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已经开始溃退的明军弓箭手开始转身反击,已经跑出去数十步的明军将士开始返回,张国维等人从最初的惊讶中醒悟过来,就连朱以海都站住了脚。
一轮波澜壮阔的反击,就在农夫们的“泥炸弹”引领下,暴发了。
北人,特别是鞑子,他们从未踩过水田,哪知道“泥炸弹”的厉害,“呯”地一声被击中,然后炸开,溅得满脸都是,糊了眼睛,于是跳着脚用手去抹,这一抹更看不见了。
然后明军弓箭手几乎是射活靶般地瞄着鞑子射。
连悄悄返回地朱以海,都学着那些农夫地样,从田里拔出秧苗,拎着往鞑子方向砸。
虽然好几次,重心不稳,把自己摔倒在水田里,弄得跟泥猴似的,但他还是不亦乐乎。
他一边砸,一边嘴里还喊着,“杀光建虏,复我大明!”
于是漫天呼喊声此起彼落,“杀光建虏,复我大明!”
一柱香的功夫,至少有六百以上的鞑子就这么被射杀在烂水田里。
博洛不得不下令,将军队重新撤回官道。
……。
驿亭城中,张煌言、廖仲平守得是万分辛苦。
在多铎的严厉督战下,清军疯了似的拼命进攻。
城墙边,双方士兵的尸体堆得几乎与城墙同高,以至于清军只要爬上尸体堆,就能从水平方向向城墙冲击。
尸体堆下面的血水汇聚成了小溪,潺潺地流淌着。
这种拼伤亡的消耗战,确实考验双方军队的战斗意志。
而当听闻朝中重臣和鲁王前来驿亭助战,被鞑子骑兵在城外阻击时,令张煌言、廖仲平进退失据。
救还是不救?
救,驿亭防御本就已经免为其难,如果抽调一支军队出城,那么很可能被击破。
不救,那可是整个朝廷的重臣啊,其中还有一个大明藩王。
这个抉择,同样考验着张煌言、廖仲平。
数次相碰之后,他们出乎意料地不约而同——专注于面前的苦战。
谁也没有再提起,谁也没有询问。
因为他们都知道,驿亭一失,那么绍兴府就再无可守之险。
就算救得了城外那支明军,无非是多苟延了几日。
与其如此,不如在城墙上与敌死磕到底,打不死它,也要拼残了它。
好在,接下来的消息城外明军竟挡住了敌骑兵的突击,这让张煌言、廖仲平相视会心一笑、如释重负。
张煌言趁机令将士传言,援军已到城外,不时即至。
于是,明军士气大振,再一次将清军赶下城墙,这已经是当日打退清军第五次进攻了。
……。
相对于驿亭,丰惠的明军兵力更少。
除了绍兴府一卫三千人,就是陈胜所部了,加起来也不到六千人。
这里面还包括被陈胜派出去迂回袭扰敌军的一支偏师骑兵。
但丰惠打得没驿亭那么辛苦,不是鞑子进攻不猛烈,而是明军战备非常完善。
丰惠,从古至今一直是上虞县治,直到鞑子入关,鲁王绍兴监国,这才将上虞治所从丰惠迁至始宁镇。
所以,丰惠一直有着上虞最坚固的城池,虽然不大,但一切完备。
一万清军,虽然兵力两倍于明军,但在这种明军严密的防守中,他们一时讨不了好。
不仅如此,在陈胜等人的统领下,清军的伤亡一直比明军高一倍。
第二百四十二章 吴老伯果然是忠义之人
朱媺娖到时,明军正好击退了清军又一次进攻。
没有多与陈胜寒喧,朱媺娖立时投入到安抚、慰问将士的事务中去,特别是对受伤的士兵,朱媺娖更是降尊纡贵、嘘寒问暖。
这女子有着天生的政治头脑,懂得如何去收拢人心、激烈士气。
而此时,朱媺娖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时僵住了。
周思敏和吴小妹正低头为受伤士兵打理,沾着一手的血迹。
可能受到目光的注视,亦或者是女子天生有第六感,二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直起身来。
三人默默地对视着,许久,周思敏迟疑了一会上前,向朱媺娖行礼道:“见过公主殿下。”
吴小妹跟着欠身行礼。
朱媺娖打量了一下已经略显身子的周思敏,目光一缩,嗔怪道:“都已经有了身孕,为何不在家歇息?”
然后不等周思敏答话,转向吴小妹道:“你等二人能为将士尽心尽力,本宫代表朝廷会好生犒赏你们。”
不想吴小妹不卑不亢地说道:“小女子不才,没有那么悲天悯人的胸怀……。”
说到这,吴小妹指着那些伤兵道:“他们都是绍兴子弟,也是我哥麾下士兵,我来帮忙,只为我哥,不需公主殿下犒赏。”
朱媺娖被吴小妹软钉子一顶,才发现自己的语气太过高人一等,可她的心性也容不得当众向人低头,于是不再理会吴小妹,转向周思敏道:“城中伤兵多吗?”
