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去后,仁宗执政短暂,宣宗盛行内卷,徽宗幼年登基,成年后更是一通操作猛如虎,抬头一看零杠五,使得在永乐朝开启的,对灵童的审查并没有延续下来。

    朱见济继位以后注意到这个问题,便趁着整顿地方,规范朝贡制度的机会,多次派遣官员前去乌斯藏,探听那边的最新消息,并且参与到活佛转世的过程中。

    毕竟通过太祖太宗打下的一系列基础,明朝在高原上的地位还是不小的,加上西域已经被收复,形势对于高原来说,犹如当年被蒙古人站在家门口拿刀比着,不需要多强大的军事威胁,就让众多的寨主和佛爷们低头了。

    相对起水热充足,气候温暖的隋唐,气温的持续降低,直到眼下的小冰河期,已经让高原的文明水平退化到了比蒙古人还要落后的地步。

    他们再也没有力量组建起像古代吐蕃一样强大的王朝了。

    有时候,气候是影响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即便它因为过于普遍感受而容易让人忽略,但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强大推动力。

    高原生态本来就脆弱,气温稍稍一降落,就能让其政权走向土崩瓦解之路。

    根据乌斯藏的一些流官汇报,高原地区很多人口聚集的寨子连路都没修,一些当地势力强大者,还是跟农奴主一样,只知道压榨奴隶种田,收割青稞,连基本的商业活动和税收都不懂操作。

    就这情况,朱见济在对西南进行改土归流,还在三辽地方设了统归中央管理的省份后,都对去乌斯藏收税没兴趣。

    穷,

    实在是太穷了!

    还贼她妈落后!

    不过即便如此,朱见济作为国家领袖,大明朝作为中央之国,也不可能放弃自家的一点地方。

    那是自家的地,嫌弃归嫌弃,但还是要管理的。

    去年乌斯藏地区的喇嘛教法王去世,朱见济就派遣官员前去审查接替那位法王位子的转世灵童,至今还没有回来。

    谁让地方太远太难走了呢?

    “已经有了回复,说是找到的灵童出身在一个牧民家里,已经被带回寺庙修行了。至于灵童日后要修行东西,根据陛下吩咐,也送了一些汉传佛经还有四书五经过去,要求寺庙中的喇嘛对之教授。”

    朱见济点点头,“还好。”

    在宗教改革的时候,朱见济关于和尚道士就加强过管理。

    那些西北的回回毛拉们都没有逃过这一劫,更何况高原上的喇嘛们?

    朝廷直接派了几个中原著名的大德高僧和官员过去,并给高原的僧纲领导下令,要求考核当地喇嘛的念经水平。

    念得不好,那就要剥夺他们身上的特权,发回原来的寺庙,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重新修行。

    而高原上有点地位的喇嘛,基本上也出身于当地的寨子,是其寨主的族人子弟,利用出家人的身份,为自家人谋求福利。

    一旦断定喇嘛不行,指不定还要牵扯到其家族身上。

    对此,高原上的寨主们本来是不愿意的。

    谁他妈念经还要人指指点点的?

    朝廷是不是吃撑了闲得慌?

    有几个胆子大的,直接带着手下的奴才去把传令官员落脚的住宅给围了起来,威胁他改口。

    可大明朝的官员哪里有权力轻易改动皇帝下的旨?

    只怕没死在高原上,就得死在中原上了。

    更何况天朝之官,哪里能被区区一寨之主所恐吓?

    这点气节和胆气,官员还是有的。

    所以他果断的拒绝了,并且义正言辞的斥责了一顿敢于包围自己的那名寨主。

    一顿责问之下,文化水平基本没有的寨主哪里能挡得住一路杀过科举考试,并且成功名登金榜的传令官员。

    文盲面对一身正气的文化人,总是难免胆怯的。

    而且传令官的口才很好,让寨主不由得思考起了风花雪月、人生哲理和宇宙起源,最后拉着他的手痛哭流涕,表示自己错了。

    以一个小小奴隶主的身份就敢对朝廷天使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举动,自己实在是找死,后面还反手送了点礼物给他,希望对方不要把这件事上报朝廷,破坏民族团结。

    当然了,作为皇帝派过去的人,传令官不可能不把这事告知朱见济。

    不过皇帝给人面子,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网开一面,也没有真的追究,倒是让那位传令官在乌斯藏的名声大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睿智之人。

    有意思的是,那位传令官并非他人,正是乾圣四年的状元公,李东阳。

    回来之后,其人也受到了朱见济的重视,外放地方做官——

    按照乾圣朝的当官逻辑,当皇帝亲自点名让你去地方主政时,要么是你永远回不来中央了,要么就是你马上就要起飞了。

    很显然,李东阳并不是前者。

 第367章 皇家日常

    有了武力威慑,那么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也就没什么阻力了。

    毕竟人都是想好好活着的。

    虽然高原天险,有个氧气稀薄的buff来给上面的人增加防护,但这并不代表大明无法向那边派兵——

    要是中原人去不得高原,那以前派遣过去的流官怎么回事?以前拉过去打压地头蛇的军队怎么回事?

