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得让边上莫执念不得不干咳一声,“咳……!”
咳归咳,但莫执念终究不敢出声。
但吴争显然是恼了,他转身,看着莫执念,似笑非笑道:“莫老出城迎我,入城之后又是宫里宫外地忙活……想必是累了!”
“臣不累!”莫执念一本正经地道,“能为陛下和殿下效力,臣就是累死也如食甘饴啊!”
吴争脸色渐渐阴冷下来,“不!莫老一定是累了!”
“臣不……累!”
“你必须累了!”
莫执念愣视着吴争,上前一步,轻声道,“殿下……这怕是有悖于你我之间的共识吧?”
吴争冷冷道:“我兄妹二人,多日未见,聊几句家常、体己……难道莫老也不怕光线太亮?”
莫执念不明白光线太亮与此时情景何干,但也猜得出吴争的意思,可如果说他不担心自己离开后,皇帝和吴王私下议些他承受不起的事儿,那肯定是假的。
“李磐玉已经归建,孤带来的人不多!”吴争悠悠道,“怎么……莫老还担心孤将皇帝带出城去,令你挟天子令诸侯的计划落空吗?”
莫执念确实在担心,因为他打心里忌惮吴争,认为吴争无所不能。
可担心归担心,话说到了这份上,如果再坚持,就是一拍两散。
莫执念不敢……准确地说,舍不得这来之不易的让步。
“那……臣去殿外侯着……殿下以为如何?”
吴争抖了下袖摆,“随你!”
莫执念行礼,大呼“老臣告退”退出殿门。
……。
这下,安静了。
可君臣二人,依旧大眼瞪小眼,没人主动开口。
不是没话说,而是不知从哪说起。
最终,还是吴争打破了沉默,“……陛下清减了许多!”
话说得并不婉转,显得有些……不,是相当得生硬。
可就是这一句相当生硬的寒喧,让朱辰妤情不自禁地有了泣声。
“今日……哥哥满意了?!”
“满意什么?”
“他是你的人……如今整个京城皆入他的控制之中,等于是落入你的掌控之中!”朱辰妤不无幽怨地恨声道。
这声“哥哥”,让吴争心绪涌动,往日的点滴,慢慢浮现脑海。
吴争苦笑着摇摇头,“他若是我的人,岂会至今冒襄、马士英还未入宫进见?他若是我的人,为何敢亦步亦趋……非要我开口,才离开此地?”
这话让朱辰妤大吃一惊,“他……竟不是你的人?”
吴争并未听出话外之音,也对,打从朱辰妤登基,吴争就下意识地去疏远朱辰妤,至今未有交过心、说明白……当然,就算不疏远,二人之间,又能说些什么呢?
“或许……他从来没将自己当作过是我的人吧!”吴争轻喟道,“人一旦活到象他这岁数……就很难存有忠、义二字了,最多的是世故和利益!”
“那……那他是谁的人?”
吴争咧了咧嘴,“和庞天寿一样的人……不,或许,他忠于的,只有他自己!”
“可庞天寿谋反是他镇压的啊?”朱辰妤显然是惊愕了。
看着这个看似精明,却是太过单纯的少女,吴争无奈地说道,“听过断臂求存吗……替罪羊总明白吧,杀了庞天寿,他不但脱了干系,还立下赫赫护驾救主之功……何乐而不为?”
“可打我登基……便一直尽心尽力替我办差……!”
这时吴争没好气地道:“怕是他将你卖了……你还在替他数钱呢……也难怪,这不,我也着了他的道了!”
“啊……!”原本多少有着帝王仪态的朱辰妤,突然一声尖叫,从座位上蹦将起来,直朝吴争跑来。
吴争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将手按向腰间。
可一年前那一幕,在吴争脑海中的记忆太过深刻,吴争随即松开了剑柄。
“……什么事?”
朱辰妤说话间已经跑到吴争面前,她双手拽住吴争的衣袖,焦急地道:“银子……我的银子……一千多万两银子啊!”
这副模样,让吴争有种错愕,仿佛看见了当年在杭州府织造司那个“锱铢必较”的吴小妹,不由得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天下都是你的……一千多万两值当你如此吗?”吴争没好气地斥道,“难道朱媺娖、钱肃乐等人将你架在火上烤的时候,就没告诉你小心庞天寿?”
这话让朱辰妤慢慢松开吴争的袖管,脸色严肃起来。
“不,这天下从来不是我的……是哥哥的!”
