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明-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距离对于高速冲锋的骑兵,也仅仅只有一发的时间。

    当然开花弹是可以有效杀伤骑兵的,但开花弹制作相当麻烦,且成本昂贵,一发开花弹需要近二十两白银的成本。

    开花弹需要先制作一个圆形铁壳,基本上是两个半圆铁壳经手工并合,然后往里面填装火药和碎铁,夯实之后,再从铁壳上端引出引线,用来引爆。

    也就是说,在开花弹装填进炮口时,需要先行点燃。

    这引线的长度决定了爆炸的时间,这是个绝对的技术活。

    所以,十门火炮左右不了这场对清军骑兵的歼灭战。

    但这场战斗必须打,清军骑兵的存在,足以决定收复镇江城之战的成败。

    试想,在兵力不足以彻底压制镇江城的情况下,一旦这支骑兵从城中突出,足以击溃任何一个方向的围攻明军,这仗怎么打?

    吴争麾下是有五千骑兵,可吴争打心眼里,不想让这支骑兵与清骑硬撼,南方无马,折损一骑就少一骑,福州近千骑的阵亡,虽说是吴争因心中仇恨,为了引诱李成栋受殻,可依然是吴争心中的痛。

    吴争没有把握,这支组建两年的骑兵会是八旗骑兵的对手。

    所以,吴争希望借助火枪、火炮来打这一场歼灭战,可此时的火枪、火炮的威力、射程和准确度,与后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击发药、炸药的成份、原料都不同。

    吴争也有想尝试,看看初期的热兵器能不能真的遏制骑兵。

    没有把这些告诉夏完淳,是不想让夏完淳担忧,心中有忌惮、顾虑,对于一个将要孤军面对大批清军猛攻的将领来说,后果是很严重的。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阳之战(一)

    吴争也不是盲目尝试,他的作战方略是,先尝试热兵器,如果不成,那么只有狠下心,让五千骑兵进行补刀了。

    但这支清军骑兵必须歼灭,这是吴争今日铁下心要干成的事。

    让夏完淳顺路诱敌,也是吴争心中没底,希望把来犯清骑削弱一些,增加成算的原因,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时候,吴争的心是悬着的,他明白,镇江城今日如果不收复,那么未来很长时间,都没有今日这么好的机会了。

    一旦清廷调集重兵入驻,再想攻镇江城,那就是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庆泰朝底子薄弱,消耗不起。

    而镇江城由此将成为清军深入庆泰朝腹心的一根刺,日日夜夜将折磨着明人的心。

    ……。

    临阵易帅,本是兵家大忌。

    可对于多尔衮而言,他根本没有将庆泰朝视为同等的对,根本不在意。

    事实也确实如此,整个庆泰朝所有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六万,而长江沿岸,已经聚集了十万清军。

    军队与军队也不一样,清军那是从关外打到关内的老兵,而明军却是“乌合之众”。

    所以,在多尔衮看来,明军突破江防,占领仪真,那不过是偶发事件,不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

    吴三桂、李国翰也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一支二万人的明军,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只要调集清军合围,仪真的明军要么撤回、要么被全歼。

    而“临危受命”的吴三桂,知道自己是打酱油的。

    事实上,吴三桂降清的经历,并不是传说中那般为了一个女人。

    吴三桂那时也是有野心的,在李自成占领顺天府登基之后,李自成几度招降吴三桂,吴三桂也动过心。

    但当时被李自成挟为人质的,可不只是陈圆圆,还有吴家亲人,所以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那时有些偏颇了,象这样的枭雄,怎会在意一个女人呢,哪怕是再美丽的女人,也不至于让他以江山相换。

    事实上,吴三桂当时的处境非常不堪,兵力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

    这种情况下,想要两面作战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吴三桂必须要选择一方。

    可吴三桂有野心,他不甘心屈居别人这下,所以,他想了个驱虎吞狼之计,那就是利用多尔衮这只虎来吞李自成这头狼。

    可他的算盘没多尔衮精,所谓你想要人利钱,人要你本钱。

    多尔衮一面虚与委蛇,一面下令强行军,一夜之内抵达山海关。

    而这时,吴三桂还在与率军亲自前来的李自成三河县敷衍呢。

    清军一到,李自成总算是明白自己被吴三桂下套了,于是率军猛攻。

    吴三桂打不过啊,事关生死,只能向多尔衮求援。

    好嘛,多尔衮正合心意,这就有了吴三桂联合多尔衮在一片石大败李自成之战。

    打了这战,正如黄泥巴掉进裤裆时,不是屎也是屎了。

    在多尔衮的逼迫下,吴三桂只能易旗改帜,望风转舵,称崇祯帝为“故主”,反复表白自己“矢忠新朝”了。

    当然,清廷明面上也没亏待吴三桂,不久就加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但吴三桂和其他降官不同,他还拥有一支自己独立统率的军队,在降清之初,仍与南明势力保持着联系。

    应天府福王登基,吴三桂甚至还派人私下传信“不忍一矢相加遗”。

    因此,清廷对其外示优宠,内存疑忌,并未授之以事权。

    除对其严加防范之外,也只是利用他对李自成的仇恨,使其率兵攻击李自成。

    李自成主力被平定之后,清廷也就卸磨杀驴了。

    吴三桂随即被清廷从前线调回,出镇锦州。

    那时锦州需要吴三桂镇守个屁啊?

