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多铎的要求是,平岗山寨需要在半个月之内,将驻囤军队减少至八千人。
这让吴争和朝廷诸臣都想不通,猜不出多铎的用意。
其实表面上的用意不难猜,多铎要南下,又要兼顾绍兴府不被平岗山寨明军偷袭,那么对驻囤绍兴府清军的人数就非常为难了。
现在平岗山寨除去吴争带来的骑兵,还有一万三、四千人(算上朝廷转进时,带来的近万明军)。
按这个数字,多铎至少留下相应的清军,甚至要更多一些,以确保绍兴府的防御。
这与停战条约无关,其实双方都清楚,这条约随时可能因一件小事而毁弃。
关键在于,是谁先毁弃。
所以,军事压力依旧存在,多铎就不得不去考虑是否能带更多的军队南下。
逼迫明军减少驻囤平岗山军队人数,那么多铎至少可多带万人南下。
这目的显而易见,但问题来了。
如果多铎仅仅是这个目的,那么他就不可能发动半路袭击吴争护送朝廷转进。
因为一旦发动袭击,这个要求根本如同一句废话,到时都打起来了,说不定朝廷乃至吴争都落入清军的手中,这不是废话是什么?
就算吴争率部侥幸突围,是人都能想到,吴争必定报复,哪还会去守这么个承诺,况且还是清军先毁诺。
那么多铎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是什么,所有人都猜不透。
最后,吴争力主答应了多铎的要求,但再次反提出,按八千人的上限,需要撤走五、六千人,并需要重新进行对平岗山寨的防御部署,需要时间,将协议时间从半个月延长至一个月。
吴争的依据是,如果多铎有异谋,那么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明军有充足的准备,也就是说,就算暴发战争,平岗山寨在一个月内的兵力,依旧可以维持原状。
这一个月,行军就算再慢、再拖沓,朝廷也早已到达应天府。
而如果多铎半路反悔进攻,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兑现削兵的诺言。
然后诸人对平岗山寨的防御实力进行了反推,其实不需要反推,当时朝廷带来的明军没进入平岗山寨时,山寨四、五千人照样能够进行有效防御。
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后补兵员,所以签于这一点,吴争提出,以山寨百姓中的男丁来充当明军,至少可以冒充二、三千人,这样完全可以符合多铎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最后留在的明军人数,还是超出多铎要求数量,达到一万人以上。
朝廷一致同意吴争的说法,答应多铎这个要求。
……。
吴争一回到家中,就被吴小妹堵上了。
有了昨日吴争为她擦拭蚊虫所咬红肿这一亲昵的动作,二人往日的兄妹情迅速回复,清除了因吴老爹曝出身份带来二人之间的尴尬。
其实身份并不具备着破坏二人十几年兄妹情的因素,特别是这种已经需要追溯二百年的身份。
说到底,就算宣告于天下,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承认,更别说这身份能不能寻根考据了。
仅仅人一家之言,以何服众?
所以,造成二人尴尬的不是身份差距,至少不是重点。
重点是二人突然意识到了,双方不是亲兄妹。
准确的说,名为兄妹,实为主仆,哪怕吴争不愿意承认,但只要他爹承认,他就不得不承认。
所为子承父业,也有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父是臣,子便是臣。
每个开国君王登基,首先做的就是追封父亲及祖上,就是这个道理。
汉人讲究传承、正朔嘛。
就是这种不伦不类的关系,造成的尴尬,因吴争不经意地伸手一擦,而烟消云散。
吴小妹依旧是吴小妹,吴争依旧是吴争。
而今日,笑容重新出现在了吴小妹的脸上。
“哥哥,爹的病象是有好转迹象,背上的疮在慢慢缩小。”
吴争闻听大喜,急问道:“医工证实了吗?”
“正是医工证实过的,他们说,只要这样下去,辅以药物,最多半个月,病情就可以控制。”
吴争惊喜莫名,自己胡打乱撞的方法,居然真起了作用?
伸手拉着吴小妹,二人冲进屋里。
周思敏正在为吴老爹喂粥,边上站着三、四个医工。
见吴争进来,医工们齐齐躬身,“见过候爷。”
吴争挥挥手道:“免礼。家父病情如何?”
一个机灵的医工连忙夸赞道:“候爷真是神人,随口一个方法,竟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小的敬佩!”
其余几人同声附和。
吴争心中高兴,生受了这般拍马奉承,“那家父的病何时能好?”
“回候爷,病去如抽丝,老爷子病了一月有余,就肌肤癒合,至少也需相应时日,这……还急不得,望候爷静心以待。”
“那会可能有反复吗?”
“这……想来不会,小的几人已经讨论过,只要控制饮食,辅以清心败毒之药,定能让老爷子康复如初。”
“好。”吴争满意地点点头道,“那就仰仗诸位了,家父康复之日,本官定有重赏。”
转过头来,吴争道:“来人,各赏百两!”
