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执念在向前大步走,他这方的所有官员,只是木然地看着他,没有一人阻拦,因为这个时候,恐怕是头猪都明白,胜负已定,再顽抗怕只能换成更酷烈的惩罚。
莫执念走到吴争圈子外围时,也没有人阻拦。
因为没有人认为,凭一个七十多岁、行将就木、手无寸铁的老头,还有机会刺杀陛下和吴王。
人群渐渐让出一条二尺许的通道。
吴争的目光,终于可以看到圈子外的情况了。
“陛下……议政王殿下……臣有罪……臣知错了!”
莫执念正冠、屈膝、拜伏,五体投地。
如果没有满殿的尸体和鲜血,会让人有一种大朝会正在进行的错觉。
吴争沉默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为难。
身边朱辰妤提醒道,“……他,可是王侧妃的亲祖父……!”
第二千二百四十一章 大朝会(十四)
ps:感谢书友“翰林天子”投的月票。
是啊,朱辰妤提醒得对,何况王侧妃此时还有身孕。
至亲被杀,却要为仇人生儿育女,就算吴争可以不在意,可侧妃和即将出生的孩子,又将如何面对天下芸芸众口,又将如何在天下人口诛笔伐下自处?
吴争心里确实很为难,怎样做,才是最合适的呢?
这问题,其实不是新问题,这问题一直存在,事实上,吴争也百思不得其解。
一边是宽仁,另一边却是正气。
作何抉择?
……。
“臣绍兴侯沈致远救驾而迟……请陛下恕罪!”
一身鲜血的沈致远出现在奉天殿门口,禁军没有阻拦,宋安没有阻拦。
沈致远报名而入,至朱辰妤面前,单膝行跪礼,“陛下受惊了……请陛下放心,此时承天门外叛军,皆已肃清……。”
“绍兴侯辛苦了!”朱辰妤面无表情地道,“我已当众禅位于吴王……他才是今日之后,建兴朝的天子!”
沈致远一愣,看向吴争。
吴争摸了摸鼻子,慢慢点了下头。
沈致远抿嘴起身,冲朱辰妤道,“如此……便好!”
然后,又无奈重新向吴争见礼,“臣绍兴侯沈致远救驾而迟……请陛下恕罪……!”
“少来这套!”吴争嗔怪道,“快说说皇城外情况……侧妃无恙吧?”
沈致远道:“侧妃安好……!”
吴争心里石头终于放下,他长出了一口气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可话刚出口,就看见沈致远欲言又止。
吴争心里一跳,沉声道:“还有……什么事?”
沈致远抬头看了一眼吴争,犹豫道:“鱼市街长林卫……全数战殒!”
吴争脸色一阵抽搐,急问道:“刘元……那刘元还活着吧?”
沈致远沉默不答。
吴争明白了,他胸口急剧地起伏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沈致远轻声道:“刘元遭数倍之敌袭击,为护侧妃向鸡笼山方向躲避,他率部留在了长林卫分署衙门诱敌断后……待我赶到杀入衙门时,他……已经不行了!”
说到这,沈致远看着吴争道:“刘元弥留之际,托我向陛下转告一句话。”
“讲。”
“……元及麾下三百六十七人,能为殿下效死……无悔,亦无憾!”
边上的官员在轻叹,当然,就算他们是吴争这方的,可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刘元,一声轻叹已是抬举。
只有象夏完淳、马士英、宋安等人,才知道刘元在吴王心中的份量。
应天府先后三次政变,刘元皆主动参与其中,第一次更是替吴争断后,死了一百多弟兄。
而杭州府事变时,刘元更是率全员往杭州府勤王。
这样的人,已经不只是忠诚的部下,而是交心过命的,兄弟!
许久,吴争声音了落,呐呐问道:“……就没有一个……活着的吗?”
沈致远明白吴争的意思,只要有一个活的,那就可以重建,只有重建,才可以令死去的人,不被遗忘!
沈致远缓缓摇头,低头不作声。
吴争能想象,数倍于敌的突袭,长林卫本就不是作战部队,全员尽没是常情。
可,可他们不是死在抵御外寇的战场上,享受不了国战的荣耀。
为什么?!
吴争慢慢背转身去,双手负于背后,所有人以为吴争是在思忖、考量接下去该如何处置莫执念和还活着的叛臣,无人看到此时吴争双眼中,有热泪滚落……不,与吴争仅一步之遥的朱辰妤,看到了吴争滚落的泪水,这让她心中无端的一阵抽搐。
冒襄上前,轻声道:“陛下……!”
“孤尚未登基!”吴争沉声道。
冒襄赶紧改口,“王爷……臣以为当赐刘元及所部死后哀荣……若王爷允准,臣即刻令礼部追谥……!”
吴争慢慢转身,“不必了……他们不是为这个朝廷而死……孤不能曲解了他们的心意……况且,军功岂可易于?”
