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算了吧。”吴争仰头轻喟道,“其实,只要他从此安分守己……不管是谁,真查到了又如何,杀了他吗……至少他还没有做出什么事……莫须有?我可不想来这一套!”
张煌言道:“至少……可以监视、防备!”
看着执拗的张煌言,吴争无奈地点了点头,“成……你想查就查吧,不过,若他真没做什么……就任由他吧!”
“是。”张煌言换了个话题,“敢问王爷……可曾怀疑过臣?”
吴争笑了,“我之前说过,人活在这世上,总得信一些人……你张苍水,是其中一个。”
张煌言抿嘴,眼中一热,“谢王爷信任。”
“谢什么?”吴争挥挥手道,“我可不想做个孤家寡人。”
二人相视,皆笑了起来。
第二千三十章 人得有所敬畏
“你怎么看钱肃乐、张国维二人?”
吴伯昌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你为二人请封、追谥,想来是认为他们是忠臣楷模了。”
吴争苦笑,“爹真以为,他们完全是为了我吗?”
吴伯昌似笑非笑地看着吴争,“不该如此吗……钱公是你的岳丈,理应为你计谋,而张公又受你救命之恩,且一直重用于他,看来也该为你效命才是。”
吴争不答反问,摇头道:“爹这几年教书育人,怎么还会是这等思想……孩儿是谁,一个凡夫俗子,吴家次子……也就是爹当儿子是宝罢了。”
吴伯昌笑了,他点点吴争道:“我可没拿你当宝……不过也奇怪了,你这等想法,从何而来……可是有人指点于你?”
吴争摇摇头,“只是看到死的人多了,孩儿就在想,他们究竟为何死,为谁死……想得多了,也就有了这些想法。”
吴伯昌轻叹一声,“说得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
“虽然有些为了我,但其实钱公只是想死,为死而死……罢了。”吴争微微咧齿,“他觉得愧对了先帝,悖离了他的初衷……他觉得他该死!”
吴伯昌点点头,叹息道,“人中翘楚,人中龙凤……可惜,世间这样的人,太少!”
“而张公与钱公还是有些不同的,张公务实……只是过于执拗,在他看来,一旦新朝建立,他已经无法融入新朝了……恐怕,这也是他在无声地……抱怨我吧!”
吴伯昌目光一闪,“你真要……虚君实相?”
吴争诧异地看了吴伯昌一眼,“自然是真的,千百年来,皇权皆陷入一个初建、兴盛、衰败的轮回,长则二三百年,短则数年……天下人所能诉求的,无非是一个英明君王罢了。”
吴伯昌微微颌首,“此话也有些道理,可民智未开,放权未必是条明路。”
吴争点点头,“自然不会新朝一立就放权……三十年间,还不能放权,至少不能放兵权……所以,还须劳象爹这样有识大儒教化百姓。”
吴伯昌笑骂道:“别往你爹面上贴金……天下大儒多了,你爹还排不上号!”
吴争讪笑道:“可在孩儿心里,爹比那些食古不化的大儒们强太多了!”
吴伯昌慢慢收敛笑意,正容道:“不可如此亵渎贤良,这些人,有自己的思想,总比浑浑噩噩之人强太多了……争儿,人,得有所敬畏!”
“孩儿受教了。”吴争应道,“可爹也看见了……越是有本事的人,一旦逆势而动,对天下的伤害就越大……譬如陈子龙,孩儿一直对他礼敬有加,为了安抚他,甚至让他做了汉明半月谈的总编撰,官至三品……可他呢,却伙同大长公主来这一手,多少无辜士兵、百姓被卷入这场反乱之中……今日杭州府之乱,与他们之前政变,脱离不了干系!”
吴伯昌眼神古怪地看着吴争,“但话也不能这么说……他们有自己的理念,你不也常说,天下有能者居之吗……你又怎么可以如此肯定,你一定能予人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呢……难道真如坊间所传……吴王是天纵之才?”
吴争一愣,他被他爹的这句话惊到了。
确实,自己何德何能,敢拍胸脯打包票呢?
虽说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可天下人多了去了,为何是自己?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自己手中掌二十万北伐军的实力。
若换个人,恐怕亦是如此吧?
突然之间,吴争不由得意兴阑珊起来,他发觉自己是不是同样陷入了一个轮回,那就是,他在拯救这个时代的同时,让自己不可逆转地陷入了另一个轮回。
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若得了天下,无非是朱姓王朝,变成了吴姓王朝,又怎能化解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轮回呢?
