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明-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西战局的逆转,归因于郑芝龙、何腾蛟的私心自用,它不仅直接导致了隆武朝廷的覆亡,而且对后来南明局势的发展影响极大。

    而此时,清军占领浙东、东南全境,两路突入福建,隆武朝已经危如累卵。

    说它已经穷途末路,一点都不过份。

    吴争之所以当初没有去投福建,而选择绍兴府,主要原因就是在此,隆武朝郑芝龙一家独大,是绝对不允许吴争崛起的。

    而吴争从无到有,就只能仰郑芝龙鼻息过活,与其当一军阀权臣的走狗,还不如在绍兴府自在。

    至少,绍兴府有象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这样正义之人把持朝政。

    事实也证明,吴争的选择是正确的。

    绍兴府与清廷的第一轮停战谈判,经过了三天艰难的进程,不欢而散,双方的诉求相关太多了。

    清廷要求明军撤出应天府,双方的边界固定以常州、江阴一线,同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为十年。

    而吴争则不仅不想撤出应天府,还要清军撤出镇江府,双方以长江为界,互不侵犯条约可以签订,但时间需要缩短为三年。

    双方的差距太大了,基本不能媾和。

    有道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就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双方再次暴发战争,不过这次的战争,双方都有节制,没有在长江一线暴发,而是将主要战场转移至绍兴府,也就是平岗山。

    清廷认为,短期之内决战已经是不可能了,朝廷无法调动十万以上的军队压迫长江一线,加上没有强大的水师做为先锋,突破长江非常困难,与其将重要的兵力浪费在长江天险,不如调去福建,先把隆武朝灭了,再回过头来,灭绍兴府。

    而这个中心思想,还是在镇江的洪承畴千里外上书清廷所致,不得不说,洪承畴确实被吴争三次打怕了,他甚至想此生都不要再与吴争交手。

    清廷之所以采纳了洪承畴的意见,一是清廷确实已经力有不逮,一时间调不出更多的军队,另外清廷确实也看重洪承畴,最后,洪承畴在清廷中的影响力也很大。从所周知,在降清的明臣之中,洪承畴的官位最高,这些降臣不约而同地团结在洪承畴身边,这叫抱团取暖。

    所以,当多尔衮下令,边打边谈之后,其实长江沿线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攻防了,最多是两岸岸炮象征性地对射几轮,显示一下威慑力罢了。

    真正的战场,就在平岗山。

    这十来天中,多铎从台州、温州调来一万六千援军,此时他的手里已经有了四万大军。

    而平岗山寨,却只有一万二千余军队,当然,还有近万百姓,其中壮丁数量在三、四千人左右。

    兵力上明军自然是劣势,但平岗山寨的地势,绝非靠人数能取胜的。

    多铎在这些日子也做了不少功课,他派出数十股斥候从周边邻接上山,欲图自上而下,攻入山寨。

    可问题是平岗山并不是一座独立的山头,它已经属于四明山系,连绵不绝的山脉,根本不可能让清军找到可以偷袭突破的蹊径,不仅如此,派出的数十股斥候,因迷路而找不到回来之路而失踪的不少。

    多铎无奈之下,打消了取捷径的想法,于是排兵布阵,决定正面突破。

    他将四万大军分成三部分,左右两翼各一万人从甬道两侧爬山而上,一万人正面突破,留下一万多人组成预备队,应对不测。

    五月初四这一天,战斗猝然暴发。

    人多毕竟力量大嘛,虽说甬道狭小,不足以让一万正面进攻的清军一涌而上,但甬道两侧的山体却是可以容纳大军登山的。

    明军也不得不将重兵力部署在两侧山体上,因为一旦被清军登上山顶,那就会将整个山寨暴露在敌人的俯视之下,那将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而山体的防守,虽然明军有自上而下的地形优势,但困难也是不少的。

    先不说密集的树木,对滚石、擂木造成了障碍,连箭矢都不可以畅所无忌的通过,这同样也给了敌人遮挡的可能。

    多铎所部署的正面进攻倒成了佯攻,主战场转移到了两则会山体。

    首战,明军吃了大亏,敌人从山下涌上,明军手中的军械几乎对其造成不了太大的伤害。

    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全军从阵地现身,向下冲锋,才将第一波敌人赶回山下林中吃土。

    由此,半天时间,明军付出了千人的伤亡。

    短暂的休息时,在得知敌人准备从两侧山体进攻之后,陈胜等人聚在一起紧急商议。

    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派人力把树木锯倒就是,可问题是敌人不可能给自己这么多时间。

