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遇到挫折的朱见济短暂的失落一阵后,又迅速打起了精神。
正如他自我安慰说的话,
他是堂堂太子,还真没必要靠着玻璃去发财,收点税杀几头年猪不就有钱了?
经济固然重要,但思想是不能腐朽变质的。
于是朱见济在问了下玻璃目前的产量后,又跟匠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千里镜?”
“这是什么东西?”
太子话里说“凹凹凸凸”的,这又是啥玩意儿?
某些思想龌龊的糙汉匠户往自己裤裆地方瞄了一眼,发现凸是可以的,但凹有问题。
这里是干重体力活的地方,自然没有女人,要找凹进去的,估计只能找人击剑了。
幸好人的想法并不想通,不然马冲刚刚因为主人被他爹教坏了而担忧了一回,又要担忧第二回了。
朱见济还在努力的向琢磨出玻璃做法的那个匠户描述望远镜的样子。
“所以用薄厚不同的几块玻璃排在一块,可以看清楚千里之外的东西?”
陈匠户觉得这说法有点神奇,摸着脑袋憨笑。
他挺喜欢琢磨奇怪东西的,就是他爹不肯让儿子瞎弄,毕竟只要往烧制的物品里加一丁点杂质,整个都要被毁掉。
要不是他这回发誓要弄出玻璃,拿到太子公布的巨额赏金,他爹也要阻拦儿子“玩物丧志”的。
朱见济对这个肯开动脑筋的手艺人很满意,也笑道,“别不当回事,只要真做出了千里镜,算上研制玻璃的功劳,孤一定得给你封个爵爷!”
“这怎么使得?!”
没等朱见济口嗨完,旁边硬凑过来的管事却是脸色大变,自顾自的出声,“大明开国以来,就没有匠户封爵授官的事啊!”
“还请太子三思!”
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就是匠户永远就是匠户,祖祖辈辈都得干到死的行业,他们给皇家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哪里配得上太子爷的这话?
那憨厚匠人起先也挺自豪自己搞定了小太子一直强调的玻璃,腰板挺得老直了,跟农庄那边的老头老太太姿态完全不一样。
结果这对话一出,也是吓得蒙头就跪,自述“小人弄玻璃出来,就是贪图太子赏银,绝对不敢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能烧制出无色琉璃是侥幸,万万不可坏了太祖规矩。”马冲也劝说起来。
手里把玩着新问世的圆润玻璃球,朱见济没有说话。
又是祖宗成法,
天底下的人什么时候能够明白,
老祖宗说的话,只能让他的子孙后代来解释,外姓人捧着当真理就是在玩火?
好在这边都是自己的小宠物,朱见济舍不得口出恶言,把人怼到恨不得跳进火炬来证明清白的地步。
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忽略了周边人的劝谏,对着那姓陈的青年匠户一指,“你现在的确配不上封爵……”
马冲等人松了口气。
“可你脑子不错,能想问题,跟孤回东宫一块读书,以后有好处等着你!”
光有玻璃还是不够的,
怎么把玻璃打磨到需要的厚度也是个问题,所以朱见济打算让这个看上去还能培养的匠户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光学”。
虽然朱见济物理数学实践起来都不太行,但理论知识足够,教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匠户绝对够了。
他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手艺人,
也需要会琢磨,能动手的科学家。
研究小院里的人到底是老者居多,以他们的能力,做马车跟纺车是足够的,可探讨什么化学配比、试验反应就比较困难了。
遇到了陈老五这种有探索精神并且家传烧瓷的野生人才,太子殿下才不会放过。
力排众议,为了扭转世人对匠户的印象,朱见济强行把人带回东宫搞课外补习去了。
人肯定还会出来,毕竟手活要有实际操作才能精进,不多尝试几次把理论转为现实,挂档都能有人把档给掰断进医院了的。
“孤听说元朝曾经设立过一个管理宫廷器皿制造的瓘玉局,以后东宫也要有个类似的机构……陈老五,你想给东宫当官吗?”
回宫路上,朱见济撩开车帘,对着只配步行跟随太子的陈匠户说道。
陈老五激动的说不出话,疯狂点头。
他之前在家里一直被他爹嫌弃喜欢瞎琢磨,成天不干正事。
误打误撞的弄出来皇太子重金悬赏的玻璃后,感觉一切都跟做梦似的。
他也能在太子手底下当官?
陈老五扯了扯身上破旧脏乱的破麻衣,灵魂都被刺激的在呐喊了。
话本里说发财后穿新衣服回家叫什么来着?
锦衣还乡?
牛哇牛哇,
没想到我陈老五也有成话本主角的一天!