    顶多就是受限于高原反应和后勤组织能力,无法大规模的发兵而去罢了。

    不过就高原那种落后到连蒙古都比不上的水平,估计扔个两千人上去就能把各地的寨子给冲垮。

    有这样的考量,也难怪李东阳能在敌人阵前,凭借一席话语,就说得对方拱手而降,还送了他不少礼物。

    “让那儿的鳎蚂们多学学我汉家文化,长点见识。”

    “说来说去,都是我大明的子民,要是连点圣贤道理都不懂,只会用土话来念经……这算什么事?”

    逐步的提高要求,以后再弄个大明版本的“金瓶挚签”制出来也没事。

    谁让老祖宗基础打的好,让朱见济对高原的改革,能比鞑清都舒服一些?

    要知道,高原在明朝后期,其实也是脱离掌控,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后面再向鞑清称臣,这控制力自然也跟着下降了。

    “之前胡乱进贡,骗取朝廷回赐之事,朕不跟他们计较,但以后该听的话,他们一定是要听的。”

    以前大明朝对地方势力和来进贡的外国使者可是极为大方的,回赐丰厚。

    高原那边也是这样,原本是一两年进贡一次的规矩,后面为了图财,很多寨主和法王都是抢着进贡,以至于川蜀作为高原和中原联系的必经之道路,都爆发过好几次前者的争乱。

    朱见济继位后,自然是把朝贡事宜都给整顿了一番。

    乾圣天子不愿意放弃用丰厚回赐来钓取一些小国,让他们加入中华朝贡体系,方便日后大明操作,但这并不代表朱见济就是个冤大头,肯装糊涂给人哄骗。

    手下人唯唯诺诺,不敢提醒皇帝,他把高原和尚的代称都给念错了。

    也许是绕口令玩多了吧。

    “走了!”

    今天的宫外放风时间结束,朱见济拍拍屁股,就要下楼。

    顶楼之下的几层还有百姓在欣赏风景,看见朱见济下来,也不敢多打量,只是瞟了一眼便收回视线,继续看自己的。

    百尺楼虽说整体对外开放,但最高层其实很少有人上去。

    因为高处在很多人眼里,总有些特殊含义,比如说得是贵人才配“高处不胜寒”。

    而且百尺楼落成之后,一些权贵为了享受高处风光,也常来这边饮酒作乐,自然会对顶楼上的百姓进行驱散。

    久而久之,普通人也自觉放弃了爬顶楼的想法。

    对于这种情况,朱见济没有主动去纠正,只是慢慢等着人们自己转变观念。

    想当初修钟楼和百尺楼,就有人反对,说建设比皇宫还高的建筑“不吉利”,但不还是建成了?

    建成之后,不还是常有百姓过来?

    时间和现实,总会改变很多东西的。

    ……

    “王华还是不肯来京城,说要在家带孩子,和固怀游玩绍兴山水。”

    回到宫里,朱见济一边陪老婆孩子吃饭,一边又跟家人抱怨妹夫的不靠谱。

    大明朝任何时候都是缺人才的,现在内阁成员基本都是些五十来岁的老头,就等着赶紧培养下一代,在老头顶不住后接班呢。

    结果王华沉迷自由无法自拔,还是不肯来当官。

    王氏对王华这个本家人还是很亲近的,当即一笑,缓声说道,“他和固怀的孩子才几个月大,自然离不开。”

    去年十月,固怀肚子里的娃娃就落了地,掐着十月份最后一天,也算赶上了末班车。

    据说在生他之前,余姚王家在盛情迎接了跟着丈夫来家里安胎等生育的公主后,王华老妈就做了个梦,梦见天上满是云朵,然后还有仙人站在云中对自己呵呵大笑。

    王母当即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并且跟儿子儿媳商议,要把孙子取名叫“王云”。

    固怀虽说自己怀胎十月,没有梦见奇怪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她充满了自豪感。

    自家孩子伴着异象出生,说明他以后肯定不是一般人,作为父母,能不自豪吗?

    所以在生完孩子后,固怀便忍不住在书信里跟兄嫂说起这事,字里行间都是炫耀。

    看看,

    这是我生的好大儿呢!

    你有吗?

    ……哦,你还真的有。

    朱佑栎出生之前,也是有异象,说是“锦鲤”转世的。

    朱见济对此当然不会羡慕嫉妒恨,只是在享受完洗面奶后,忍不住跟老婆吐槽现在小孩出生的花样是越来越多了。

    王华自己是个神童就算了,儿子生下来还这样,以后也不知道会不会搞出场面更大的。

    王氏只能笑而不语。

    然后继续让皇帝享受以奶洗面的快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