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泰帝舍不得失去这样一位老臣。

    他看了眼儿子,又环顾阁臣,“湖广之事,谁去处理?”

    “可以让轩輗去处理。”王文推荐道。

    “轩輗此时就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为人刚正有气节,行动起来也比京师去湖广方便。”

    衡州府大疫伤民之重,实在容不得继续拖延浪费时间了。

    秉持就近原则,先让附近能镇得住场子又能抽身去湖广的大员去,的确是个好选择。

    我要做明世祖

 第九十二章 徐永宁来到了南京

    轩輗也是一位老臣子了,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地方,都有丰富的处理经验,性格比起王竑还要直白,在外的名声是老流氓。

    更重要的是,他非常赞同考成法,在听说京师颁布考核官员绩效的命令后,没多久就发来奏疏对着太子大加称赞,并且表示自己早就在南京那边罢免了几个混日子的官员,还暗搓搓的指责南京那边的本地官全是摸鱼党,让他恨不得全给撸了帽子。

    “京师这边可以派遣左春坊司直郎林聪而去。”高谷不甘落后,对于洗白自己工作态度这事非常积极。

    朱见济却是插嘴,“让锦衣卫指挥使朱骧也去衡州府!”

    “此前赈灾,已有通知。可衡州府还是爆发了如此之大的灾情,隐藏至此方才上报……不以重法施压,不足以正朝廷威严。”

    一万多人!

    平常打仗都不会死这么多,结果就硬生生让人给拖死在了天灾人祸之中!

    朱见济决定,他要对衡州府的官员狠狠一巴掌,让他们见识到什么叫做“太祖皇帝的疼爱”。

    “那好,那就依太子和诸卿所奏!”景泰帝点点头,眉间因为重大灾情带来的阴影还没驱除。

    会议过后,朱骧被急召入宫,拜见太子。

    在听闻衡州府大灾后,他也是一副难掩怒气的样子。

    作为于谦的女婿,他是非常厌恶这种误国误民的家伙的!

    特别是地方上出了问题还要瞒报,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头上的乌纱帽,等瞒不住了才上报中央,让后者来背锅。

    想想都恶心!

    这也是朱见济放心任命朱骧的缘故。

    在这种时候,朱骧的刚正反而是很适合打击黑暗分子的利器,而且他身负皇权和于谦两重光环加持,做的狠了也不会被人喷到哪里去。

    “你此去衡州府,对于地方上的那些人,但凡涉及瞒报灾情,尸位素餐的,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不要放过!”

    朱见济语带杀气的对着朱骧吩咐道,“父皇那边已经准备,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切莫辜负了湖广数万百姓!”

    “卿家掌管锦衣卫,自当为我皇家张目,不使某些官员失职辱命。”

    他要借用这个机会,把衡州府的官场好好整顿一番!

    朱骧郑重抱拳,“臣,领旨!”

    随后几天,朝廷又张榜召集了一些民间有名的大夫,连同太医院的官员,一起打包让林聪朱骧带去了湖广。

    而快船快马携带的旨意也迅速达到南京,轩輗接到后,即刻启程,乘船顺着长江而上,直至衡州府。

    同时期乘着官方快船来到南京的,除了让轩輗去当救火队员的圣旨,还有徐永宁,以及被朱见济指使过来帮忙忽悠某些人的仝寅。

    在朱见济和景泰帝都为了救济湖广灾情而急得嘴上长泡之时,准定国公终于来到了大明朝的第二首都。

    “侄儿快来!”

    当代的魏国公徐承宗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个亲戚。

    徐永宁脸色苍白,脚步虚浮的跟着叔叔走入府邸。

    真是没想到,陆地上活蹦乱跳的徐国公,竟然会晕船?!

    徐承宗在见到大侄子的时候也很为他担心,但徐永宁死活不肯松口承认自己晕船,于是只好维护他的面子,用轿子把人抬了回来。

    双方行了家礼,认了一下亲戚,徐承宗见着侄子的脸色还没恢复,便让其余人退下,等人好一点再仔细联络下感情。

    在叔叔家里坐了一会儿,徐永宁感觉舒服了些,便问徐承宗,“朝廷不是下旨不准人坐轿子吗?怎么南京这边还是如此普及?”

    魏国公长叹一声,跟大侄子解释道,“此前府里的确是不打算坐轿子的,可家中的轿夫自陈不知道后面能做什么,其他官员显贵仍然我行我素,我魏国公府既然在南京……总不能过于标新立异。”

    徐承宗本人还是顺着老徐家的家规家风办事的,平时生活也算简朴。

    再加上他们在靖难之役中得罪过太宗皇帝,一度被夺爵,二代魏国公连个追赠和谥号都没有,所以一家人都算行事低调了,生怕又勾起北京皇宫里的天子不满。

    奈何身处南京,徐承宗想把自己打扮成一朵白莲花是绝不可能的,于是在一些日常生活上,也只能跟着潮流走,生怕自己落了伍。

    “所以南京这边是怎么搞的?”

