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明-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遣散百姓,收拢物资,封锁城门,都是必要的。

    那么,就算整支明军全部阵亡,伤亡人数也是个定值,不会超过过江明军的总数。

    可丹徒却不一样,虽说一直是清军占据着镇江城,可镇江府各县却是在庆泰朝手里,乃至各县官员,那也是明臣。

    夏完淳占领失守没几日的丹徒,百姓自然壶浆塞道,欢迎自己的子弟兵。

    而夏完淳也没有时间去疏散民众,面对江心岛清军疯狂反扑,直接就封锁了城门,于是这场战役的残酷在于,无数城中百姓在协助明军守城的战斗中伤亡。

    没有准确的数字,只是战后,夏完淳重伤,一万建阳卫仅剩一千八百人,而丹徒城中,说家家披孝,十室六、七空,一点都不夸张,可见战斗之惨烈。

    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管是仪真,还是丹徒。

    在此时吴争的眼中,那就是两颗棋子。

    倒不是说吴争的心肠已经狠到六亲不认的境地,而是经历了死里逃生的吴争,明白在这个乱世中的生存法则,仁和善已经不适用了,唯有铁血方能生存。

    对别人狠,对自己亦狠。

    以五千骑和三千多步兵,就敢想与五千八旗骑兵硬撼,虽说最后确实是成功了,但这种做法,确实够狠。

    哪怕在崇祯朝,以数万明军要全歼清一支五千骑兵,那也是鲜有前例的。

    当时明军能歼灭一、二千清骑,那就是举朝庆贺的大捷了。

    可这还不算狠。

    狠的是,吴争在丹阳全歼清骑之后,义无反顾地率部北上,去进攻一个尚有一万多清军精锐的镇江城。

    这确实有点疯狂。

    这就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

    赌清军不敢象自己一样,孤注一掷,出城迎战。

    有句话说得好,叫光脚不怕穿鞋的。

    清军占着镇江城,且已经占据了一年多,那就是穿鞋的,他们需要防守四面,就算集中最大的兵力于一面,他们也得防备城中明人百姓趁机反抗,所以,兵力分散是肯定的。

    而吴争如同前去“打劫”,是光脚的,可以无所顾忌地集中一面、一处、一点,进行攻击,只要清军不敢出城迎战,那么就算攻城失利,只要想撤,完全撤得了。

    这就是双方的优劣态势。

    三场战役,同时进行着。

    仪真最先,丹徒其次,镇江城最后。

    可战斗结束,却是反向排列。

    镇江最早,丹徒其次,而仪真一直持续到战争嘎然而至。

    吴争一样打得很辛苦。

    三天之中,镇江城南门,被明军十六门火炮轮番施虐。

    单就城门,已经换了四次。

    最后清军开始拆除北门城门,运至南城安上。

    而城墙上,清军的火炮同样也砸毁了明军七门火炮。

    说它是砸毁,而不是炸毁,那是因为实心弹不具有爆炸力。

    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吴争发现火炮无法洞穿城门,不是城门厚到了难以毁坏的程度,而是在四次城门被明军火炮轰开之后,清军在城门之后,已经垒起了厚厚的沙袋、条石、横梁等等。

    这种坚实,哪怕后世的山炮,连着轰上一天,也未必能轰开,这个时代的火炮,都就等于是摆设了。

    这下抓耳挠腮,吴争也着实没辙了。

    应天府如今是自顾不懈,不可能向镇江增兵,事实上,就算能增,陈子龙等人也不会派兵。因为在他们心里,朝廷安然重于一切,都连派马士英、钱肃乐催促自己援兵应天府,怎么可能再派兵来援自己呢?

 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战镇江城(二)

    如果调夏完淳留在太平府的另外一万建阳卫,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事实上,吴争也清楚,不管是仪真还是丹徒,都坚持不到太平府建阳卫来援。

    骑虎难下,吴争不得不咬牙下定决心,对城墙发动强攻了。

    可吴争的心在滴血,让骑兵下马,充当步兵攻城,这……让吴争想拿头撞地。

    从三千新兵中抽调二千人充入攻城队伍。

    在离城墙一百五十步构筑火枪阵地,对压制城墙上的弓箭手。

    然后留出一千骑机动,这样就算是完成了战前准备。

    可这时,外籍火枪手不干了,他们找吴争理论,因为这场战斗的残酷,已经远远超过了吴争之前对他们的承诺——太危险了。

    吴争这时好言进行安抚,也不顶用了。

    只能再次提高报酬,商谈的结果,外籍兵总算答应仅止足于火枪阵地,如果明军失利,他们将向清军投降。

    吴争只能答应,他现在少不得这支火枪队伍的火力掩护。

    可外籍兵的闹腾,着实激起了明军士兵的愤慨,要知道,他们一年的饷粮不到这些外籍兵的十分之一。

    而最危险的先登攻城,却是自己在做。

    这种愤慨其实也是一种力量。

    攻城就是在这种仓促的情况下开始了。

    吴争终于拿出一直舍不得用的开花弹,以仅剩的九门火炮对城墙下进行了连番轰击。

    用吴争当时做战斗动员时的话说,这日子不过了,打不下镇江城,那就各自回家种田养娃、坐视山河沦陷,当亡国奴吧。因为没脸去见仪真、丹徒那三万为自己担当诱饵、阻击的将士亡魂。

