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见济大嘴一张,就对李贤开出了空头支票。
这世上还有哪个法定职位比吏部尚书高?
小太子是不知道“天官”指代什么吗?
李贤很想吐槽,
但想想,至今为止小太子对人开出来的支票起码都实现了。
考成法推出来的时候,说给都察院的御史们发奖金就发奖金,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说要把钟同、杨善宣扬成“朝臣榜样”,他们也的确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了狗屎,让人避之不及。
他现在入阁,不也是小太子和自己说好的?
“……臣,领命!”
李贤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在小太子期待的目光下,终于点了头。
其实他不同意也没办法,领导都钦定你了,哪里能拒绝?
敢说请太子另选高明的话,朱见济下一秒就能让哇派二护法把李贤拖下去续了。
更何况李贤只是最佳人选,不代表没他就不行了!
你说他一个吏部侍郎,怎么就调动到工部去了呢?
走出咸阳宫,李贤看着头上湛蓝的天空,还是有些茫然。
不过燧发枪……
听起来蛮厉害的样子。
有女官从李贤身边走过,手上捧着一大叠账本,疲惫的脸上透着欣慰的笑。
李贤知道这是东宫有名的“五朵金花”之一。
小太子培养出的会计早在跟随王竑他们南下赈灾的时候就打出名号了。
现在户部推行商税,跟东宫会计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合作,在亲眼见证了后者的算账能力后,更给这些人加大了宣传。
而五朵金花作为最初培养出来的人才,此时也升级成了会计们的小领导,主要负责帮太子打理皇庄企业,把事情管的井井有条。
唯一的不妙之处,就是任用女性做事的小太子受了点风言风语,被守旧的士大夫担忧和宫女走的近,容易让太子“长于妇人之手”。
对此,景泰帝非常疑惑——
他还没死呢,
每天跟着儿子散步讨论文学的,
为什么会有脑袋里涂了颜色的家伙提出这样的问题?
父子俩都把这种言论当个笑话,仍旧让女官们为东宫集团的事业发光发热。
李贤看着金花矫健有力的背景走远,将账本呈送给太子检查,目光深远。
钱都管上了,
那距离摸着权力的门槛,还有多远?
————————
“近日的确是辛苦你们了!”
四月底,在压榨着东宫所有的会计到处踩点收商税,还让他们统计直隶地带的物价情况后,朱见济终于给手下的计算机们放了个短假。
他到底没有走上老朱同志甩着鞭子催人加班的道路。
将近一个月都在为了给国库创收这件事奔波,会计们的神色都是掩饰不住的憔悴,脸颊上养出来的肉也消掉了。
但面对着小太子充满鼓励之色的温暖目光,他们又觉得自己能行了!
为了东宫,
燃烧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的宦官或者宫女,他们的日常就是给主子端茶递水,每个月的工资少到可怜,犯了点错误还有性命之忧……
哪里有替太子爷算账来的好?!
只要努力的敲算盘记东西,还能获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级待遇,苦点累点算什么?!
他们是在用劳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尊严!
而朱见济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当老板都在努力拼搏的时候,手下的打工人为什么不能付出比老板还多出几倍的辛苦呢?
他们不努力,朱见济怎么能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
不过太子殿下的心到底是肉做的,还没有长成金钱的模样,所以他在咸阳宫摆了一场晚宴,对会计们进行了亲切的慰问。
和手下打好关系,这是一个聪明领导需要做的。
更重要的是,朱见济要在这场晚宴上,对会计们布置一个新的任务。
我要做明世祖
第八十一章 太府寺这东西
“孤意欲重设太府,到时候仍需你们尽力!”
太府寺最初设于北魏孝文帝,可以说是古代用来管理市场的“物价局”,之后各朝各代改革,太府寺的职能变来变去,但基本上还是围着市场打转。
只是到了明朝,老朱同志觉得市场已经被自家垄断了,太府能管的户部也能管,没必要设立多余的机构,于是将太府寺并入工部,宣布了这个组织的消亡。
但是现在,朱见济又把它从历史的垃圾堆里面翻了出来,洗白一下重新上市。
“尔等出于东宫,孤也不会亏待你们。”
“此后每月,你们也会有一次绩效考核,优等者不但可以有奖金发放,还可以任职太府……”
这话一出口,坐在不远处吃饭的会计们都震惊了。
他们可以打着东宫的旗子做事,那是因为宫人的职责就是听皇家的话。
其他人虽然有些说闲话的,但也不至于反对。
可如果宫人出去当官了呢?
虽然很有可能只是去做小吏,不属于官僚集团,但这意义重大!
以前可以让太监宫女当官的是哪个朝代来着?
