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争心里一震,早前接到长林卫密报和李定国的送来的战报,知道了李定国平定西北,与吴三桂首战受挫,可还是没有料到,这种局势之下,吴三桂不投降,反而欲与清廷重结于好,来对抗、拖延自己的北伐。
按理说,吴三桂此举如同找死,是罪上加罪啊。
可反过来讲,既然明知得不到赦免,背水一战、拼死一搏,也在情理之中。
这就好象三国鼎立之时,刘备联合孙权对抗曹操一般。
呸!
吴争心里暗啐了自己一口,没得把自己比作是曹阿瞒的。
可这样一来,西北局势就不明朗了,甚至可能发生彻底反转。
要知道,吴三桂手中主力未失,一旦与陕北、山西的清军联成一片,那李定国的三万多大西军,恐怕撑不住啊,哪怕加上李过的广信卫,双方兵力差距依旧悬殊。
吴争看着一脸谦恭、讪媚的济度,慢慢收拢起长草的思绪。
“这条件……不够诱人,不足以让本王放弃攻顺天府,也不足以换顺天府中数以十万计的满人性命!”吴争悠悠道,“按你爹的心术,应该还有后文……都讲出来吧!”
济度大笑起来,“我父王说得没错,吴王果然心思玲珑……是,我父王确实想到了吴王会拒绝,所以,我父王讲,吴王若不肯停止北攻,至少可以暂时停止北攻。”
“暂时?”吴王有些想不通了,可心念电转之后,恍然道,“你爹也想学福临,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吴争脸色轻松起来,挥挥手道:“想逃出关外……得拿更多的条件来换,至少……孤现在还没有兴趣!”
“如果加上……吴三桂出兵部署呢?”济度神秘一笑,“吴王应该知道,吴三桂受吴王和李定国军力所迫,已经心急如焚了,我朝想要知道吴三桂的进军路线,易如反掌。”
吴争脸色剧变,这个诱惑,对自己太大了。
准确地说,如果能知道吴三桂的进军路线,派兵设伏,轻松歼灭吴三桂主力的话,那么西北再无可以阻挡李定国的军队了,大西北平定,指日可待!
但是,需要用停止北伐来交换,这让吴争有些左右为难了。
打心底里来说,吴争不愿意。
六七年的期盼,就剩下临门一脚了,怎么可以轻易放手?
“这条件,孤还是有些心动的……只是,想要孤点头答应,似乎还嫌不足!”吴争有些撒赖皮了,不过这不违和,吴争从来就不承认自己是个君子。
君子可欺之以方,为何要为虚名,授敌以柄?
“郑亲王好算计啊!”吴争叹息道,“拿吴三桂的命来换他族人的命……啧啧,果然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济度不太听得明白,但意思还是能领会的,他不以为然道,“吴三桂屡降屡叛,这种小人,弃之何足道哉?”
第二千零十二章 三个月足矣
PS:感谢书友“20181211170745247”投的月票。
吴争指着济度哈哈大笑,“此话有理此话真他X的有道理!”
济度也笑了起来,“其实我心里对吴王非常钦佩吴王能在六、七年间,建立如此基业,实乃济度心中之楷模啊!”
好话总是顺耳的,吴争的脸色好了不少,似笑非笑地道,“再动听的奉承话,也抵不了任何条件。”
“我父王交待,可以完整地向吴王让出顺天府三个月,只要三个月!”
吴争脸色大变,如果说歼灭吴三桂主力是个极大的诱惑的话,那么,此时济度说,可以完整让出顺天府,那就正中了吴争此时最大的心愿。
明朝享国近三百年,有二百多年首都在顺天府,无论建筑、人,皆是华夏的中心。
能保全,自然须保全,否则,打烂之后,还须花费时间、精力、人力、财力去修缮。
城中有二十万守军,若真打起来,济尔哈朗狗急跳墙,说不定还会出更大的妖蛾子。
三个月,就是晚三个月收复京城,六七年都等了,还差这三个月吗?吴争不由地心动起来。
“回去吧回去告诉你爹,其实孤也想少造杀孽这样,口说无凭,让你爹先把关押在京城的我方人士全放回来,孤就下令停止进攻然后咱们再细细商议具体事项。”
济度大喜,“吴王英明我这就回去向我父王禀报!”
看着济度退下,吴争立即对黄昌平道:“传令各部,即日起全力向北进攻能收复多少算多少,最好兵临顺天府城下。”
。
顺天府,郑亲王府。
济尔哈朗眯着眼、打着盹。
他的身后,两名美婢在为他按压肩膀。
济度已经说完了与吴争一谈判事宜,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爹。
“吴争真答应了?”济尔哈朗依旧没睁眼。
济度忙答道,“是答应了说只要咱们释放之前被关押的他们的人,就可以谈判停战事宜。”
济尔哈朗微微一笑,抬手示意道:“差办得不错先下去歇息吧。”
济度有些失望,应道:“那孩儿告退了。”
待济度走后,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人,从里面转了出来,竟是之前被吴争释放,形如丧家之犬般的博洛。
按理说,博洛与济尔哈朗,这二人应该是对头。
可济尔哈朗收留了博洛,也对,都是爱兴觉罗氏嘛,亦是国难当头,自然得合力自救了。
“叔王为何不对济度说明白难道还信不过您的儿子?”
