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翊错愕地看着钱肃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怕是汝为自己拥立鲁王,致江南一片混乱,想要脱罪所找的借口吧?”
“脱罪?”钱肃乐哂然咧嘴,“钱某何须脱罪日后吴王若是登基,他忍心治罪于钱某吗国难之始,钱某毁家杼难,后将爱女嫁于吴王,将独子送至吴下麾下效命!”
王翊沉默下来,也对,如果吴王登基,那钱肃乐便是当仁不让的国丈。
只要吴王不追究,就无人能、敢追究钱肃乐一切过错和罪责。
“为何非要如此狠绝何至于此?”王翊重重叹息道,“鲁王已经有意退位让贤就让这事到此为止吧!”
钱肃乐摇摇头道:“除恶务尽,方可为万世开太平!”
“那也不必用数万城中百姓的性命为代价吧?”王翊激愤起来,“何况还有王妃、王子等人难道汝就不会他们的安危考虑王妃可是汝的嫡女!”
“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何怨乎?”钱肃乐面无表情道,“先有大长公主,后有卧子先生先贤在前,钱某自然不能只顾儿女私情!”
王翊惊悚地问道,“难道大长公主和卧子先生他们也是呃,我明白了,你们你们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不对,大长公主是宗室之人,她为何要铲除宗室这,这说不过去啊?!”
钱肃乐笑了起来,“不破,不立。”
王翊慢慢低下头,细品。
再慢慢抬起头来,看着钱肃乐道:“我懂了吴王得领大长公主这份情就算吴王日后登基,也不会、不能去为难宗室况且,自古以来,上位者的眼中,只有能威胁到他的对手,看不到那些无法威胁到他的蝼蚁又何须去加害宗室呢!”
钱肃乐点点头,“大长公主睿智但她最想要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她常说,朱家亏欠世间,太多了!”
说到这,钱肃乐眼角湿了,他哽咽道,“若是为男儿身,钱某必追随大长公主万死无悔!”
王翊愣住了,痴立了许久,才轻喟道:“果然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原来,希声兄早就惦记着翊了!”
王翊苦笑起来,“也好,能与希声兄共赴黄泉王翊不亏!”
说到此处,王翊手指点点钱肃乐,恨声道,“希声兄啊希声兄都道汝是正人君子可在王翊看来,汝就是个来催命的鬼!”
钱肃乐闻言,脸色古怪起来,“完勋误会了汝,还死不得!”
第二千零四章 死得其所
钱肃乐这话,令王翊着实一怔,然后怒喝道:“我为何死不得……汝都为我下了这么大的套,挖这么大一坑……如今周如璋担忧我出城之后,通敌之事外泄,一旦被吴王知晓,他便会死无葬身之地,不为别的,就为自保,他也不会再让我活着离开杭州城……我怎能不死?!”
钱肃乐摇摇头,不屑地道:“他不敢……他若敢,何须多费周章?”
王翊细细一想,也对,周如璋之所以不敢让他离开杭州城,无非就是忌惮吴王回师,说到底,他还是想与吴王谈判。
这么一想,王翊也笑了起来,“敢情……您就是只老狐狸……将周如璋玩弄于股掌之间!”
说到这,王翊突然想起之前钱肃乐的话,“可您方才说……我还死不得,言下之意……您是……?”
钱肃乐慢慢肃容,“老夫惭愧,行此背叛旧主陷害旧主之恶事,已为天地所不容……!”
旧主?
自然是朱以海。
当时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府,钱肃乐张国维甚至张煌言皆是他的旧臣。
王翊大惊,力劝道:“希声兄切不可如此自渎……留得有用之身,襄助吴王殿下,开创一个崭新的盛世,岂不更美……?”
钱肃乐摇摇头,眼神有些迷茫,道:“崭新的盛世……不需要钱某这般的人……卧子先生说得对,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等之人,该……退去了,可钱某心犹不甘哪……也罢,以身饲鹰,亦可为这天下为吴王尽最后一份力!”
王翊懂了,彻底懂了。
诱鲁王上岸登基,引拥戴宗室者蜂涌而至,令所有心存异志者通敌者细作等等,全部浮出水面来,然后一网打尽!
这是多大的局啊?
王翊感觉自己整个身心都在发冷,不寒而栗。
为江南无辜百姓而栗,为宗室而栗,为过而立之年的读书人而栗……也为眼前这个读书人的脊梁,而栗。
黄道周陈子龙钱肃乐等人,哪个不是此时读书人心中的神明标杆?
可一个接一个,死了。
不但死了,还得背负骂名。
黄道周政变谋乱自尽,陈子龙谋反伏法,如今钱肃乐亦要步入这个坑,王翊眼中突然迸出一眶热泪来。
“虞孙先生……您这是……何苦?”转眼间,王翊了三个称呼,从钱大人希声兄到虞孙先生。
钱肃乐微笑起来,“完勋啊……我等自小读书,为得不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吗……得其所哉,何憾之有?”