甚至于,吴争都不能肯定,三十年后,自己会不会背离初衷,毕竟,权力是一剂最能令人上瘾的毒药。
吴伯昌一直观察着儿子的脸色,见吴争脸色不太好,开解道:“君子论行不论心,论心世间无圣人……这话可是你时常挂在嘴边的,心里想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吴争点头道:“谢谢爹……孩儿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
吴伯昌有些奇怪,“六年了,打从你开府之后,今日该是你在爹面前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了吧……听闻三天了,你还没见过媳妇……这可是你的不对了,不管何事,夫妻之间,得把话说清楚……总不至于成了仇人吧?”
吴争脸一热,呐呐道:“孩儿本就想着见过爹就回府中去的……爹知道的,钱公遇害,孩儿无颜见瑾萱……而莫氏,必也会为了她父亲,求我宽赦……。”
“那又如何……莫氏并没错处,为她父亲求情,亦是为人子女之道!”吴伯昌皱眉道,“赦不赦是你的事……总不能因为你不想宽赦她父亲,而绝人家孝心不是?”
“孩儿受教……孩儿这就回去。”
“唔……回吧。”吴伯昌满意地点点头,在吴争转身之际,仿佛临时想起来一事,“对了,你妹妹已经滞留应天府不少时日了……该让她回来了吧?”
吴争想了想,应道,“本来孩儿是想让妹妹待在应天府一阵子,也好绝了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对她的骚扰……既然爹想妹妹了,那孩儿就让她回来,反正城中乱状也已经基本消停……!”
吴伯昌点点头,“那……思敏呢,她终究是你孩子的娘!”
吴争皱了皱眉,“她还是先别回来吧,待在应天府反而安生……城中乱兵虽已平定,可事情还未了结,她若此时回来,要再被牵连进去……怕是真难办了。”
吴伯昌想了想,点头道:“说得也是,那些人可谓是无孔不入,那就按你说得办吧……不过,对于宗室之人,还是能不杀便不要杀……手上一旦沾上了这些人的血,就很难洗得干净了。”
(
第二千三十一章 再起风浪
吴争苦笑道:“孩儿倒是真没想沾宗室的血,可他们愣是往孩儿的刀口上撞……今日之祸,或许就是孩儿对宗室太宽容了的缘故。”
“不。”吴伯昌严肃地说道,“这是人心使然,并非是因为他们是宗亲……改朝换代,天下利益就须重新瓜分,你以为尽是宗室想阻你登基吗……不,是那些失去既有利益、或是将要失去利益之人,他们不希望你坐上那位置。”
吴争认同,“孩儿知道,可问题在于,这不是短时间、或是一代人能扭转的……陈子龙之前对我说,别用旧人教新人,因为那会事倍功半……孩儿深以为然,可惜,不用旧人教新人,新人如何成长起来……这便是个无解之题!”
吴伯昌也喟叹道:“这确实,是个难题啊!”
……。
吴争的马车刚至王府门前,宋安就急步迎上来。
“少爷,侧妃已经在少爷书房门口……跪了一个时辰了。”
吴争皱眉道:“为何不劝她?”
“我劝了,可劝不动侧妃……。”
吴争知道,莫亦清所求,无非就是她的父亲。
这确实让吴争很为难,莫执念也求他放过长子,可吴争知道,这一放,就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莫辰博不仅是反乱,而且通敌,还不是一般的通敌,他扣留本该运往前线的大批军械火器资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内数千军民的死,莫辰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若是连他都被赦免,这本身就是对律法的亵渎。
吴争不想给新朝开个坏头,可莫执念、莫亦清祖孙的恳求,又不能不理,实在是为难至极。
但正象吴伯昌说的,赦不赦是自己的事,总不能因为自己不想宽赦她父亲,而绝人家孝心不是?
吴争长吸了一口气,“走,去书房。”
……。
莫亦清梨花带雨的脸庞,让吴争心生怜悯。
这是个奇女子,有莫执念的精明、果断,也有不同于莫执念的仁义。
在掌长林卫的一年中,虽然无大的建树,但却受到了长林卫上下一致的赞誉。
在一个阴暗组织中受人爱戴,不易啊!
“起来吧!”吴争道,“有话坐下讲……讲道理嘛!”
莫亦清泪眼看着吴争,“若与夫君讲道理……那我爹就没救了!”
吴争一愕,无语。
“王爷,妾身别无所求,就想留父亲一条命!”
说上,再次拜伏在地。
吴争强捺着怜惜道:“可你爹做事太过……你也是掌过长林卫的人,应当知道,若赦免他,怎么服人心……城中如今乱象初平,无数参与反乱之人尚未得到公允的判决,此时一旦赦免了你父亲,怕是又得乱起来。”
谁都知道这话有道理,可莫亦清倔强地怼道:“妾身父亲确实有罪,可妾身阿耶辅佐夫君七年之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阿耶年已古稀……夫君就忍心看他老年丧子、忧郁而终吗?”
这话明显让吴争心里有了抵触,冷冷道:“这话是莫老教你的吧……怎么,莫家想要与孤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