随行的陈胜,知趣地向周边将士挥挥手,然后向朱媺娖行礼退去。
朱媺娖没有阻止陈胜。
周思敏答道:“战况激烈,城中伤兵不下千人,百姓家中妇人都自告奋勇地来照顾受伤将士,只是伤药依旧不足。”
朱媺娖点点头道:“本宫来时,已经将绍兴府所有药铺的伤药收拢,一半带去驿亭,一半带来此地,你去让陈将军交接一下。”
周思敏知道这是在支开自己,于是应了一声,向吴小妹施了个眼色,转身去了。
朱媺娖平静地看着吴小妹,她奇怪自己为何对这小姑娘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总觉得象……有一种亲近。
此时吴小妹却不是这么想,她拿目光瞪着朱媺娖,就象在看自己的敌人。
朱媺娖虽说年龄不大,可经历却多,她已经体悟到吴小妹对自己的敌意来自何方。
自己当日乔装男子入吴庄,吴小妹就嘘寒问暖、照顾周到,时不时找个借口来见自己。
那时,朱媺娖就已经猜到了些什么。
所以,朱媺娖并不怪吴小妹如此无礼地瞪着自己。
“吴姑娘,我可没有得罪你吧,为何要这样瞪着我?”
被朱媺娖这么一问,吴小妹也感觉到自己的失态,脸一红答道:“公主误会了,小女子哪敢对殿下不敬。”
朱媺娖微笑道:“你我交情匪淡,我曾经在吴庄时,你不也叫我一声周公子吗?为何现在就变得如此生疏了?”
吴小妹答道:“可你却不是周公子,你是长平公主。”
朱媺娖闻言喟叹道:“可叹为何生在帝王家!吴姑娘,令兄率军北伐,难道就没有派来人将你和吴老伯接去杭州府,远离这凶险之地吗?”
吴小妹答道:“哥哥派了两拨人来,可爹爹死活不肯离开吴庄,他说吴家祠堂在此,他生要做大明人,死亦是大明鬼。”
朱媺娖颌首赞道:“吴老伯果然是忠义之人!”
吴小妹突然语气变冷道:“你就是这么对每个为朱家流血拼命的人说这样的话,然后换得他们为朱家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吗?”
说完,吴小妹连礼都没行,扭身离开了。
朱媺娖轻启檀口,神色迷茫地看着吴小妹的背影,愣愣出神。
身边郑叔道:“这小女子着实不懂礼数,老奴去斥责她,令她来向殿下赔礼。”
朱媺娖摇摇头道:“不必了,细想起来,她的话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也不是全然有理,朱家不是一家一姓,而是天下,大明天下!至少在建虏眼中如此。”
郑叔连连点头道:“殿下说得是,这天下本就是朱家的。”
“你误会了,本宫说得是,如今朱家是天下明人的一杆旗,反抗满清的一杆旗。”
郑叔愕然。
朱媺娖自嘲地笑笑,“是不是觉得本宫说这话不适合?是不是觉得这话耳熟?”
郑叔更愕。
“本宫原本也以为他是谬论,可一直行来,特别是就任监国之后,本宫才体悟到,朱家愧欠大明百姓多矣,如果真有一日……朱家失尽天下民心,也可……泰然处之。”
从这一日起,丰惠城中有三个身份特殊的女子,对将士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她们就象是较着劲不般地比赛着。
而不明内情的将士,心中的感动是无以言表,这股之感动化为战意,可谓无坚不摧。
整整三日,城外清军愣是没有占到一分便宜。
丰惠城,一直牢牢地掌握在明军手里,寸土不失。
……。
父亲、妹妹和周思敏不肯离开吴庄的消息,让刚至常州城外的吴争非常担心。
他再次派出信使,勒令陈胜在万不得已之时,强挟父亲等人避往平岗山寨。
吴争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如果不马上攻下常州,那么就无谓威胁应天府,也就不可能达到迫使南边鞑子停止进攻绍兴府了。
围魏救赵之计一旦失败,那么绍兴府失守、亲人沦陷敌区,这个损失就太大了。
修整一晚上之后,吴争悍然下令,进攻常州城。
这个时候,吴争手中的兵力不过六千多人,这还是算上了前来会合的宋安所部。
以六千多人进攻一个防守严密的常州城,这想想都知道很难。
尤其是洪承畴在两次失败之后,除了车之外,更多地是谨慎。
洪承畴知道已经不可能将两次大败的消息隐瞒下去,于是一面抽调镇江八千守军来援常州,一面向京城告急,请求增援。
但有一点很清楚,此时的应天府以东、常州以北、长江以南,确实没有成建制的清军了。
所有的可抽调兵力,都被洪承畴集中在了常州。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强攻常州城
这不是洪承畴糊涂,把所有兵力押注在常州城,而是洪承畴懂得人心。
如果这次常州城失守,那么应天府就成了众矢之的,江南各地的义军就会北上,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到时吴争如果得到义军的支持,那么应天府就真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