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致远顿时脸上乐开了花,他张着独臂扑上前。
吴争一时无备,愣是被他拱了一脸的口水。
“知音……知音啊,我就是这么想的,这才与陈胜二人定下在海边造座小城的打算,关键之处还在于,小城不必担心背后,背后是海,清军短时间不可能组建起大规模的水军,所以只要将西南一面建造起城墙,就能抵挡敌人来袭,如此可以节省四成的筑城所需。”
吴争摇摇头道:“但此城也有一个弊端。”
沈致远脸色一僵,问道:“弊端在何处?”
吴争指着海面道:“若敌人兵力少,这城确实可挡住敌人。但一旦敌人兵力在三万之上,此城没有丝毫纵深可以转圜,恐怕是处绝地。”
沈致远眉头紧锁起来,不晌才问道:“这么说,这钱扔河里了?”
吴争拍拍他的右肩笑道:“这倒未必。”
“你有对策?”
“自然。”
“快讲!”沈致远急道。
吴争转身面对着大海,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支强大的水师,那么大海就能成为我们的后院,可进可退?”
沈致远惊讶道:“你是说,组建水师?可清军在岸上,此时应该大幅扩张步军才是。”
“不!”吴争没有看沈致远,而是坚定地说道,“我要做的不仅仅是组建水师,而是海军。”
“海军?”
“能扬帆在大洋深处的舰队。”吴争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有一日,这支装载着巨炮的海军,可以沿着海岸线北上,到时清廷的根基将在炮声中颤抖、动摇。”
沈致远张口结舌起来。
好一会,吴争转过头来,想看看沈致远的惊骇神色,可却听到沈致远突兀的一句,“吴争,升副指挥使之事,不会说说这算了吧?”
吴争大怒,喝道:“滚!”
此时,朝廷官员及家眷已经登上了海船,朱以海笑容满脸地来请。
“靖海候,监国殿下有请。”
吴争还礼道:“这么点小事,派个人来传信就是,何须劳动鲁王殿下?”
朱以海呵呵一笑,然后扭捏着上前,“靖海候,本王有一事,咳……不知道如何向你开口?”
吴争奇怪问道:“鲁王有事不妨直言,吴争若有可效劳之处,定不推诿。”
第三百十四章 疏财的朱以海
见吴争如此仗义,朱以海精神一振,这才道:“不瞒靖海候,之前与清军在驿亭一战,本王率朝廷重臣率军增援,本王身先士卒……咳,是这样,你知道的,朝廷没有多少结余,驿亭当时处于清军包围之中,将士需要激励,本王就将身边的所有钱财都捐了出去,做为犒赏将士之用,如今应天府光复,朝廷要北迁,可到了应天府,本王两手空空……咳,你懂的,对吧?”
吴争听明白了,朱以海这是朝他要钱来了。
不,准确地说,是报销战争费用来了。
吴争确实有些意外,朱以海还真的散尽家财,以作犒赏将士之用?
看着紧张地看着自己的朱以海,吴争心里一叹,道:“鲁王放心,我在应天府已经为殿下置办了一处宅邸,方圆五里,断不会失了王爷的体面……至于王府的日常耗费,朝廷自然会承担。”
朱以海听了眼睛一亮,可依旧有些期盼之意。
吴争明白,“另外,我会派人从杭州府会鲁王送去纹银三万两,以供殿下开销。”
朱以海顿时笑容绽放,他伸手拍拍吴争的肩膀道:“本王就说靖海候是忠义之士嘛,果不其然,要不是那些奸倿时常在本王耳边聒噪,本王又怎么可能与靖海候在之前发生那么大误会呢……呃,如此,本王就心安了,靖海候与本王一起去见监国吧。”
朱以海是一时高兴过了头,信口开起了河,他与吴争之间,从开始时倒还真是对吴争不错,优渥有加,可等始宁镇一战,吴争开始崛起,深谙帝王之道的朱以海,就开始忌惮、防备吴争了,这与身边奸倿谗言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为君之道所致。
这前因后果,其实双方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所以,朱以海说着说着,就发觉自己口误而刹住了。
吴争道:“还请鲁王先行,吴争先交待几句,马上追上来。”
朱以海点点头,心满意足地走了。
吴争冲没真的“滚”的沈致远招招手。
“去告诉陈胜,我想将这支军队留在此城,让他着手部署防御,另外告诉了,小心戒备,以防多铎追来。”
沈致远听了有些急了,“吴争,你真要将军队留在这?先说好啊,这次我绝对不留下了,我要跟你去应天府。”
吴争皱眉道:“去应天府做什么?我都不可能长期待在那。”
沈致远不解道:“经过此战,加上护送监国、朝廷返都之功,你怎么也得是国公爵了吧,位列朝堂,就是转眼之间,你不待在应天府待哪啊?”
吴争叹道:“朝廷虽小,可枝节繁杂,我还未到平岗山寨,他们就已经替我划定了杭州、嘉兴、松江三府之地。应天府周边是朝廷直隶,而其余三府,已是兴国公治下。”
沈致远哑然,这是在瓜分大饼啊?
