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误是明显的,但思路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吴争在下令两路向北突进的时候,没有忘记令鲁之屿部,向宁国府异动。
这不是佯攻,而是虚虚实实之计。
鲁之屿的兵力有一万之众,虽说是降兵,但经过吴争不惜血本的砸钱,现在的士气那也是嗷嗷的。
加上吴争连战连捷的神话,这些士兵现在都是吴争的拥趸。
吴争给鲁之屿的命令是,如果清军不理会,那就占领宁国府,同时北上沿江进逼应天府。
如果清廷调徽州府、安庆府清军北上增援,那么就与他们不计代价、死磕到底。
因为徽州府、安庆府清军并不多,两府驻兵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
原本驻扎的清军,都因多铎所部的抽调,降到了最低的人数。
这也说明,清军的兵力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吴争其实是分三路北伐,但真正的主攻方向,却是苏州府。
而那,是钱肃典、夏完淳的主场。
……。
吴争率大军兵临松江城下时,松江城墙上已经布满了守军。
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吴争当然不会立马发起进攻,虽然看不上吴胜兆这反复无度的三姓家奴。
但这种局势下,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无疑是对局势有利的。
双方的约见,就在当日午后。
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掩人耳目了,明军大军围城,苏州府自身难保,还需要担心走漏风声吗?
所以,双方见面的地点就在松江城外五里处,在双方大军的眼皮子底下。
可谓是真正的万人注目啊。
“敢问可是临安伯当面?”
吴争被这么一句文质彬彬的话,惊得一愣。
仔细打量了面前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眼,吴争回道:“没错,正是吴某人。”
吴胜兆也是一愣。
这是一次语言和角色的错位。
当然,吴争是故意的。
但显然吴胜兆不会明白,他只是觉得有些突兀,不明白为何突然尴尬起来。
但他还是凭着本能,大喝道:“临安伯,吴某可是与绍兴府和福建都有联络反正之事的,你今日突然率军来犯,是何意?”
吴争随意掸掸身上大红官服,道:“本官今日前来,就为欢迎吴都督反正的。”
吴胜兆怒道:“有你这么欢迎人的吗?”
“本官也是没有办法啊,如今明军北伐,正进攻苏州,你说留着松江府在左侧,这让人很不安哪。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个道理吴都督应该能懂吧?”
吴胜兆强捺怒意,问道:“既然如此,绍兴府准备给吴某什么官爵?”
吴争道:“松江总兵。”
“完了?”吴胜兆等了半晌,见吴争没有再开口的意思,于是问道。
“嗯。”
“就一个总兵?连个爵位都没有?”
吴争点头,再次确认,“嗯。”
吴胜兆有种抓狂般地激动,他抖嗦着问道:“你知不知道清廷给我什么官?”
“苏松都督。”
“对啊,那为什么绍兴府只给了个松江总兵,这是几品官,多大的实权?”
这还真说不准,大明这总兵啊,时大时小、或轻或重,这就象后世的司令,一个保安团就能叫司令,一个军区,也叫司令。
所以,吴胜兆虽原为大明武官,也不清楚绍兴府给出的这总兵价值几何了?
吴争道:“就按吴都督麾下多少人算吧。”
吴胜兆愤然道:“同是明军,隆武朝给吴某人定吴伯、平江大将军的官爵,绍兴府太没诚意了,不谈了,告辞!”
说完手一拱,连眼睛都懒得向吴争瞄一眼,转身而去。
吴争等他快要上马时,才大声道:“吴都督,本官率大军前来,不是与你讨价还价的。你说今日本官要是下令攻城,有几成把握破城?到时本官是拿你当俘虏关押呢还是放你南下投隆武朝呢?”
吴胜兆胸口怒火炽烧,可就是没有办法发泄出来。
他再鲁莽,也知道此时真要与吴争干一仗,能不能胜两说,最重要的是断了投绍兴府的路。
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吴胜兆
吴胜兆明白,虽说隆武朝许诺他定吴伯、平江大将军的官爵,但毕竟山高皇帝远,这官名好听,实惠却没多少,难道还千里迢迢隔着绍兴府,率大军去福建领俸禄不成?
说到底,还是他原本麾下人马,不过就是换了个名号罢了。
否则他早就投隆武,还会向绍兴府伸出橄榄枝?
所以,吴胜兆只能怒气冲冲地回来。
“临安伯这是在威胁吴某人吗?”
