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全义看看吴争,再看看宋安,突然福至心灵,忙回道:“末将怎敢劳动宋大人……这样,我自己去军工坊看就行。”
宋安冷笑道:“那你不妨去试试,看看进不进得去军工坊。”
蒋全义一噎。
吴争瞪了宋安一眼,对蒋全义道:“还是让宋安陪你去,看了之后,再来向我回话。”
“是。”蒋全义拱手而退。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动织造司
ps:感谢书友“勇哥”投的月票。
看蒋全义退出,宋安问道,“少爷已经将这批火器许给了钱将军的骑兵,为何又转许蒋全义?”
吴争摇摇头道:“我仔细想过了,钱翘恭的骑兵不适合装备这批火器,轻骑的长处在于速度而非火力,战场上正面硬撼清军骑兵,我很怀疑,风雷骑能不能以正合。既然二者不能兼顾,不如分开来,速度归速度,火力归火力。”
宋安不太明白,随口应了一声,不再说话了。
吴争突然问道:“你反对冒襄等人谏言,向民众加征赋税?”
宋安迟疑了一下,答道:“我也不是反对……只是,相较于普通民众,江南有得是富商大户,为何不向那么有钱人多征税呢?”
吴争沉默起来,然后抬头看向窗外,悠悠道:“可惜普通民众,没有话语权。”
宋安急道:“可少爷有话语权啊!”
吴争转过头来,看着宋安道:“如果在平时,我早已一言否之……可眼下,大战将起,不是与他们对立的时候。”
宋安郁闷地嘀咕道:“那不是百姓吃亏了吗?”
吴争突然一笑,“有时吃亏,未尝不是福啊!”
宋安非常不解,“少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吴争神色古怪,摇摇头道:“日后,你就会明白。”
……。
当天晚上,吴争单独召见了莫执念。
“底下异议声不绝于耳吧?”
吴争开门见山地问道。
莫执念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但主要不是对王爷开战有异议,而是对筹集军费的途径有异议。”
“哦……你们商议出什么好方法来?”
莫执念迟疑了一会,抬头看着吴争道:“老朽倒是有个下策……供王爷参详。”
吴争点头道:“此时就你我二人,莫老有话直说无妨。”
莫执念道:“不管是向民众征税,还是向商人、富户募捐,可能都有损王爷信誉,老朽细思之后,想出一权宜之计……再发银元。”
“发银元?”吴争惊讶地看着莫执念,“库里有银子吗?”
“没有。”
“那……?”吴争哭笑不得,只以为莫执念是被逼疯了,与自己开起玩笑来了。
不想莫执念正色道:“之前财政司铸造过三百万银元,推出之后,被坊间一抢而空,口碑很好。所以,老朽在想,何不再制造一批数量更多的银元呢?”
吴争微微皱眉道:“制造银元获利并不多,百中取五已经是极限,想筹措高达数百万两的银子,那得铸造多少银元?不成……大战在即,军工坊不能耗时费力去铸造银元。”
莫执念坚持道:“不,老朽的意思是,铸造假银元!”
吴争大惊,指着莫执念道:“你……你疯了?!”
莫执念平静地道:“此为权宜之计……如今战事在即,库中无银,有道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吴争坚决不同意,“你可知道,信誉得之费神劳力,可失之,就在随手之间?与其造假银元筹钱,那还不如直接征税,至少来得光明磊落。”
莫执念道:“或许王爷没听明白老朽的意思,老朽所说的假银元,是六成真,四成假,以铜铁为心,如此,只要不剖开了看,寻常人是看不出来的。”
吴争摇头,“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被人发现,大将军府的信誉何在?”
莫执念突然笑道:“从三府之地到如今十三府之地,哪年的岁入,可以支撑王爷如此大的耗费开销?王爷一直以来,所使用的银子,何尝不是拿信誉为赌注?”
吴争一愣,辩解道:“这是两回事……。”
“这就是一回事!”莫执念很少主动打断吴争的话,“王爷是想说,之前所用之策,是愿者上钩,而铸造假银元是明抢,对吗?”
吴争无意识地点了下头。
“那老朽有个建议,王爷可以颁布大将军令,将假银元做为一种质押,以等价银两进行流通……同时明示,三年为期,期满之后由大将军府原价赎回,如此,便不算明抢了吧?”
这话让吴争心里一动,也就是说假银元只是一种筹码,以大将军府信誉为抵押,向民间筹款,到期后赎回,这确实绕过了明抢的嫌疑。
吴争问道:“可这样有些画蛇添足之嫌,为何不明着向民间筹款,非要造出假银元来糊弄人呢?”