冒襄低头道:“王爷英明!”
吴争看向宋安,“查……查他们的家人,以每家五百两抚恤……有未成年子嗣,送去江南学院……一切耗费,皆由孤自己承担!”
“是。”
吴争慢慢上前,低头看着趴俯着的莫执念,突然,笑了。
“莫相。”
“罪臣在!”
“抬起头来。”
“遵旨!”
吴争笑意更浓,对冒襄道:“今日大朝会……就到此吧,延至明日!”
冒襄应道,“臣谨遵殿下令谕……不过,敢问殿下……这些官员……?”
吴争淡漠地扫了一眼,“刑部、御史台,还有京兆府合办此案……依律处置即可!”
依律?
听过谋反、弑君之罪还有活命的吗?
殿内一阵悲呼声响起。
但冒襄是松了口气,他最怕这时吴争负气说一声——诛三族。
“莫相是否奇怪,今日禁军会毫无预兆地不听你的号令?”吴争冲莫执念笑问道。
莫执念确实想知道,他抬头看着吴争。
吴争悠悠道:“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当年禁军因惧怕逊帝事后清算,参与政变,大长公主继位之后,孤没有追究他们,大长公主也未清算他们……莫相现在可明白了吗?”
莫执念闻听骇然,他已经猜到黄家兄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可他始终猜不到,吴争何时出手在禁军中埋下了人手,因为这些年中,吴争根本没有机会往禁军中安插人手,如果有,自己做为吴争最得力的人,肯定能察觉一二,而等自己入京之后,吴争就根本没有安插人手的机会了。
也就是说,早在三、四年前,吴争借皇权更迭之际,就已经开始在禁军中布局了。
而当时禁军正处于人心惶惶,吴争收买、延揽根本不必花太大力气,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效忠,最关键的是,没有人会留意到,在三天后就被蒙上逼死朱慈烺嫌疑,就离京回杭州府的吴争,能在短短三日间,在禁军中埋下这么多的暗子,这份心机、城府,让莫执念突然意识到,自己就是世间最大的傻子,而自己心中一直所以为的吴争,根本不真实,或者说,那只是吴争的一个表象。
或者说,是吴争故意让人看的表象!
第二千二百四十二章 大朝会结束
莫执念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此时最急须为莫家挣条活路。
吴争微微弯腰,凑近莫执念,笑道:“莫相今日累了……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这样,今日孤允莫相回去,好生将养……听候处置吧!”
莫执念身子颤抖得厉害,他太了解吴争的性格了,这个时候,吴争要是怒喝,或者抬脚踹他两脚,或许自己还能活命,可象现在这样,越客气,那就再无生路了。
可莫执念知道,这个时候,他求饶根本不起作用,而身边冒襄等人,绝无可能为自己说项求情。
莫执念重重地磕了个头,“谢王爷恩典……罪臣这就回去,听候王爷处置!”
……。
看着莫执念踉踉跄跄,象是随时会趴下的背影,吴争心里没有一丝怜悯。
争权夺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做人,总得有一丝底线,而鱼市街那边,是莫执念的亲孙女,既然刘元及部下会被全部杀死,那么,如果莫亦清没有离开,结局可以想象。
为上者的命令,做不到事无巨细,特别是在这个通信并不发达的时代。
也就是说,莫执念派出人时,已经下了不成功则成仁的决绝命令。
所以,怜悯二字,在吴争心中,之前或许有过,可现在,一定是没了。
刘元的死,抹去了吴争心中对莫执念最后一丝,尊重。
马士英强捺着心中的兴奋,凑上前来。
他想要的,在今日,全都得到了,甚至超过了他的想象。
马士英没有理由不兴奋。
他渴望表达,“王爷……此等不自量力、罪不容赦的老贼,何不杀了……一了百了?”
吴争没有理会马士英,而是慢慢转身,朝朱辰妤走去。
“想来你应该清楚了,我确实在禁军里安插了不少人手……但时间,不是在你入京之后。”吴争平静地道,“我无意防范你。”
朱辰妤脸色已经回复平常,因为她心中的结,解开了。
她的哥哥,并非在监视、防范甚至控制她,禁军的人手早在三四年前就安插了的,跟她登基无关,况且,在自己登基之后,吴争也没有确实那个时间和机会,将手伸进宫内。
朱辰妤微笑着向吴争点了点头。
吴争转向冒襄,“……能不杀人,还是不杀为好……许多时候,让他们活着,比杀了他们更解恨……但,有些人还是得杀的……不杀他们,不太平……除恶务尽!”
冒襄躬身道:“臣明白,臣谨记!”
吴争再转向马士英,马士英盼了很久了。
吴争微笑道:“老马,你要升官了。”
马士英闻听,老脸上乐开了花,忙谢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