几个医工一听,连连摇手拒绝道:“过了,过了!”
过了,指得是赏赐重了。
百两的赏赐,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大手笔了。
一个正七品大县县令,一年俸禄不过才七、八十两。
可吴争此时的心情非常好,之前决定设下金蝉脱壳之计应对多铎,吴争是冒大险的,说九死一生夸张了点,但所率骑兵折损三、四成,那几乎是肯定的,甚至更多。
而战场刀枪无眼,在这种伤亡的作战中,主帅很难得到周全的保护。
第二百九十四章 监守自盗
乱军之中,高速的奔跑,主帅承受危险度是很高的。
要说一点都不怕,不紧张,那肯定是谎话。
可现在,吴争心中的喜悦,彻底掩盖了紧张和不安。
父亲康复有望,妻子已有身孕,妹妹又有了笑容,这一切都让吴争不自觉地从心里笑出来。
亲人齐聚,后继有人。
如何心境,岂能不赏,不重赏?
在吴争的坚持下,几个医工战战兢兢地领了赏赐,千恩万谢地退去。
憋了半晌的吴老爹终于骂出声来,“败家玩意,几千两就这么被你糟蹋完了。”
骂归骂,吴争挨得心里舒坦,其实他知道,父亲心里也是高兴的,说起败家,父亲比他犹过之而无不及。
吴老爹这些年来,为始宁镇,上虞县修桥铺路,赈济贫苦,哪年不开销掉几千两?
早年吴家,那可是上虞乃至绍兴府排名前五的。
可到了吴老爹这一代,恐怕前五十都危险了。
这自然与吴老爹的仗义疏财有关,否则以吴老爹不赌不票的性子,那是不可能发生这么大财力倒退的。
所以,吴争挨吴老爹骂,仅仅是呵呵傻乐。
人嘛,无论多大,能听爹娘骂,就是一种幸福。
爹娘在时不觉得,可有一日,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幸福,只是那时……晚了。
吴老爹看着吴争傻乐,没好气地道:“这次你来,总该带着小妹和思敏离开这破山寨了吧?”
这就是吴老爹的脾气。
父子不可太过亲近,汉人自古以来就是这么传承的。
似乎父亲只有靠严厉才能达到父严子孝的目的,助儿子成才。
生怕自己的溺爱,毁了儿子,只有等到了孙子出生时,将自己一腔的慈爱都倾注在孙儿身上。
吴老爹其实想问得,不仅仅是带小妹和周思敏离开,还包括他自己。
之前吴老爹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可这不代表着他不想活,如今病情好转,他自身的体会最强烈。
可要当面问儿子什么时候带他离开,这让吴老爹搁不下脸来,所以借口吴小妹和周思敏。
吴争自然是明白父亲想说的,可吴争怎么答得出口?
他不能带父亲离开,不是不想带,而是不允许。
吴老爹病情虽然好转,但这个时候最好是静养,一旦奔波,谁能保证不加重病情起个反复?
一旦有闪失,吴争那就是百死莫赎了。
吴老爹走不了,吴小妹就不会走,让吴争只带周思敏离开,吴争做不到。
左思右想,朝廷离开后,山寨重新回到陈胜等人的掌握之中,相比之下,还是觉得山寨中更安全。
所以吴争小心翼翼地和父亲说道:“爹的身体还不适合远行,待爹康复之后,孩儿再亲自来接爹,行吗?”
吴老爹拿手指戳着吴争道:“你这没良心的,就知道诳你爹,真把你爹当成废物了?”
吴争一怔。
“你明日就要出战,当我不知道吗?”
吴争目瞪口呆,他以为父亲不知道,没想,父亲已经知道了。
吴争左右一扫。
吴老爹呛道:“找啥呢,不是小妹和思敏说的。”
吴小妹和周思敏也一脸茫然,随即转为担心,二人齐齐向前,而吴小妹更快,一把拉住吴争的手,急问道:“哥哥,爹说得可是真的,你又要出战了?”
周思敏毕竟已经有了身孕,动作没吴小妹快,见吴小妹已经开口了,只能暗暗叹了口气,退后了一步。
睿智的吴老爹默默地看着,嘴里不禁也微微叹息一声。
吴争此时被吴小妹拉着,注意力只在吴小妹脸上,回答道:“小妹,哥杀鞑子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打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你哥是堂堂靖海候,麾下猛将如云,放心吧,等哥再立下大功,说不定就能晋国公了。及冠之年,位列国公,虽不如甘罗十二岁拜相,可也不会让古人太多。”
吴争满口胡言,吹得天花乱坠,可哄骗得了吴小妹和周思敏,却忽悠不了吴老爹。
不过吴老爹毕竟是有阅历的人,知道吴争是在安慰二女,也不点破,趁着二女神色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