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古怪的是,除了宋安向吴争有过明确的禀报,朝廷从未有过知会,而大将军府,也仅仅在邸报中提到过一句,并未详细说明。
吴争心里确实太关注安东卫方向战事了,因为道理很简单,清军大举南下,一旦鲁之域部被击溃,那么北伐军就不得不退守淮安,甚至须退至扬州,才能完成有效集结。
加上吴争确实对清廷突然发起难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
所以,吴争必须赶往海州,召集各路人马向海州方向集结,同时协调各卫进行战略部署,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吴争亲临,速度会慢许多,在这分秒必争的时刻,怎能先去应天府?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安东卫危急
很多事,皆为天意,非人力所能抗衡。
就算吴争一门心思地往海州急赶,但还是慢了一步。
吴争才至洪泽湖,就接获宋安急报,博洛集结三万大军猛攻泗水城,宋安部与钱翘恭部仅在泗水河南岸抵抗了一天,为保存实力,已经向滋阳方向撤退。
吴争接报时,心里有了犹豫,是转往徐州还是按原计划去海州。
可就在吴争左右为难时,从海州而来的长林卫信使再传来一个坏消息。
岳乐得到了博洛一部分兵马的补充,集结起二万五千大军,由日照攻安东卫,鲁之域率部顽强抵抗敌军进攻三天,兵疲马乏,请求向海州撤退,否则,将被敌军围城。
吴争再没有犹豫,令信使迅速返回,命令鲁之域必须守住安东卫,援军三日之内必到。
同时,传令滋阳,调钱翘恭骑兵急援安东卫。
至此,清军的进攻方向已经确定,分为两路,博洛为西路,主攻滋阳,而岳乐为东路,主攻安东卫。
而吴争的应对是,针锋相对。
随即,吴争迅速赶往淮安城。
吴争北上,就是因为之前第一军主力从长江边上北调,至淮安城集结,如今城内,已经有二万大军。
一到淮安城,吴争急令孙嘉绩率五千人为先锋,连夜出发急援安东卫。
当天,吴争发出三道命令,急调金华、处州二卫北上增援海州;令凤阳城李过广信卫急赴徐州,随时准备增援兖州;传令张国维,集结军校在训六万新兵,组成军团,向吴淞口集结。
最后,传令施琅水师向吴淞口,负责运送新兵军团,张名振、王一林二部水师沿海岸线北上,封锁一切南来北往船只,随时准备与敌水师海战。
次日清晨,吴争率第一军主力渡黄河。
……。
然而,钱翘恭风雷骑已经无法遵从命令东援安东卫了。
随着宋安回撤,博洛的健锐、火器二营新军顺利渡过泗水,曲阜,就成了滋阳唯一的屏障。
陈胜作出战术部署,以沈致远所部一万人马入驻曲阜城,以钱翘恭风雷骑渡泗水向宁阳方向迂回,欲袭敌人后路。
风雷骑还好,渡泗水还轻松些,可小林骑是重骑兵,这一渡河整整花了三天时间。
吴争的命令传达到时,钱翘恭整部人马已经离开泗水北向。
也就是说,命令赶不上变化。
……。
鲁之域确实是打惨了。
岳乐是清廷难得了解、熟悉火枪兵作战的将领。
加上这几年,清廷也着实花了大本钱购买火枪、火炮,所以,此时从博洛那补充来的兵员,皆是清一色的火器兵。
安东卫虽说城墙坚固,可城小啊,它只是个军事要隘形成的小城。
往往一发重炮炮弹,就可以横跨整个城池,从北门打到南门。
这样一来,等于城中根本没有什么后方,所有区域都在敌人的炮火射程之内。
好在是个军事要隘,没有什么百姓,否则,恐怕他们将首先成为此战的祭品。
岳乐作战部署得非常严密,以火炮不间断轰击城中,以火枪兵抵近射击,吸引城上火力,然后就是火炮向城头射击开花弹。
这种战术,北伐军施得已经很顺溜,可如今,敌人也用这种战术,反用在了自己的头上。
三天时间,鲁之域损兵高达四成,如果不是战前补充了八千兵员,按这种伤亡,城早就破了。
当一发炮弹象长了眼一样砸在鲁之域身边不远处时,两个亲卫迅速扑在鲁之域身上。
待硝烟散去,鲁之域被人拖出来时,那两亲卫已牺牲了。
鲁之域看都不看一眼,吐出嘴里的沙土,怒喝道:“我军的火炮呢,怎么不压制敌火炮?”
一边副将低声道:“将军,咱们的最后几门火炮,昨日就已经被敌人炮弹炸坏了……。”
“放屁!”鲁之域吼道,“都是那群新兵不懂操弄,咱们的炮比敌人射程远多了……。”
那副将呐呐道:“咱们拢共就十二门火炮,可敌人火炮有数十门,咱们顾左顾不了右,待敌人炮兵阵地推进,射程就没有什么用了。”
鲁之域心里是知道的,只是挨了一炮弹,差点送命,心里不得力发泄怨气罢了。
他狠狠地瞪了副将一眼,象是在说,要你说,老子不知道吗?