济尔哈朗睁开眼睛,摒退了身后按肩膀的美婢。
“此事关乎我朝存亡,不得不慎哪!”济尔哈朗悠悠道,“南边突然就出了这么一个人,令我朝功败垂成实乃国朝不幸哪!”
博洛面无表情地道:“国仇私仇,尽在一处了我与他,不共戴戴天!只要能击败他、杀死他任何代价,我都不在乎!”
济尔哈朗满意地点点头,“三个月想来应该够了!”
博洛突然道:“您真认为郑森会答应咱们的要求,进攻杭州府他有那实力吗?”
济尔哈朗呵呵一乐,瘪着嘴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郑森会不会进攻杭州府,我不知道可皆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斗得越狠,便越对咱们有利。”济尔哈朗轻叹道,“就怕他们斗得不够狠啊!”
“那要不要派人去增援?”
“不!”济尔哈朗瞪眼道,“费了那么多心思,那么多人力、财力,我要看的就是吴争身后祸起萧墙!”
“可我总是心中不安,郑森真会与吴争翻脸吗他若是真心效忠吴争了,那咱们岂不是反倒成全了吴争?”
济尔哈朗沉默了一会,轻喟道:“其实我也没有把握但活了这么大岁数,我自认看得明白人心郑森不是条龙,也不是虎,他是狼狼要吃肉,狼不会屈居人下这么好的机会,他若还不动作那就是我真瞎了眼了!”
博洛不再问,沉默了。
。
杭州城,莫家大宅。
吴王侧王妃莫亦清回娘家省亲。
不过这次的捧场不大,只是一乘软轿,从正门悄悄而入。
莫执念病了,很重,吐血了。
作为嫡孙女的莫亦清,不得不奉传赶回来。
虽然莫亦清已经猜到了阿耶吐血发病的原因,但身为人女、孙女,许多事,她回避不了。
“阿耶清儿回来了您还好吗?”
未语先哀,那是真伤心了。
一直闭着眼睛的莫执念慢慢睁眼,他缓缓抬起手来,莫亦清赶紧上前双手抱住。
莫执念的手在颤抖,剧烈地颤抖,“侧王妃回门,老朽不能至正门亲迎望侧王妃恕罪!”
“阿耶您别说了!”莫亦清痛哭起来。
莫执念老眼含着浊泪,嘟哝道:“是阿耶不好让清儿受委屈了!”
莫亦清哭得更大声了。
“好孩子且莫先哭阿耶有话要对汝讲。”
莫亦清慢慢停止了哭泣,抽泣着,“阿耶请讲清儿听着哪!”
“汝父所犯之事实在太大,阿耶已经遮护不了他他终究是汝的父亲,你得护着他啊!”
莫亦清再次泣出声来,“非清儿狠心只是爹爹所做之事,罪不容赦啊阿耶是知道清儿在夫君心中位置的清儿怕一旦求了,也得不到夫君体恤反而更加憎恶莫家!”
莫执念长叹一声道:“阿耶也有想到过这些确实是难为你了,可不求不行啊按察司张大人已经找上门来若非是阿耶借着吐血抱恙你爹就得被他带走刑讯哎!”
看着莫执念脸色的沉痛,莫亦清毅然道:“清儿去向夫君替爹爹求情就是了阿耶且宽心夫君没回来之前,张大人不会不给阿耶面子,再上门来抓人的。”
莫执念老泪朦胧,“好孩子好孩子咱是一家人虽说此事之后,吴王定会更加压制莫家,可只要能保住你爹性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清儿遵命便是还请阿耶保重身体。”
第二千零十三章 份内之事
人算,不如天算。
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
吴争不想掺和杭州府乱局,可莫执念病危的消息传来,使得吴争不得不改变既定计划。
莫执念堪称吴争的一条臂膀,不但掌管着财政司,还影响着整个江南无数商户。
称他为财神爷,绝对不过份。
又是侧妃的亲爷爷。
于公于私,吴争都得回去,否则,真要是莫执念突然去世,那么,本来吴争不理会的杭州府的乱,就会变成连吴争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大乱了。
吴争随即交待了诸事,由陈胜、沈致远、蒋全义三人组成一个参谋团,共同指挥北伐之后,南下了。
。
此时杭州城中,局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但由于没有人,能为这场政变定性,此前抓捕的数千人,也得不到及时处置,城中牢狱,已经人满为患。
无数地人,在暗中奔走,找人送礼、说项,以期救出自己的家人、亲友。
而朱以海,因登基被证伪,而失去了自由,被张煌言派差役就地看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