    除新兵外的这五千将士,堪称吴争的嫡系了,许多人都是从梁湖、平岗山追随吴争的。

    他们默默地听着,直到吴争一声令下,成十二纵列向城墙而去。

    而前三天拼命争夺的城门,此时已经被明军放弃。

    看着明军鱼贯而去的身影,吴争眼中有泪,他明白,这个时候,生死真得就各安天命了。

    手握火器,却不得不打一场冷兵器之战,这种不甘心,让吴争无比难受。

    顷刻之间,城上守军已经开始阻击。

    不断有明军被箭矢射中而倒下,每个身影的扑倒,都让吴争心中一痛,直到痛得麻木。

    这还是有开花弹覆盖过城墙的结果,否则,伤亡会更大,这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其实不长,所花时间也不多,可这就是一步生死的距离。

    转眼间,明军已经到达城墙,开始立起云梯,士兵奋勇上梯登墙。

    可杀戮才刚刚开始,无数的滚石、滚木、火油如雨而下,士兵临死前的惨叫声铺天盖地。

    吴争用力地睁着眼睛,强迫着自己不低头。

    可眼中的泪水已经簌簌落下。

    “开炮!为什么不开炮?为什么不开枪?”吴争嘶吼着。

    其实炮声、枪声一直没有停歇,可再密集的炮火也无法彻底荡平城墙上的守军,毕竟人是活的,炮火却是死物,人总有办法活下去。

    而九门火炮,确实无法覆盖整个战场,而明军士兵的登城,也让火炮不敢继续射击。

    这个午后,无疑是吴争此生最漫长的午后,从头至尾,看着士兵一个个地伤亡,这本身就是一种煎熬。

    其实不只是吴争煎熬,清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同样无法预料到这支明军所持利器。

    原本的守城器械和兵力,在明军无休止的炮击中损毁大半,连南门城头上部署的四门火炮,也被明军击毁。

    更让他们难以承受的是,城下排枪对弓箭手的压制,清军弓箭手伤亡惨重,只是这一切,站在城下的吴争看不到罢了。

    清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战斗依旧再继续着,杀戮也在继续着。

    太阳西下,整个战场染成一片昏黄,凝固的血液呈现成暗黑,彰显得刚刚喷洒的鲜血是那么的红。

    吴争已经将最后一千骑兵,也派上去了。

    原本火枪阵地上的一千新兵也自告奋勇地上去了。

    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吴争已经组织不起这最后一轮进攻的人数。

    吴争已经麻木,就是机械地在指挥着。

    见惯了敌人的死亡,这是第一次见到自己人这么多数量,成批地死去。

    在看到城墙上一个明军士兵抱着敌人的脖子,仰面摔下城墙的时候。

    吴争终于承受不住心里的压力,崩溃了,他想大喝一声音“撤”,把军队拉回去,给骑兵留些种子。

    可嗓子干涩、嘶哑,竟发不出声来。

    而这个时候,城墙上传来一片欢呼声,明军攻下了城墙。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老天总是喜欢折腾人类,总是出其不意地来一场彻底的扭转。

    大悲大喜之下,吴争晕厥,象一块木头般栽倒地上,引来一阵身边惊呼。

    ……。

    吴争是真不知道,不是明军战力低下,更不是清军战力强悍。

    事实上,城上守军比明军还苦不堪言。

    明军开花弹和火枪对清军的杀伤太大了,清军根本没有应对这些利器的办法。

    城上清军主将固山额真叶臣几乎抽调了全城兵力,除了东西两门还留有二百兵力做做样子外,北门已经是座空门。

    当吴争聚集最后一丝力量,发起最后一次进攻时,那时在城墙上的清军,已经不足二千人。

    明军却不知道,他们每次攻上城头时,其实清军都将城墙上的清军尸体拖到城内,用来迷惑明军。

    也就是说,明军最后一次进攻时开始,胜利已经注定。

    此役,明军伤亡四千五百余人(包括新兵在内),其中阵亡者三千二百余人,一千多伤者,残疾不能重上战场者,超过半数。

    伤亡之巨,等于整支骑兵残了。

    而清军的伤亡更大,一万多守军,最后崩溃时,被固山额真叶臣从北门逃走时,带走的残部不足千人。

    也就是说,有超过一万的清军死在了南门城墙之上。

    而这些尸体在之后,被明军在城内发现,佐证了镇江守军主力确实被自己歼灭的事实。

    这个时候,将士的嘶吼声响彻全城。

 第四百六十七章 拥立

    应天府中,正在征兵。

    陈子龙的目标是三万人。

    这目标不高,对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