那副将算是受了池鱼之灾了,他小心翼翼地道:“将军,敌人兵力数倍于我,再这么守下去,怕是要全军覆没……。”
“你想说什么?”
“咱们守了整整三天了……尽力了,就算撤退,王爷也不会怪咱们,再说了,退到海州城,守起来也轻松些,毕竟海州城比这城大多了。”
鲁之域突然抬脚,将副将踹了个四脚朝天,“本将军受王爷所托,负守城之责,若没有命令擅自撤退,你想让本将军被审判么……老子警告你,再说这等支援军心的话,小心本将军一刀砍了你!”
说到这,鲁之域大声喊道:“有活着的吗……有喘气的吗?有就快上城墙,别他x的找你的长官了……上了城墙,不分官长……。”
城池真得太小了,方圆就三里地,喊得声响稍大,怕是满城皆闻了。
这一声喊,冒出无数的人影,向北门涌去,而敌人连续的炮弹,在人群里开花,倒下是一片片的,可炮弹炸出的空洞,瞬间被人潮填满,周而复始着。
那副将一把抱住鲁之域的腿,泣声道:“将军,不能再这么抗了……三天下来,我军伤亡四成……那可是您的嫡系,带了近十年的兵啊……。”
鲁之域狰狞地脸色顿时僵硬,新兵太多,不能用,首发之战,只能让老兵先往上推,带着新兵熟悉战场。
这样一来,前三天里往上填的大部分是老兵。
这些老兵,跟了自己快十年了,跟随自己抗清,清军南下时反清,然后跟随自己在杭州城外投了吴王,那时吴王还是个代指挥使。
可这一战,远比当时守海州更艰难,当时岳乐没有那么多火炮,炮弹也没有象现在那么密。
真的要死守吗?
鲁之域怔怔地抬头望天。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首战失利
此时,从城墙方向来的传令兵,未止面前远远就大声喊道:“禀报将军,敌人出骑兵了,正向西门迂回!”
鲁之域一个激零,随即抽刀,大声喊道:“亲卫营老子的亲卫营呢?快随本将军增援西城!”
那副将紧抱着鲁之域的腿不放,泣道:“将军将军不能再打了,趁着南门还未被敌人封锁撤吧!”
鲁之域抬起另一只脚,一脚将副将踹翻,“狗X的,别挡老子西门只有一千守军,若被攻破,万事休矣,你小子若怕死滚!”
说着,鲁之域袍摆一撩,往腰间一塞,大呼道:“与其逃命死于军法,不如战死来得痛快儿郎们,让鞑子看看咱们汉人的血性随本将军增援西门去!”
向北门涌动的人潮,出现短暂的混乱之后,分成了两波,一波向北,一波向西。
那个被踹翻的副将,爬起身来,愣愣地看着鲁之域西去的背影,跺跺脚,从边上一具牺牲者的尸体边上捡起一杆长枪,端在手中,追着鲁之域的方向而去,“将军黄某就不是个胆小怕死之人!”
。
黄吉延战死于西门城墙。
正如他最后说的,他就不是个胆小怕死之人。
黄吉延,北伐军第一军七营北伐军编制延续旧军制,以营为招募单位,相当于后世的师编制指挥使黄大淳长子,原义兴朝禁军都指挥使黄毓祺嫡孙。
时任吴淞卫副将,在之前海州防御战和进攻安东卫战斗中,屡有建功。
黄家将门之家,黄毓祺三子黄大湛、黄大淳、黄大洪,长子黄大湛为人沉稳,接替父职任禁军指挥使后,因皇帝朱慈烺将错就错,下令禁军围剿吴争时,不得已犯下大错。
黄大淳、黄大洪从此追随吴争,一直活跃在北伐军中。
黄吉延做为黄家将门第三梯队,被送至吴淞卫效力。
可没想到,终究没有坚持到最后。
如果不是孙嘉绩及时率第一军五千前锋赶到西门,恐怕鲁之域也得战死当场。
可就算如此,还是无法挡住岳乐所部的倾巢而出。
孙嘉绩走到时,北门已破,守军尽没,孙嘉绩与鲁之域合兵暂时击退进攻西门的敌军之后,不得不主动向赣榆方向作战术撤退。
吴争率军赶到海州时,
孙嘉绩与鲁之域已经退守赣榆,而赣榆只是个小城,城防甚至连安东卫都不如,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最前一道防线,只有海州城。
吴争在接获钱翘恭骑兵无法按命令西进增援之后,不得不改变战术,令孙嘉绩与鲁之域主动回撤海州进行休整。
同时,对海州城进行临时固防。
前后三天时间,清军连克安东卫、赣榆二城,岳乐兵锋直指海州城。
由此,东边战场暂时进入大战前的沉默期。
。
相较于东边鲁之域首战失利,兖州方向战局也不好过。
博洛,这个被吴争囚禁了三年多的端重亲王,其实并不象他自认为的已经堪破尘世,在回到京城之后,随着权力的逐渐回归,原有的野望,也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