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看出,朱见济发给他的一百两,几乎改变了这位老匠户的身心面貌,不但穿的衣服漂亮干净了,连在太子跟前喊一嗓子的胆气都出来了。
老妇人于是深吸了一口气,在万众瞩目之下,来到了朱见济面前。
她不敢靠的太近让小太子仰头看自己,隔着几步的距离便停下。
我要做明世祖
第七十八章 缠足不是好东西
“也放皇庄里存着?”朱见济笑容满面的对着老婆婆说道。
老妇人激动的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摆,最后抓着衣服下摆,用力点头回应,“存着,跟老李头一样。”
“让太子殿下的人管着钱,俺们也放心……”
有老匠户的例子在前面,这些人对朱见济和皇庄管理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
经历几个月的发展,太子殿下发给他们的盖了章子的小纸片,在皇庄里就是公认的流通物!
如果信任度继续往上涨,朱见济就可以在皇庄里提前试用纸币支付了。
而朱见济为了回报这些人的信任,再一次的请皇庄里的大伙儿吃了顿饭。
反正他是不会缺钱了的,多花点收买人心也没什么。
“敢问老婆婆哪里来的?怎么想出弄飞梭的?”
饭桌之上,吃饱喝足的人都放松了不少,朱见济便跟老妇人聊了起来。
老妇人咧嘴一笑,“俺是山东人,不过婆婆是松江府逃难来的,俺的织布手艺也是她教的……”
“俺靠着织布手艺,可是养活了五个孩子!”老妇人骄傲起来,嗓门大的让马冲神色大变,生怕吓到了尊贵的太子。
“要不是因为逃荒,俺家还能在山东发财呢!还好到了京城,遇到了太子,俺全家好日子又过起来了……”老妇人说起劲了,滔滔不绝。
马冲更加紧张了,感觉这老婆娘就是在自己脑袋上蹦哒,一个不小心就要泼他一脸的血。
朱见济毫不在意,只是闻言瞄了一下对方的手,发现这的确是一双常年纺织才会有的粗糙手掌。
他面色如常的点点头,“原来如此。”
松江府是黄道婆的老家,那边的纺织技术的确领先全国。
而老妇人所言,她婆婆少年跟着家人迁移到山东,又把带来的手艺传给了自己,到现在已经是几十年的老织布人。
有这么多的经验在,也难怪能弄出来飞梭。
但朱见济关心的也不仅仅在于老妇人的经验。
当他听到老妇人一家原本靠着织布手艺过着还算富足的生活,但因为近年的天灾还是迎来了破产逃荒,从小康之家沦落成了直隶地带的佃户时,面色更加严肃了。
小农经济如此的脆弱,
那么当他推广飞梭,冲击到原本市场的时候,习惯了男耕女织的普通农户家庭又该如何?
男同胞们还好,从古至今,男人总是更容易找到生活新道路的。
可女同胞们呢?
他可以把服务于家庭小作坊的女性拉入织布工厂,给她们提供工作机会吗?
朱见济眼神一瞥,瞧见了老妇人因为放松而探出下身裙摆的一对脚丫子。
对方不好意思的把脚缩了回去,还以为太子殿下这样的贵人是在嫌弃自己这双裹了一半的脚。
她尴尬的解释,“俺家有钱的时候,俺已经长大了,没好好学贵人的习惯,不是从小缠的脚,后面再怎么弄也只能这么大了……”
缠足这种陋习从宋代开始,到现在也流行起来了。
根据老妇人所说,即便她老家是山东一个镇子,其中有点闲钱的人家也都会为女儿进行缠足,模仿上流社会的“好风气”。
除了这情况的确引人效仿外,还有地域属性的加成——
山东可是孔圣人后代住的地方,曲阜都快成国中之国了。
这衍圣公的光环笼罩着,山东老百姓有不少都喜欢响应圣人号召。
只有那些生活水平还没跟上来,长期挣扎在“吃口饭”这一关卡的农户还没有养成给女孩子缠足的习惯。
因为女孩子对他们来说也是劳动力嘛!
老妇人一直都为自己这双中途缠起来的脚感到自豪——这可是体现他们家富裕生活的鲜明特征!
不过这程度放在太子殿下眼里,应该是不伦不类的吧?
朱见济面不改色,出声安抚了几句心里紧张的老妇人,问了她一句,“既然如此,眼下皇庄之内,有多少女儿家缠足了?”
老妇人告诉他,“还没多少呢,日子才刚刚好起来,哪里有功夫给人缠脚?”
而且佃户们大多是青壮男性,女的占比本就不多。
“不过我跟老李头合计过了,拿了赏银家里富,再过不久就给两家的女儿缠起来……”
“这个不必!”