莫执念摇摇头道:“人性罢了……如果是捐,百姓会舍不得,明明可以出十两的,或许最后只出一两,哪怕咬咬牙,也就是二、三两。可如果以银元为凭,攥在手中,那极有可能出到八、九两。王爷试想,百姓既满足了内心,为北伐出钱出力,又能在三年后换回银两,而不为呢?”
吴争有些郁闷,“难道他们明知银元是假,也不在乎?”
“不。谁说银元是假?”莫执念一本正经地道,“有王爷和大将军府信誉为质,就算是块铁,王爷说它是银子,那就是银子!”
指鹿为马?!
吴争张口一时合不拢了。
莫执念道:“老朽预估了一下,用此策可以筹银不下二百万两。”
“可二百万还远远不够啊。”
莫执念道:“那就再向商会借贷二百万两,我已与席本桢、黄宗羲等人商议过。”
吴争轻吁了一口气,“那就有了五成之数了……接下来的,我来想办法!”
这话一出,莫执念也松了口气,这就是说,吴争同意了他的方案。
可莫执念不明白,吴争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要知道,吴争这些年甚至连俸禄都没领过,唯一拥有的银行二成股份,每次的分红都贴补了财政司。
莫执念也想到了织造司,可刚刚从织造司搞了一百五十万两,哪还有更多的银子?
“那王爷筹措军费……心里可有了眉目?”莫执念试探地问道。
吴争犹豫了一下道:“织造司……能值多少银子?”
莫执念心里弦一松,而后又一紧。
松,是因为吴争说的果然是织造司。
紧,是因为吴争此时的口吻,那等于是要转手织造司了。
第一千六百十章 筹银
在莫执念看来,织造司虽说不是官府衙门,可毕竟是郡主私产,这不仅关乎王爷颜面,同样也关乎财政司的岁入,要知道,织造司每年向财政司交纳一百多万两的商税,几乎占了财政司整年商税的三成。
也就是说,织造司对莫执念来说,等于是只下金蛋的母鸡,出售,有杀鸡取卵之嫌。
再则,这么大的盘子,谁能轻松接手?
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商会接手,商会大股东们肯定愿意,也肯出个“漂亮”的高价来顾全王爷、群主的颜面。
但,莫执念很明白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因为江南商会规模已经过大,除了极西北和东北之地,势力几乎囊括了中原和沿海所有府县,关键是股东成份复杂,为了聚财,只要有钱人,几乎来者不拒,这就决定了商会股东中绝不缺异心者,甚至敌对者的存在,可如果再纳入织造司……那等于成了一个完全可以与官府分庭抗礼的“怪物”,谁能容忍?
第二种可能,那就是西南方向永历朝接手,永历朝得到织造司,那么问题来了,一旦北伐成功,永历与建新二帝争天下,对于大将军府而言,自然是站在建新朝这一边的,屁股决定脑袋嘛,可织造司庞大的“身躯”,足以令永历如虎添翼,这显然是不可能在吴争计议之中的。
最后一种可能,那就是……分割,将织造司中的一部分分割开来,然后作价卖出去,这样一来,既解了军费之困,也无形之中将规模太过庞大的织造司压制下来,更不会令王爷和大将军府失了颜面。
莫执念腹中一番计议,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但莫执念不等同。
先不管莫执念为何不赞同,他此时的理由是,“……王爷是想卖出织造司中的一部分?”
吴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依旧平静地说,“我是有这意思,之前往江西一行,见了不少织造司下面的脏事……小妹终究年少,她的能为不足以掌控如此规模的织造司,而织造司又不官府衙门,我不好过于插手啊。所以我是想将织坊这一块从织造司拆分开来,小妹只负责设计和销售,而制造就交给懂行的人去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嘛。”
莫执念听了摇摇头,道:“老朽以为此策不妥,织坊乃织造司核心所在,其下有织女高达百万人之多,这要是轻易交了出去……若落入有心人之手,恐怕酿起大祸。”
吴争目光一闪,笑道:“不是有了女署了吗?我相信夏家姐妹,也相信李海岳,更相信那些受本王恩惠的织女们……或许有乱,但谈不上大祸。”
莫执念神色一紧,有些会意过来,他心中暗叹,原来如此,一计套着一计,王爷所谋甚大啊。
想到这,莫执念没有再劝,“既然王爷已有决意,那老朽自然遵从……按王爷所说,将织坊分割开来,究竟值多少银子,那须老朽回去细算,但从织坊数和织女人数大概估算,少说也得值二、三千万两吧。”
这数字,着实令吴争吓了一跳。
前后才三年,投入更不大,当初吴争向莫执念开口,给予吴小妹帮助,据莫执念所说,不过才投入不到百万两白银,用得还是莫家私产。
可这么短的时间,拆分出各地织坊,居然能值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