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事论事,他们这么做,还有朱见济在其满五岁后,每次出宫基本都会带着好大儿一块去见见外面的花花世界之事打底,朱佑栎思考的范围是很广阔的。

    于是小太子沉思一阵,带着婴儿肥的,跟他爹幼年时一般无二的胖脸上严肃无比,最后说道,“是因为民间经济发展起来了。”

    他爹经常跟他念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当执政者还算正常君主,要对社会做出一些正常改革时,必然逃不过这个原因。

    朱见济闻言哈哈大笑,对儿子拿这种政史考试上的万能用语来回答问题并不否认,只是继续问道,“如何见得?”

    朱佑栎于是严肃指出,“父皇经常带我出去,也让我看太府寺总结的报告……这两年来,民间的不少东西都有涨价现象,但出宫去外面微服龙游,又少见百姓对这件事有满心抱怨,可见这种程度对他们来说还能忍受。”

    太平日子过久了,滋生出来的东西有许多,也是逃不过“涨价”这步骤的。

    毕竟民间囤积的财富多了,总需要去稳定交易两端的平衡。

    而且伴随着海外流入的金钱越来越多,原来金币、银币的购买力,必然是会跟着下降的。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大明宝钞的飞快贬值,也是典型的例子。

    而不管是朱见济还是朱佑栎,看到对比起过去的物价,乾圣十六年的物价上涨程度并不是很高,属于正常爬升,便不去多管。

    只要不是恶意抬高价格,把衣食住行方面的刚需炒到普通老百姓需要花一辈子才能负担得起的地步,那皇帝也不会太紧张的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乾圣朝,恶意贩卖粮食这种奸商行为,可是能够被判处全家流放,去海外为大明做贡献的“大好事”。

    没到利欲熏心的地步,正常商人也不敢去做这种事。

    房子问题,除了城市里的住房随着人口增长出现了一些短缺,以眼下上亿的人口,大明的领土还是承担得起的。

    大不了,把人打包去海外嘛!

    海外领土地广人稀,正需要不少劳动力来开发建设。

    “还有吗?”

    朱见济期待的看着儿子,希望再听他分析一点。

    朱佑栎于是抵着自己的双下巴思考,想了好久没有想到其他的说法,便摇了摇头。

    “好好好,也差不多了。”

    “你这样的年纪,能想到这点东西,已经有为父当年的风采了!”

    朱见济好不要脸的夸完儿子夸自己,丝毫不管他的神童名号是靠着两世为人刷出来的。

    他对儿子解释道,“物价上涨,老百姓的日子总归是会有点难过的,不能只看北京这边的东西。”

    大明这么大的地方,日子难过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北直隶生活舒坦,那是因为它乃天子周围地区,皇帝还喜欢有事没事出去溜达体验民情,不管表面还是实际,总得把东西捣腾的好看一些。

    毕竟有点差错之地,当地主官只能就要丢乌纱帽了。

    朱见济对此也是知道的,所以这些年出宫活动,一般都是出其不意,叫上几个侍卫或者把已经发福起来,挺着一肚子肥油的徐永宁叫出来,君臣哦吼一声,就跟脱了肛的野马一样出了城,完全没给宫外人准备的机会。

    突击检查,这可是自古以来检验真才实学的好手段。

    所以直隶人过的如何,皇帝自问还算了解。

    但像西南、西北那样的地方可不行。

    本来就是落后之地,要是收入水平没能跟上,反而是物价全国统一了,那大小就有问题。

    偏偏对此,朱见济也是苦恼不已。

    还是前面的理由,承平日久,除了粮食这种硬性产品要被控制在一定价格之外,其他的基本都会出现浮动。

    大量的钱币流入市场,货币也肯定会跟着贬值。

    这事情无法避免。

    西部地区那些收入迟迟涨不上去,可又要面对高起来的物价,基本都会选择去进工厂打工——

    为了促进国内商业的发展,推动科技普及,朱见济在前几年就陆陆续续开放了一些工厂的开办权,并没有一直让皇室对之进行垄断。

    想当年的皇家纺织厂,现在也就在北直隶这边招收一些工人,给这边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更多的工作也是协调北方纺织行业的运转,让其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至于皇室的产业收入,则是有海贸、矿业等等来源,并不强求在纺织业上吸金。

    可以说,原本的“皇家工厂”在皇帝开放了办厂权后,经济上面的职能正在缓缓向着政治职能转变。

    只等以后市场继续变动,这样的转变会更加彻底。

    而民间自己开的工厂,则是为那些日子难过,或者想追求更高生活的人提供了新的道路。

    毕竟工厂老板一年可以获得的利润,远比种田的地主来的多,又有朱见济要求,部分老板起码是能给打工人多发点工资的。

    眼下的情况,便是一些农民过不下去,选择加入工厂。

    唯一的差别,就是皇帝还管得住这些人,这些事,肯帮农民工一把,让他们不至于羊入狼口。

    朱见济一直都在避免走上历史原来的道路,但没想到兜兜转转,仍旧如此。

    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吗?

