包的土特产,其中一些已经被朝廷的重要人物种到了地里,只等一年下来,看看那远渡重洋移植而来的良种能不能适应大明朝的水土,然后就会被推广全国。
他带来的海外消息,也让以为自己已经对这个世界“了若指掌”的大明人再一次扩大了知识面,并且兴起了新的出海热潮——
不是因为周似的伟大经历和对外面的好奇,而是他带回来的无数黄金,已经闪瞎了群众的狗眼。
既然知道殷洲那边盛产金银了,那大明人怎么忍得住?
又不是只有西方人渴望财富!
有了这样的好东西打基础,那皇帝说殷洲人是商朝遗民,是华夏分支,那肯定是正确的!
所以他们一窝蜂的涌向殷洲,跟那里的人做交易,不能叫“掠夺殖民”,得叫“走亲戚”。
大家都这么熟了,那就不用分谁跟谁了!
最后一件,便是下半年一到,整备多时的水师浩浩荡荡的出海,收复交趾一事。
由英国公作为主帅,另外两个皇帝伴读作为副领导,加上南洋那边的水师将军们,立誓要一口气把安南这个“不臣之国”干掉。
南边的猴子,已经蹦哒太久了!
朝野上下,对于收复交趾一事也充满了信心。
西域游离中原有数百年,说收复也就收复了,何况一个才“离家出走”几十年的交趾?
当年黎家人趁着大明朝躺平内卷,自立为王,建立安南,要是服服帖帖的给大明当狗,那还则罢了。
结果对方一直侵扰边境,皇帝多次下旨斥责,要么是不承认自己的行为,要么就是意思一下道个歉,随后继续我行我素。
面对这样的态度,大明朝已经忍耐够久了。
如今大明在南洋上的海贸越发的繁荣,跟泰西勾搭上后,每年都有不少西方人的船只到来,互通有无。
可以说南洋的海贸路线,已经成了大明朝赚钱的“黄金之路”。
所以必须要把安南拿下,解决掉这只乱跳的猴子,让南洋那边的生意环境得到净化。
而跟此事一起发生的,身为顺义王妃的佐安公主带着孩子,要跟大军一块南下,然后在广州分道扬镳,前去海西国之事,就不怎么显眼了。
不过对于固怀来说,好姐妹要远离自己而去,指不定此生不能再相见,实在是想想就伤心。
所以她不顾已经怀胎多时的身子,要来天津给佐安送行。
两个女人,一个抱着孩子,一个怀着孩子。
王华跟在后面干看着老婆跟闺蜜执手相看泪眼,什么话都插不上。
“在大明的这几年,我过的很快乐,特别是遇到了你。”
佐安跟固怀吻脸道别,怀里的小孩子也两手乱挥,想模仿他娘的行为,再给固怀亲一个。
固怀眼下有孕,对孩子还是很喜爱的,微微低头,让小世子嘬了一口。
小米牙咬在脸上还有点发痒,让固怀轻笑出声。
佐安目光温柔的看着这一幕。
旁观的王华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发现今天出门没带帽子后,大松了口气。
“你是我的幸运,固怀。”
让孩子不再乱动,乖乖趴在自己肩膀上打量海边风景后,佐安又对固怀说道。
这话说得真情实感。
作为亡国公主,佐安以前过的日子可想而知,所谓的光鲜亮丽,也不过是作为一件珍贵的物品,被人做了一番打包,企图买个好价钱罢了。
只有来到大明以后,有了复国的希望,有了亲切的好友,甚至还组建了一个家庭……佐安才觉得心里的石头被挪动了一些。
而这一切,主要的功劳便在固怀身上。
虽然佐安是自己主动跳上巩珍的船,主动找到大明皇帝寻求帮助的,但那都是命运的无奈胁迫。
佐安还是为了未来而感到十分忧郁的。
至于和固怀往来,那也是她有意为之。
有个倍受皇帝哥哥宠爱的公主熟识,佐安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城里,能拥有足够的靠山和人脉,为她的生活构建一条底线。
所以在最初,佐安是想着,就算固怀是个被宠坏了的小姑娘,如何的坏脾气,自己也要忍受讨好她。
结果固怀出乎她的预料。
作为如此庞大帝国的公主,固怀娇憨的有点不像是皇宫里长大的,也让佐安的精神世界在黑暗之间,透出了一点阳光。
而且要是没有她,自己和朱见泽也不会认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场面发生。
“我也是!”固怀含泪说道。
她本来是不爱点眼泪的,觉得哭起来人会变丑。
可怀孕之后,一点小事就能让她情绪激动起来,更别说和好友分别了。
对视一眼,两人又抱在了一起。
小世子被两人做成了夹心饼干,只能对着扑腾而来的海浪无辜的眨眼睛。
王华继续摸脑袋,
当他发现头上不知何时落上了一片绿叶时,忍不住哀叹一声,然后把叶子扔地上,拿脚蹭几下,给埋到土里去了。
“还差多久?”
依依惜别了好几次,最后等快登船出发的时候,佐安还问起了固怀的肚子。
“应该是十月份就要生了。”
提到孩子,固怀摸上了肚皮,还挺遗憾的叹气,“我和相公还没在西域玩多久呢,本来还想着绕路去草原上跑马的,结果半路就查出来有孕了……”
这个孩子,来的真是意外。
“打算叫什么?”
“还没想好呢,等到时候再说吧!”固怀继续摸肚皮,感受到肚子里的娃娃踢了自己一脚后,又轻轻拍了两下,让他安分一点。
“不过要是待着孩子的话,我和相公应该没太多功夫去远地方游玩了……听说绍兴那边的山水很好看,足够我们游山玩水,所以生了,之后可能会搬去绍兴住。”
养孩子归养孩子,那也不能阻止夫妻俩到处浪的!
佐安落地大明后只住在北京,顶多去过周边看看,对于绍兴这样的江南山水不是很了解。
她只是点点头,让固怀好好照顾自己。
随后登上大船,离开了大明本土,去向海西。
第362章 海西国
海西方面,朱见泽以盛大的排场,迎接了自己妻儿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