不过听到这,沈致远改口了,“那行,只要跟你一起,哪都行。”
吴争奇怪了,什么时候这小子这么喜欢自己了?
如影随行?
呃,不会取向有异吧?
早些时候怎么没发现呢?
吴争皱眉道:“你不是有统率大军,驰骋疆场的梦想吗?如今论功你晋升副指挥使,必定有统率大军作战的机会,为何反倒要跟着我了?”
沈致远突然表情扭捏起来,呐呐不说。
吴争突然心中一动,领悟到了。
如今吴小妹和周思敏一起登船北迁,目的地就是应天府。
沈致远这哪是想跟随自己,他先是想去应天府的,见没有可能,退而求其次,跟着吴争,至少能离应天府近些。
吴争大怒道:“原本你小子还在惦记着我妹啊?”
沈致远被吴争点破,脸色大红,急辩道:“吴争,话别说这么难听……呃,这可不是惦记吗?”
“滚!”
……。
出乎吴争意料的是,朱媺娖的舱中并无一个朝臣,甚至连朱以海也不在。
只有已经稍有恢复的郑叔站在她的身后。
郑叔当时是摔伤,可能伤及到了内腑,倒没有刀剑相加的外伤。
吴争一进去,朱媺娖就起身微微向吴争一礼道:“谢谢。”
吴争一愕,“此乃臣份内中事,不当殿下特意相谢。”
朱媺娖道:“本宫不是为了靖海候增援、护送之功相谢,是为了……你救了郑叔。”
吴争这才回过味来,顿时脸色凝固起来,“我可没说过放过他。”
朱媺娖急道:“吴争,就算是我求你了,你放过他,他用意无非是为了我好。”
吴争嗤声道:“这世上,这些所谓好人、忠奴之人,往往坏起事来比那些奸倿更可恶。”
这时郑叔快步上前,跪在吴争面前,道:“靖海候之前相救之情,老奴铭记于心,之前所做,是老奴一时妄念,确与殿下无关,今日老奴就在这,这条命是靖海候救的,靖海候想要,随时可取。”
朱媺娖紧张地看着吴争,眼睛中的企求之意,显而易见,“吴争,我求你了,别杀他。”
吴争有些不忍,看着朱媺娖的神情,还有她那条空荡荡的袖管,吴争喟然一叹道:“既然殿下有令,臣不敢不遵。”
朱媺娖闻言一喜,赶紧冲郑叔道:“还不谢过靖海候?”
郑叔福至心灵,向吴争拜道:“靖海候大人大量,老奴发誓,只要不涉及殿下,任何时候老奴绝不与靖海候为敌。”
这话听得怪别扭的,果然是个忠奴啊。
不过吴争没有理会他的意思,对朱媺娖道:“臣见此镇已具规模,如今绍兴府大部都在清军占领之下,我朝占据此镇,可与平岗山守望相助,故臣以为,将殿下近卫及臣麾下平岗山明军驻留此镇,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朱媺娖犹豫起来,绍兴府经过驿亭、丰惠两战,张国维殉国,明军也伤亡惨重,其实朱媺娖身边的近卫也仅剩廖仲平一部,将这支军队留在此地,那也就是说朱媺娖或者朝廷将处于孤掌难鸣之中。
说难听点,如今应天府在吴争、王之仁二人的掌控之下,只要这其中一人有异心,朝廷说翻就翻。
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
朱媺娖不得不犹豫,她信吴争,可朝廷不会如此无限度地信任吴争。
吴争自然明白这道理,这也是他先向朱媺娖陈请的主要原因,这要是在朝堂上当众谏言,恐怕会有无数人指责吴争居心叵测了。
朱媺娖问道:“本宫知道靖海候此举,固然于日后收复失地有益,可本宫及朝廷始进南京,身边若没有军队相护,恐怕……不妥吧?”
吴争道:“光复应天府后,臣就在应天府征召新军,并交由夏完淳等人训练,殿下若信臣,至应天府时,这支新军将成为殿下近卫军。”
朱媺娖怔怔地看着吴争,迟疑半晌,才道:“吴争,你若真想拥立建文后人,只须告诉我,我绝不恋栈此位。”
吴争愣了半晌,这事真他x的说不清楚了,越解释只会越描越黑,无奈之下叹息道:“既然殿下不同意,就当臣未说过此事。开船在即,臣还得去外面照看着,请殿下保重。”
吴争施礼告退。
朱媺娖突然问道:“本宫想将吴小妹、周思敏留在身边作个伴,靖海候意下如何?”
吴争闻听此言,如中雷霆一般。
张嘴、瞪目、回身,厉声道:“殿下这是何意?”
不怪吴争如此惊怒,在吴争看来,这是朱媺娖想挟持吴小妹、周思敏二女为人质,以达到稳固她权位的目的。
这如何不让吴争愤怒?
以吴争现在的心态,如果朱媺娖真要执意以二女为质,吴争还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