王翊热泪盈眶,突然长揖至地,“朝闻道,夕死可矣……请虞孙先生允翊追随……!”
“不可。”钱肃乐厉声道,“死得其所,方无憾……吴王还需要汝辅佐,天下生民还须汝遮护……汝死不得!”
王翊眼中泪水止不住地迸流着,他此时才明白,这个计策是何等地狠绝,对敌人狠对宗室狠,对自己,更狠!
从一开始筹划这个局时,陈子龙钱肃乐等人就已经为他们自己想好了死法。
因为只有他们的死,才能真正唤醒一些人,才能绝了一些人心中,对前明的念想,才能绝了宗室复朱明之心,才能激怒吴王,回师一击。
也只有这样,在吴王回师一击之后,放眼天下,再无人敢无人能阻拦吴王登基。
而最关键的是,吴王到时已经身不由己,担也得担,不想担,也得担!
王翊恨,恨自己无法追随,也恨这上天无眼,残忍到好人,不长命!
……。
其实钱肃乐还有更大的理由,没有对王翊讲明白。
因为他怕讲明白了,王翊内心担负不起。
这是个死扣。
钱肃乐张国维都在明亡时揭竿而起,他们是聚过众,打过仗,杀过人见过血的人。
他们比谁都清楚,人,只要逼到了绝境,要么死,要么,反!
不会有第二条路。
周如璋说得没错,张国维手中,除了府兵,没有别的军队可调用,“平乱军”足以控制整个杭州城,而钱肃乐聚集起的民军,不过是乌合之众。
事实上,也印证了民军的不堪一击。
但,周如璋没搞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同样是人,为啥北伐军可以打胜仗,民军就不能。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在于武器,也不在于训练,在于,敢死!
敢死,不是送死,而是知道为何去死,用怎样的方式去死。
钱肃乐和张国维,用命为杭州城百姓阐述了,怎么去死。
所以,周如璋错了,大错特错了。
此时的杭州城中,全民皆兵,因为民众知道,他们该怎么去活,为了这个活,该怎么去死!
……。
但周如璋有一点没有说错。
被围困于紫阳山脚下的张国维残部,坚持不到次日天亮。
张国维死了。
身中三箭,力战而死。
他没有死在驿亭白马湖里,却死在了大后方,“自己人”的箭下。
他没有等到刘远部和秀水民团援军赶到。
就一天一夜时间,钱肃乐张国维聚集起的五千府兵和上万民众,烟消云散。
宋安调给他的三百长林卫,亦在此役中全军覆没。
这一天里,杭州城内,血流成河。
然而,周如璋发现,城中之乱,不但未平,反而更加炽烈。
他惊恐之下,一面再求助于隐匿于山庄中的范永斗等人,一面亲自率兵前往王府,他只能挟持王妃等人为质了。
午时,吴王府内,暴发了一场激烈搏杀。
王府府卫和城中仅存的一百多长林卫,在此一役中罹难。
好在宋安及时带着二位王妃退回王府后小楼内。
急得已经形如疯狗般的周如璋,勒令“平乱军”强攻小楼,但从午时到天黑,十多次的强攻,皆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小楼的火力太强大了,有了上次陈子龙的进攻,宋安调集了他能调集的一切于小楼中。
周如璋想到用火药炸,可惜,“平乱军”无法靠近小楼百步之内。
最后周如璋甚至想拆下城墙上的火炮来,命令下去,但可惜,这需要时间。
周如璋已经没时间了。
第二千零五章 纸老虎
张煌言哭了。
在闻听张国维战殒的死讯时,他哭了。
他随后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调动按察司衙门三百执法兵,直扑周如璋的府邸。
这恐怕是周如璋怎么也想不到的事了。
全城皆在他的掌控之中,可恰恰是他自己的窝,才是兵力最空虚之处。
也对,周如璋怎么会想到,此时城中还有足以威胁到他的存在。
周府不是没有府卫,但不多,起初是周如璋官爵不够,而刚刚升任首辅的周如璋,甚至还没来得及将部署捧场之事提上日程。
或许,越安全的地方,反而最危险吧。
当夜,城中四面八方,无数的民众自发地聚集起来,各个方向,硝烟开始弥漫。
周如璋慌了,还好范永斗他们没有放他鸽子,范永斗甚至将山庄中所有刚刚入城的清兵,全部调来增援周如璋。
但兵力依旧是捉襟见肘。
当地自发而起的民众,显然都这些清兵更熟悉城中的地形、街道,他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而清兵一离开,他们又复出了。
这样大的城,单靠着“平乱军”和数千清兵,想短时间剿杀这些“反民”,真的是太难了。
……。
当张煌言率部击溃十几个周府府卫,冲入周府。
将刀架在一脸惊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