    不过就是将吴三桂部置于清军的腹心,严加看管起来罢了。

    对于清廷的这种安排,老谋深算的吴三桂自然了然于心。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提什么“复君父之仇”了,而是安下心来当清廷顺臣了。

    所以,这次多尔衮让他去江北打酱油,吴三桂知道,这是多尔衮在考验他对朝廷的忠诚,否则区区南明残余,还须李国翰“辅佐”自己?

    虽说吴三桂对清廷一样心中怨恨,可他知道,这是自己获得清廷信任的良机,只有把握住这次机会,自己才有可能脱离清廷的监控,才有机会图谋将来。

    所以,吴三桂决定使出混身解数,也要全歼仪真明军。

    一到扬州,吴三桂立即调动各路清军,向仪真合围。

    ……。

    吴争判断的没错,从镇江城南下准备收复丹阳的清军骑兵,确实是五千人左右。

    夏完淳按吴争交待,以三千人诱敌。

    可这时,吴争判断错了,清军根本没有理会夏完淳这支明军。

    仅仅派偏师一阵驱赶之后,直接南下了。

    夏完淳此时远离丹阳,虽有心向吴争传信,可知道清军骑兵行军速度极快,恐怕自己的信使到达丹阳时,吴争早已接敌了。

    于是,牙一咬,会合埋伏的军队,毅然向丹徒方向北上了。

    ……。

    吴争自然早已派斥候四出。

    清骑居然全数南下,让吴争本就悬起的心,再提上了一寸。

    可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打呗!

    但战术进行了一些修改。

    原本已经构筑工事,前出的火枪兵被迅速撤回丹阳城内。

    埋伏两翼的骑兵也相应后撤,部署于东西城门外藏匿。

    也就是说野战肯定是打不成了,那就打一场攻防战。

    但攻防战,铁定是全歼不了清军骑兵的。

    只有在城墙上顶住,然后派骑兵由两翼包抄合击,这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前提是,正面要顶得住,且给予敌骑以重创,否则,依旧回到野战的老路,需要骑兵与骑兵硬抗。

    还别说,重演之下、牛高马大的外籍火枪兵士气高涨。

    在他们看来,瘦弱、矮小的东方人,怎么可能挡得住炽热的弹丸呢?

    这些外籍兵与三千新兵被安置在城墙上,前后三行,这是吴争借鉴倭国的“三段击”火枪战术。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阳之战(二)

    这恐怕也是吴争对这个时代的火枪战术,唯一的掌握了。

    十六门火炮,自始至终,就部署在北城墙上。

    居高临下,这是增加射程的不二办法,无论是野战还是攻防战,部署在城墙都是正确的。

    万事俱备,只欠北风。

    在吴争心神不定之际,清军骑兵终究是来了。

    当清军横向黑压压的骑兵线出现在守军士兵眼中时,新兵开始紧张起来。

    他们的手在颤抖。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偷偷地瞄向吴争。

    吴争也紧张,这次前所未有地一次尝试,从而来坚定自己将三万新兵,编成三万火枪兵的决心。

    清军骑兵在离城墙三里地停止前进。

    派出一队数十人的斥候骑兵,冲向城门,然后在城门前飞速转向,同时以挽弓向城头上射箭。

    数十道箭影带着尖啸声掠过守军士兵的头顶。

    虽然没有伤着人,但对新兵心中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吴争没有动,脸色依旧平静,哪怕是装出来的。

    因为这时吴争的一举一动,那都对守军新兵是一种引导。

    沉稳,泰山崩而面不改色,是一个将军必须修练的入门涵养。

    吴争知道,这数十斥候只是清军的火力侦察。

    他们在试探城墙上的反击能力,从而决定从哪个相对薄弱的部位发起攻击。

    连续三轮骑射之后,清军斥候见城上没有一丝反应,就返回本阵了。

    吴争原本以为,敌军这下应该攻城了吧?

    可没有想到的是,远远的,为首的清军将领大手一挥。

    清军骑兵由中间慢慢向两侧散开。

    从中间居然出现八门马车装载的小炮来。

    吴争这下愣住了。

    没等吴争回过神,八门小炮开始向城头射击。

    幸好发射的是实心弹,如果是开花弹,吴争真不知道,这城墙上的新兵有多少人还有勇气安生待着。

    可就算是这样,也有许多新兵惊叫着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