 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战谈判开启

    这时沈致远提出了一个可行之策,那就是以火药炸毁山顶阵地下的树木障碍,至少炸出一片开阔地来,可以让明军在这一片开阔地对敌人进行阻杀。

    虽然这是个笨办法,需要耗费太多的火药,但死马当作活马医,陈胜等人一致同意了这个方案。

    可所有人都不知道,沈致远的这个方案,改变了接上去的整个战局。

    沈致远是个自认为是“儒将”的武将,他熟读过兵书,脑子也很机灵。

    往往想出来的方法,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意外。

    以火药去炸阵地前的树,可不是那么简单。

    这个时代的火药,威力也不如后世的炸药。

    炸人还行,可问题是炸树有种憋足了劲打一团空气的无力感。

    如果漫山遍野地埋设火药引爆,那得多少火药啊,肯定是不行的。

    这时沈致远又出了个主意。

    让士兵在山顶每一块巨大岩石下埋设火药,这样只要点燃引爆,岩石就会被炸反,从而向下滚动,沿路所遇树木就会被撞断,只要炸动数十个岩石,就可以在阵地前清理一片空地来,至少让敌人失去了遮挡明军箭矢的天然屏障。

    至于没有清理干净的树木,可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一次次清除。

    这个时候,清军的第二波进攻开始了。

    两侧山体,数千清军士兵弯着腰爬山,从上看下,如同一只只黑乎乎的蚂蚁。

    明军士兵按沈致远的方案,在山顶选择了一些悬空、或者埋在土里不多的巨岩,然后粗糙地在石连挖坑,埋设炸药。

    当一柱香后,清军出现在半山腰的时候,明军山顶阵地前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

    虽然有近半的巨岩在爆炸之后纹丝不动,可至少有一半的巨石,被爆炸的力量推动起来,向下翻滚而去。

    由慢至快,到最后便是“轰隆隆”“呜呜”地呼啸着往下滚去。

    所遇之障碍,不用说是树了,就算是同样的巨石,也被撞击得粉碎,然后就是一起往下冲撞,这种声势,可谓山崩之势。

    可怜数千清军此时是进退不得,眼睁睁地看着灭顶之灾降落在自己头上,然后在自然灾难面前,成了一坨肉泥,甚至连肉泥都称不上。

    而这不是全部,被巨石所带动的沿路断木石块,到最后已经成了真正的山崩,整个半山腰以下已经被浓浓的烟尘笼罩。

    如暴雨般倾盆而下的土木石块,倾泄至山下,甚至连备战的清军一部分都被吞没。

    这种惨烈的景象甚至连沈致远都看得目瞪口呆,他原本只是想清除阵地前树木的,可不想引发了一场猛烈的天灾。

    所有明军将士都目瞪口呆,而后齐声欢呼起来,“天佑大明!”

    多铎退了,就算他不甘心,但天意如此,他只能撤退,一天时间,他损失了数千人,再打下去,就不是错误,而是罪过了。

    他率军退至老槐村,原本明军建造的要隘驻守,随后向清廷上书请示。

    平岗山一役,雷声大雨点小,一天时间,仓促开始,又仓促结束。

    但结果,让清军吃了个大闷亏。

    得到多铎上疏的多尔衮,不得不下令重启谈判。

    因为,多铎这支军队有大半是抽调进攻福建的孔、耿、尚三王兵力,如果真要大量折损在绍兴府,那么进攻福建的战略就会受阻。

    左右权衡之下,清廷决定做出一些让步,尽快促使与绍兴府停战谈判的达成。

    五月初十,绍兴府与清廷的第二轮谈判开启。

    以战促和,这次明军的声调显然高了很多。

    经过三日谈判,清廷做出让步,以实际控制区域为界,就地停战,并将停战时间降至三年。

    吴争与王之仁商议之后,认为可以接受。

    双方决定在五日之后,也就是五月十八之一天,在应天府签署停战条约。

    应天府为签约选址,是吴争特意强调的。

    绍兴府做为一个非法定朝廷势力,在天下人眼中,最多只是一方诸侯,而非王朝,那么由敌人来认定绍兴府朝廷的合法性,反而更能说服天下人,从而达到吴争以南都号令天下的目的。

    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军事和外交的胜利。

    以区区绍兴府一府之地,牢牢把握住清军兵力的空隙,毅然北伐,直至光复南都。

    以区区数万兵力,连克松江、苏州、常州至应天府数府,不可谓不是奇迹。

    停战的消息传出,五月十八这一天,应天府万人空巷。

    数以万计的百姓涌到了洪武门前,要亲眼目睹这一盛况。

    代表绍兴府与清廷签约的是王之仁。

    而清廷派来签约的却是洪承畴。

    这不可谓不戏谑,不可谓不讽刺。

    原大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如今竟代表清廷,来应天府这个大明南都,替清廷签署与绍兴府的停战协议。

    这太富有恶趣味了。

    洪武门前,早就搭起了一丈多高的木台。

    这是吴争的主意,不仅仅是他想看看千古大汉奸的面目,想来全应天府的百姓也想一睹这个卖国贼的真面目。

    当锣鼓声起,数乘绿昵官轿在数百清兵的护送下,来到木台面前。

    当首那乘官轿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