吴争瞪大了眼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怔怔地看着朱辰妤。
朱辰妤继续道,“而且,哥哥也误会了大长公主和钱公等人,没人将我架在火上烤……一切,皆是我自愿的!”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吴争狐疑起来,警惕地看着朱辰妤。
“这是个局,瞒过了所有人!”朱辰妤郑重说道。
……。
“其实钱公等人早就感觉到大将军府内部有问题,可不管他们怎么查探,皆无法捕捉到背后真正的主谋……。”
“他们有怀疑的目标,可此人位高权重,轻易动不得!”朱辰妤娓娓道来。
吴争皱眉道:“他们既然有怀疑目标……为何不向我禀报,而要设下这么个局?”
朱辰妤叹息道,“向哥哥禀报有用吗……没有证据,且他又是哥哥最倚重之臣,钱公曾数次向哥哥提及此人暗中贪脏枉法之事,可哥哥却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吴争沉默下来,钱肃乐确实隐讳地提及过几次,但自己因为信奉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而听之任之,这道理,吴争向马士英也这般说过,也一直依为驭臣之道。
吴争认为,只要是干臣,就可以放纵他们一些,否则,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最后在么是马死,要么马跑掉。
朱辰妤继续道:“钱公等人知道凭他们之力,无法扳倒此人,于是向大长公主陈情,希望大长公主能向哥哥谏言……。”
“大长公主知悉之后,拒绝了钱公他们,理由是她那时只是哥哥的阶下囚。”
第二千二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二)
“我没当她是阶下囚!”吴争辩解道,“我只是在保护她……不让那些宵小之徒借她之名作乱!”
朱辰妤没有反驳,继续道:“……卧子先生在那时出了个主意,以助大长公主复辟,来换取大长公主对扳到那人的支持……哥哥应该知道,大长公主当时在江南隐藏的势力。”
吴争点点头,虽然将朱以海等明室中人放逐陈钱山海岛,但从朱媺娖被自己带往杭州府后,江南周边各府忠于明室之人,也在向杭州府悄然聚集。
之所以没有动手,也是因那些人没有具体动作。
后来因为战事再开,吴争无法分心,也就听之任之了。
“她……同意了?”吴争冷冷问道。
“是……大长公主同意了!”朱辰妤点头道,“但大长公主提出了另一个设想,那就是让我和周思敏一同参与此事!”
“她想做什么?”
“我当时也不明白……想来周思敏是一早就知道的。”朱辰妤一边思忖一边道,“就是这样,这个局从开始时单纯的倒莫,慢慢变成了政变……因为大长公主说,不管是谁向哥哥劝谏也没用,莫执念是哥哥最倚重之人,莫家女又是王侧妃……若有一日,莫家女诞下子嗣,恐怕再无人能撼动莫执念了……!”
吴争愠怒道:“于是你们便甘心成为她的帮凶?”
朱辰妤被打断,她轻声叹息道,“原本我也怀疑大长公主的目的,可最后事实证明……大长公主真是在为哥哥谋大局!”
“大局?为我?”吴争轻哂道,“将整个江南当作她的棋盘,上万死去的人成为她的棋子……甚至包括朱以海和郑森?”
“哥哥请容我慢慢讲来。”
“好……你讲就是。”吴争负起手来,微微昂首道。
“大长公主当时说,要扳倒莫家,必须有真凭实据,要得到真凭实据,就得诱莫执念主动出手……可当时哥哥的权势鼎盛,除了皇帝便再无可以诱莫执念显露原形的人了。”
“你们这也信……咳……你继续说!”吴争干咳一声。
“我没信!”朱辰妤严肃地道,“直到大长公主差周思敏来找我……谈了一夜之后,我信了!”
“周思敏对你说了什么?”
“大长公主认为,哥哥之所以一直没有继续往上走出一步,原因在于无法得到当下世家、士族、豪门乃至天下不少文人学子的支持,而这对于哥哥而言,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天下利益就这么多,给了别人,就给不了他们……甚至哥哥需要从他们原有的既得利益中抢夺一份出来,这就更无法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了。”
吴争沉默着,可心里认同朱媺娖的说法,这是他所忌惮的真正原因。
改革也好,革命也罢,一个新的势力崛起,必定是打压既得势力,然后扶持原有受压迫势力,从而取得受压迫势力有支持,这无可非议。
但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人、地、财乃至话语权,皆在既得势力手中,仅凭吴争一人或者追随吴争的少部分幕僚,实力远不及那些群体。
当然,有一个办法可以立竿见影——杀人!
只要挥刀斩向每个异己者,天下瞬间太平。
但谁都知道,那只是一种短暂的“太平”,如果镇压和屠杀真有用,那么朝代就不会更迭,千百年来,皆如此!
吴争从来没有这种想法,因为他太知道仇恨这东西了。
为取得一时的太平,埋下祸乱的种子,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或许自己活着时,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但一代、两代之后?
“她……还让周思敏对你说了什么?”
“大长公主说,她的复辟,定会有无数忠于明室之人追随……一旦形成一定的实力,被哥哥一直压制的莫执念,或许就会心生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