底下人疯狂的搜刮着脑子里浅薄的历史知识,然后发现自己只听说过几百年前的唐朝有过这样的例子。
他们这些大明的奴才也能当官吗?
“你们不必多想,”朱见济没有让马冲出去制止骚动,只是等着对方激动完了,才缓缓开口,“孤说到做到!”
“你们给孤办好了事情,那必然会有报酬!”
“再者,收好商税是国家的重中之重,不是孤用熟了的人去办,孤不放心,陛下也不放心。”
就以大明官僚集团的情况,十家有八家是涉及商业的,剩下的虽然清白,但也是九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人,连包子多少钱一个都分不清。
仅剩一巴掌不到,属于诚恳踏实,每天拿着皇家固定工资无私奉献的稀有品种。
让官老爷们去定价市场,充斥太府,这不是贼喊捉贼吗?
朱见济必须要安插自己的人手进去。
太府的长官也得是个听人话的家伙,为朱见济摇旗呐喊,服从东宫的一切安排。
而这个人,朱见济也已经定好了,那便是胡滢老尚书的孙子,胡安寿。
胡尚书在被小太子戳了一下后就倒向了朱见济的怀里,从此一直跟随东宫脚步坚定不移。
虽然胡滢作为挂牌礼部尚书,实权不重,但他的态度也为朱见济吸引朝臣支持做出了很大贡献。
朱见济投桃报李,自然也给他们家再添几十年的富贵。
而且胡安寿这人,胡滢也早就向朱见济引荐过了。
胡家的大孙子年幼多病——其实在这样的时代,是个小孩子都堪称“多病”,即便是皇家也多有早夭的儿童。
只是朱见济开了挂,让他能到处自由的蹦哒,跟龙盘虎踞占了大池塘的青蛙似的。
胡安国本人在读书讲经方面的天赋也随受了家族遗传,不是很行。
胡滢心疼孙子,便放弃了让孙儿走上仕途的想法,让他随着自己的兴趣,学了些其他的东西。
而这其中,就有算术。
胡安寿的数学算起师承,还能追溯到元朝的数学大师朱世杰身上。
奈何胡安寿的数学天赋就比他考科举的厉害了一点,没能成为一代大家。
但这人朱见济见过,是个老实人。
老实人是最好的牌坊,所以朱见济乐意用他。
太府寺一旦建立,那胡安寿就会是第一任太府寺卿,待遇暂时跟六部员外郎一个样儿。
以后有需要,这身份还能再往上涨涨。
只要他们干活够勤快。
朱见济看着下方的计算机们,露出了开心的笑。
景泰帝那边,听闻儿子的最新安排后,却在第一时间表示了不认同。
“哪里有把宦官放出去办事的?”
平日采买宫廷所需,派人出去很正常,皇家奴仆们也不会在外面停留太久。
可朱见济想的,却是安排人在外面常驻!
景泰帝气哼哼的放下手里的经典文学,“为父也是太过于放纵你了,竟然让你拿了这么个主意出来!”
此前朱见济跟好爸爸提议,说要给市场定一下规矩,景泰帝想着你爱咋咋地,谁让你是宝贝儿子呢?
谁知道儿子还真给他探出个大宝贝见识了一下。
“你宫里的女官跟着赈过灾,是女中豪杰,硬要如此为父也认了,但宦官这种东西……”
景泰帝还是想不通缺二两们能做什么。
年纪大的连尿都兜不住,放出去给外人嫌弃吗?
此时成敬没有跟着景泰帝,被主人放假出去看儿子去了。
随身伺候的阮伯山和张永等都低着头,假装自己是个假人。
朱见济抱着他爹的胳膊放下了自己高贵的身段,又开始卖萌,同时晓之以理,
“可父皇你也知道,某些人是两头通吃的……不把自己的人放出去盯着,咱们能不担心吗?”
“新的税法才实行多久?要是出了点事,儿子不得被人骂?”这可是你的大宝贝提出的新法啊!
“而且税收跟国库收入息息相关,要是这半年收不上足够的钱,明年开春怎么打瓦剌啊?”
证明父皇你雄风的大好机会要是错过了,以好爸爸日常空虚的身体状况,以后可能就不再来了!
景泰帝被儿子说了一大段洗脑的话,最后也认同了收账管钱这种要紧事,需要自己人来办才放心。
但宦官宫女外出常驻,乃至于任职太府寺……
“罢了,说到底还是得让为父担着这骂名?”
景泰帝悠悠叹气,无奈但又主动的给儿子背起了黑锅。
猜都不用猜,只要太府寺的消息一放出去,景泰帝就能知道那些臣子会怎么批判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