朱见济放下手里吃干净的饭碗,对着一旁的管庄宦官吩咐下去,“以后不准皇庄里的任何女儿家缠足,一旦发现就把人给孤逐出去!”
“孤不喜欢缠脚的女人!”
是因为马皇后有一双天足大脚吗?
管庄的一愣,但还是应承下来。
只有马冲在一边心酸——
太子殿下的话明显是在表明他对女人的要求。
可太子才几岁啊?
竟然就有了这样的意识!
作为一名贴身伺候朱见济的宦官,马冲是知道景泰帝会压榨童工的时候看小黄书的,甚至还会和儿子讨论其中刺激的情节。
所以谁是引起太子早熟的罪魁祸首,一目了然!
陛下,陛下真是一名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马冲作为一条忠诚的土狗,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漂亮宫女跟主人拉远点距离,
毕竟太早失身不利于发育,
而且小太子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虽然他小,但是他有啊!
朱见济可不知道身边的狗子冒出了这么可怕的想法,他只是单纯的把自己的心里想法说出来而已。
缠足这种恶心的东西,他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是为什么流行起来的。
只能说上层社会飘的久了,这习惯就跟人间不一样了。
而女人以缠足为荣,实际上更体现出了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随着理学受人推崇,女子地位的也越来越低下,很大程度上成了弱风扶柳的依附品。
还好现在的大明尚且保留了几分开国时的豪迈壮阔,没有让民间彻底堕落成三寸金莲的模样。
“织布厂开起来后,你去周围看看,有没有家里妇人愿意进厂干活的……记住,不要缠足的女人!”
“抓紧时间去收棉纱和其他的东西,孤要在两个月内,把顺天府一带的布匹市场给吃下去!”
朱见济跟人吃完了饭,又视察了皇庄一圈,留下了几句话就走了。
虽然有心扭转不良社会风气,但他知道这不是异想天开就能做到的,起码要有时间有基础去办。
他让景泰帝下一份禁止缠足的圣旨就能搞定这玩意儿?
只怕不少人都当皇帝闲着没事放屁呢!
女人就是拿来玩的,不按着他们的心意搞,那玩起来有什么意思?
如果动用强权,那朝野也会议论纷纷,觉得皇帝不差人当官打战,反而把精力放在给女人穿大鞋上,八成是疯了。
于是朱见济目前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不出现这种陋习。
等回宫了见着伴读天团,朱见济也要跟他们说说这事,让他们别给家里的女人缠脚。
随后,朱见济并没有返回宫里,而是转去了另一个地方——
朝阳门外十里左右,那里是朱见济划定好的烧制玻璃的地方。
早在皇庄建立之初,朱见济就着手让一些善于烧瓷和琉璃的匠人去了那边,目的是弄出来符合后世标准的玻璃。
我要做明世祖
第七十九章 需要鼓励发明
在景泰一朝,大明的制瓷业是有了很大发展的,着名的“景泰蓝”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所以朱见济对被调用过去的匠人非常有信心,一开始就把自己还记得的玻璃配方拿了出去,并许诺了他们非常多的好处。
虽然他自个儿是个纸上谈兵的摸鱼派,但架不住后世爆炸的网络信息多,而且朱见济能背啊!
文科生别的方面也许拉胯到扯蛋,可背书却是傲视群雄的。
就是每次哇派的两个护法,张懋和柳承庆拿着他给的小本子过来问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朱见济只能笑而不语,让他们自己去琢磨。
毕竟聪慧过人的太子殿下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万有引力会存在。
现在好了,一向把东西交给别人琢磨,自己负责拈花微笑的小太子终于迎来了除飞梭以外的大突破——
就在朱见济慰问皇庄农户的时候,朝阳门那边安排的宫人驾着七十迈的马车过来,兴奋的告诉太子,有人烧制出来了透明的玻璃。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双喜临门的快乐让朱见济当即坐车飞奔而来,心情是无比的自由自在。
可惜的是,当朱见济忍着炉场的高温来到这里时候,却失望的被人告诉,由于玻璃制造技术才刚刚起步,目前还无法做到大规模的量产,所以小太子利用玻璃横扫中上层市场的梦想暂时破灭了。
谁让朱见济当初拿出来的配方就只记录了烧玻璃所需要的材料,连炉温要达到多少度都没有说明,一切都只能靠匠户们发挥“俺寻思”这个伟大的能力,独自摸索。
现在顶多实现了祛除晶体中的杂质,让本来半透明的琉璃变得清清白白,纯洁到什么都透了。
“罢了……”
“赚钱有飞梭卖布也够了,做人不能太苛求事事如意。”
难得遇到挫折的朱见济短暂的失落一阵后,又迅速打起了精神。
正如他自我安慰说的话,
他是堂堂太子,还真没必要靠着玻璃去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