只是他现在有多高兴,等后面扫盲的时候就会有多痛苦。
初中物理正等着他呢。
而朱见济那边,却是又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面,默默写下了“移风易俗”这几个字。
不把匠户的地位提高一些,或者不拿出重金刺激,这些被杂七杂八制度限制死了的手艺人根本不会去主动研究新东西。
四轮马车是,
飞梭是,
玻璃也是……
孙家人贡献了一个孙太后就能从小吏举家飞升成实权厚禄的皇亲,顺便用自家的智商污染了皇室基因,朱见济为了给大明追求一个美好的未来,难道还拿不出几个爵位给那些大发明家?
搞笑!
朱见济把小本本收好,又提上了腰带。
他,可以改变大明!
这是源于先辈的力量,谁也无法阻挡!
时代在召唤他!
我要做明世祖
第八十章 调任李贤
于是为了响应时代的召唤,等到第二天,朱见济就摸着玻璃球,召见了李贤。
成功入阁的李贤显得意气风发,人看着都年轻了好几岁。
而内阁中的其他人也明白,他和王文是被太子拉进来搭伙的,所以对李贤也颇为看重,陈循更试图把李贤拉到自己这边,跟着一块对抗高谷。
但李贤并不理会。
他很明白自己应该依靠谁,听谁的指挥。
李贤很稳妥的做着自己应该干的工作,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妥妥的太子党。
反正景泰帝自己就是最大的太子党,对于臣子向着儿子靠拢的行为,他根本就不在乎。
或者说好爸爸也没那个知识水平去意识到问题。
来到咸阳宫,李贤本以为太子殿下会亲切的问他入阁后的感受,结果朱见济一开口,就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
“孤打算奏请父皇,把你调任为工部侍郎,掌管军器局的火器制造,如何?”
“臣何德何能……”
李贤不知道太子把自己拉进内阁,又把自己从六部之首的吏部扔去垫底的工部督造火器是何深意。
这是在打压最近有点飘起来的自己?
可他工作态度明明还是很认真的啊!
李贤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是委屈上了。
作为一名走科举路子出身的官员,李贤是清贵的,是高洁的,是和工部那些灰头土脸干工程的同僚不一样的。
他此前的工作场所,也都是在兵部、户部和吏部之间打转,担任的还都是实权官职,何曾想过会有一天被安排去工部?
朱见济却是猜到了李贤的想法,对他耐心的解释道,“卿家不必思虑过多,你的本事孤是知道的!”
“要不是孤相信卿家,也不至于提前把你叫来这里嘱咐两句了。”
李贤听完稍稍放心,但还是无法理解太子突然调动他岗位的意图。
这地位落差真的太大了!
“卿家在景泰二年上疏,陈述火器之利……孤看了甚为满意。”
“孤想让你负责督造一种新火器的研发,以便于对抗蒙古诸部!”
朱见济将自己的目标说了出来,同时一把握住李贤的手,传递给他来自领导的力量。
“这段日子,孤已经在想办法凑齐出击瓦剌的军需银钱,明年开春之时,必然要派兵出塞,追亡逐北,一扫土木堡之耻!”
“大明骑兵之力不及蒙古,所以想要顺顺利利的打个胜仗,必然离不开火器。”
而大明此前积攒的火铳等热武器,极大部分都跟着朱见济他大伯一块给瓦剌送温暖去了。
想到这里朱见济就恨得牙痒痒。
这时候的生产力也就那样儿了,好不容易攒下来的装备却全给土木帝爆给了瓦剌,只能说也先太师喜从天降,不仅收获一个叫门天子,还把大明几十年的丰厚家底给捞走了大半。
搞得朱见济参政之后就专门找来工部尚书石璞,让他努力恢复军队的火铳储备,为大明与瓦剌新的作战打好基础。
如今军器局那边略有恢复,朱见济打算趁着他们热火朝天的制造火铳之时,让他们研发一下燧发枪。
以朱见济浅薄的理工科知识,早就放弃了短短几十年内带领大明疯狂攀登科技树,直接征服星辰大海的想法,但该蹦哒还是要蹦哒的。
人有病都得走两步,
他一个会背不少理论知识的文科生怎么就不能支愣一把呢?!
于是朱见济盯上了燧发枪。
毕竟这种火器的制造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要是说造啥王八盖子火箭筒的,朱见济把小肚腩揉没了都没有办法。
可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
烧玻璃的本质和烧开水没啥两样,做起来可谓天差地别。
朱见济需要一个人才来帮他盯着这个项目,早早的帮少数民族同胞走入歌舞升平的新时代。
而曾经强调过朝廷应该发展火力的李贤,看上去就很不错。
“把这件事办好了,孤能给你比吏部尚书更好的位子!”
朱见济大嘴一张,就对李贤开出了空头支票。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