    “所以为父现在搞摊丁入亩,一条鞭法,本意也是在减弱百姓负担的。”

 第370章 历史的必然性(下)

    朱见济说的新政策,都是关于税收方面的,也有利于增加国库收入。

    但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上,这两样都是在国家缺钱之时,硬是被逼出来的新政。

    现在大明朝缺钱吗?

    要是缺钱,朱见济现在也不会充满闲情逸致的跟儿子讲话了,也不会把自己三十岁生日的庆典搞得花里胡哨。

    乾圣朝廷是很富裕的。

    而朱见济现在弄这两个,本意也的确是在减少百姓负担。

    农民“破产”,进厂子的确是个好出路。

    而一旦农民选择加入市场,成为市场化洪流中的一滴水珠后,只要不遇到恶意的外来压迫,手里触碰的钱币就会多起来。

    一条鞭法弄起来了,只要他们一次性交满所有税额,其他的就不用再管,朱见济也要讲究朝廷信誉,不会再以别的名义找人要钱。

    从另一种程度上,让地方上打着朝廷旗号,自己收取摊派费和各种杂税的官员没能力再去发财了。

    而大明朝现在的经济模式主要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要想进一步转型改革,也的确需要更多人加入市场之中。

    金银钱币不是到处都有的,而是通过市场交易得来的。

    想要这东西,就得把农家收成拿出去,变成商品才行。

    这个过程,就叫做农产品的商业化。

    “那摊丁入亩呢?”

    朱佑栎听他爹说完前者,努力消化了其中道理后,又迫切的发问。

    朱见济又是一阵呵呵,“你就没听说过,为父披甲上殿的事?”

    “还是那句话,治理天下的百姓,你得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

    “天下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应该存在越是有钱,却越是不交税,越是没钱,就越是要交税这种事。”

    “如果我天天带着你的两个弟弟,而对你不管不问,春官高兴吗?”

    朱佑栎立马小脑袋狂摇,“不好!”

    “不能这样!”

    他可是太子,跟其他的皇子,哪怕是同母而生的都不一样,天生的家国责任,天生的父母偏爱,这些都得凝聚在他一人身上。

    这不仅是老师教他的道理,也是朱见济这个当父皇不断对他和他那几个弟弟强调的。

    皇家血脉需要感情来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但也不能只依靠感情。

    人心是天底下最靠不住的东西。

    所以朱见济已经在私底下跟老婆老娘说过了,等朱佑桂这些后面的皇子满五岁,就会为他们定好封地,朝廷先去那边做投资,为他们开发一段时间,等皇子年满二十岁之后就要去封国,不允许就在本土,以免让某些家伙来破坏皇家情谊。

    姚广孝这样的人,不能再出现第二个。

    对于皇帝这样的决断,杭太后和皇后王氏都很伤心,但又不得不承认的确需要这么办。

    朱佑栎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惊讶于父皇对自己的偏袒,后面看着新出生的皇三子朱佑榆都充满了大哥的爱心。

    在政治上定死了双方地位后,如果朱佑栎面对不可能跟他抢位子的弟弟还抱有戒心,将之视为“和自己争夺父母宠爱”的臭小子,那大明储君就不是早熟,而是心理变态了。

    在朱见济和王氏的疼爱下,朱佑栎有个完美的童年,倒不至于发展成一个纯正冷血的政治生物。

    “现在大明朝钱,被很多人拿去买地了,换个角度看,土地是不是跟财富差不多了?”

    朱佑栎想想,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

    当一个物品能够承载大量财富之时,它其实就是“有钱”的另一种模式了。

    就跟后世人一说自己家里有几套房时,别人第一反应就是“你家真有钱”。

    “所以对那些大土地主,大工厂老板,要是不按照规矩去收税,老百姓就不会高兴的。”

    人的不高兴积累久了,总有爆发的一天。

    朱佑栎若有所思,“这跟父皇带我去乡下看那些蒙童上学,是一个道理?”

    有的时候天气好,朱见济会带儿子外出看很多东西,其中就有让小太子去乡下的蒙学馆体验了一天农村小学的生活。

    因为在此之前,朱佑栎问过他爹,为什么每年要花费那么多钱去补贴乡下,让那里的小孩子去读书。

    那也太亏本了,

    朝廷有钱也不能乱花啊!

    他爹不是一直跟他讲不能浪费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