“吴都督从哪句话听出本官在威胁你?本官每句话都是实话实说。”吴争慢条斯里地说道,“简单地说吧,本官麾下大军不是来松江府游玩的,就是迎接你吴都督拨乱反正的,但如果吴都督不乐意,本官也不会吝惜几发炮弹。”
“炮……炮弹?!”吴胜兆也是久经沙场、带兵之人,这火炮的威名他自然是知晓的。
除非是象杭州、苏州这样的大城或者应天府这样的巨城,一般的小城,确实挡不住火炮的轰击。
吴争向后甩了下头,“吴都督不妨去点点本官带来了多少门火炮。”
随着吴争的话声,明军士兵“唰”地向两面散开,露出一溜地火炮来,那一根根地炮管斜指向天,乌溜溜地炮口,闪着森森的寒意。
不用数,单就看一眼,吴胜兆就知道吴争说得不是假话,只要下令攻城,松江城撑死也支持不过明天。
这还有意思吗?吴胜兆想哭,这不是欺负人嘛?
在这一刻,吴胜兆心中的怒意消失得一干二净,凑到吴争身边道:“能给个爵位不?”
吴争傻眼了,见过不要脸的,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这也是讨价还价的事吗?
吴争没好气地回答道:“要爵位你可以去福建,要不本官大度些,放你去清军那边?”
“好,好,这敢情好!”
“行,你走吧,军队留下。”
“呃……。”瞧这话说的,军队留下,谁还当自己是回事啊?
“可朝廷也太……抠门了些吧,就一个松江总兵……这叫吴某如何向城中兄弟们交待?”吴胜兆不认为自己这样是丢脸,他认为向强者服软,不叫丢脸。
如今吴争就是强者。
吴争起身道:“本官给你一个机会,你率军攻苏州,攻下,本官保你封候,如何?”
“这……。”吴胜兆哪肯答应,开玩笑,八千人去啃苏州坚城?“要不……换个?”
吴争是好气又好笑,原本他只是看不起这厮,现在就有种憎恶了。
这哪象个带兵将领啊,就是一个强盗、土匪、地痞、无赖的混合体。
“你可知道越国公方国安就是败于本官之手。我真不明白,你手下八千军队,非眼馋一个爵位?就算给你个国公又怎样,七尺男儿,当取敌首级换封妻荫子,那才是赫赫之功。”
吴争是见吴胜兆服了软,心想这仗应该是打不起来了。
看着吴胜兆一股无赖样,随口点拨他一下罢了。
不想这吴胜兆却来劲了。
他“唰”地一下扯开衣襟,指着那上面的疤痕冲吴争道:“你倒是看看,吴某身上的伤,哪一个不是与建虏厮杀留下的?老子从血海尸山中杀了出来,仅仅混了个把总的官位,值吗?”
吴争有些发愣,不是为了吴胜兆的举动,而是吴胜兆的话,让吴争想起了自己刚到绍兴府,在码头上遇到的那一幕。
自己也是这么说的,何其相象?
难道这世道,真是如此不堪吗?
吴争的沉默助长了吴胜兆的激情,他愤然道:“辛辛苦苦、舍生忘死,仅得了一个把总,可建虏入关,满目皆降,吴某也顺从了,这下倒好,轻轻松松就得了个千总,后来随豫亲王多铎南下,不发一矢就混上了苏松都督。你说,我为何要浴血拼杀?谁给我粮饷俸禄,我就助谁,我有错了吗?”
吴争无语,和这种人无法说理,徒费口舌,还不如直接攻城呢。
“不瞒你说,如果清廷能优待我等,我也就这么做个忠臣了。可偏偏清廷非要与我过不去,你想,我只在苏州劫掠一日,竟申饬于我,还罚我半年俸禄,那什么不能忍来着?我这才气不过,决意反清。”
吴争看着这个莽汉,这种人没有任何家国民族的概念,谁能待他好,他就忠于谁,不,甚至他自己都不明白什么叫忠诚。
可这天下,大部分人,就是象他这样的。
你能铲除一个,却铲除不了所有人。
其实麾下军队中的士兵,大都也是这种人,如果真懂得家国民族,谁来投军啊?
都捧着书苦读,期望在新朝重开科试时夺魁呢。
吴争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时代,那就只能适应这个时代。
“你好歹也做过苏松都督,怎么就……哎,没点官样呢?”吴争无奈地叹息道。
吴胜兆倒有些羞赧起来,讪讪道:“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从把总升到了苏松都督,这不,隆武朝还应了我定吴伯、平江大将军的官爵。官升得太快,说实话,我还真没适应过来。”
吴争无语,不想和他再费话,于是指着远处城门道:“那么,现在是你回城主动率军出城献城呢,还是本官率军自己去取?”
吴胜兆连声应道:“我去,我去就是了。”
“那还磨蹭什么?”
“临安伯,呼打个商量,这绍兴府的价码是不是……再往上升升?”
吴争厉声道:“这是讨价还价的事吗?你真以为本官不敢挥师攻城?”
“别,别呀,你看你,年纪青青这么大气性,这不是商谈来着嘛?”
吴争是真郁闷了,没好气地道:“行,我给你一个机会。你手下那八千人敢打仗吗?”
“敢!”吴胜兆一口痛快地应下。
吴争愣了,带着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