    徐永宁眨巴一下大眼睛,好奇的打听起了南京官场的动向。

    只能说真是“近朱者赤”,徐永宁这么个二哈学着朱见济的手段装无知懵懂,还真让徐承宗有了倾诉的欲望。

    虽然之前和大侄子没见过面,但魏定二府分出去也没多久,双方更常有书信往来,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所以徐承宗对徐永宁还是很亲近的。

    更何况徐永宁是东宫伴读,靠近权力的最顶端,让徐承宗也想过去蹭一蹭侄子的光。

    南京的勋贵们大多在靖难中犯过事儿,对太宗皇帝还是很有阴影的,也担忧自己的富贵会不会哪天被天子废掉。

    于是徐承宗为大侄子介绍起了南京的情况。

    徐永宁时不时的插两句嘴,引导着徐承宗往自己想要知道的方面说下去。

    也许是认为那都是普遍现象,徐承宗并没有生出警惕来,而是顺着徐永宁的话说了下去。

    既然大家都在做,

    那就没必要瞒着大侄子嘛!

    然后徐永宁就知道了南京官员普遍“官商勾结”,并且生活堕落的事。

    而这儿,距离正式迁还不到四十年。

    按着官员的政治生命算,两代人都没过去,竟然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官场真是黑暗!”

    徐永宁最后发表了自己的听后感。

    徐承宗在旁边尴尬出一张老脸。

    他虽然没有授任官职,但勋贵的身份还是可以让他混入官僚生活圈子的。

    只是受限于太宗皇帝的威慑,让本应该是大明顶级勋贵的魏国公一家的地位打了个折上折。

    好在他们老徐家的另外一支靠得住,现在都混成太子伴读了。

    等太子登基成新任皇帝,那徐永宁妥妥的天子近臣。

    作为亲戚,现在跟人建立起深厚的叔侄情谊,以后的好日子还会远吗?

    徐承宗想的很好,于是他很配合徐永宁,听着年轻人正义的指责,并不吭声。

    毕竟利益让人无法团结。

    虽然在经济上,魏国公府的确和南京官场有牵扯,但徐承宗看的非常清楚——

    能决定他们家长久富贵的,不在南京这群当官的手里,而在遥远的京城之内。

    徐承宗在大哥去世却没有子嗣继承后,还担心过很久,生怕北京的天子借着这个事情直接把他们家的爵位给废了。

    好在他到底是捡漏成功,在正统十三年成了新的魏国公。

    而且作为勋贵,“与国同休”的口号可不是平白无故喊出来的。

    不管是为了老祖宗还是子孙后代的福气,徐承宗都很想舔一舔皇权。

    徐永宁跟第一次见面的叔叔进行了亲切且诚恳的交流,最后不得不承认,朱见济预料的果然正确。

    魏国公果然有很大可能把屁股歪到自己这一边。

    不过那是因为他俩本来是亲戚,魏国公一脉又饱受过皇权痛击,一直处于不尴不尬的状态,对皇帝有需求,加上徐承宗本人没什么过度的欲望,这才主动游到了他的鱼篓里。

    那其他人呢?

    我要做明世祖

 第九十三章 宋诚的拜访

    那些人可不像魏国公,有这么多负面状态加成。

    徐承宗借口自己想休息,直接躺在客房的床上,从裤裆里掏出来出发前小太子给的“锦囊妙计”。

    朱见济一个典型的理论派,只能努力的指导徐永宁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剩下的全靠徐二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格魅力——

    虽然以南京官场的风气,徐永宁很有可能被人当成脑子有问题。

    旧有的勋贵派是很有可能拉拢的,毕竟很多都在靖难之役中受过伤害,只需要朱见济肯同意恢复他们的爵位和待遇,这群人立马就能舔上来,把小太子舔瘦好几斤。

    南京的官老爷和地方士绅勾勾搭搭,忠君体国的少,浑水摸鱼的多,需要重点关注。

    而官场水多,徐永宁显然不可能把鱼全给捞了,只能对症下药。

    谁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朱见济就把大饼扔出来,号召南京的野狗。

    于是此后几天,身负重任的徐永宁和仝寅互相行动。

    由于打的旗号是回南京“省亲”,徐永宁便借口自己自幼在京城长大,想要熟悉下这边的风土人情,带着亲信骑马去周边地界遛弯。

    仝寅则是以“被定国公从京城请来的大师”身份,先以贵客礼节入住魏国公府,随后打出招牌,吸引某些迷信的达官显贵。

    谁让生活没问题了,人就会精神空虚?

    “大师”在南京地头也是很吃香的。

    二人分头行动,力求先把这浑水摸清楚再说。

    ——————

    “当真是农忙时节。”

    打马溜到某处地方,徐永宁指着不远处茂盛的农田问随从,“这是谁家的地?”

    “是谢家的地!”负责给这位爷当导游的随从答道。

    谢家家主谢琏是多年老臣,在南京的户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