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急道:“我都说了,这是权宜之计……。”
吴争一抬手,阻止了马士英自辩,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方才只是开个玩笑,不必介意……只是你确实也不合适,这一嘛,与清廷议和,这本就受人瞩目,若是正人谈下协议,那还好说,若你……瓜田李下,必受人非议。”
马士英脸色有些黯然。
“这二嘛,马相声名……咳,确实不适合主使,代表朝廷与清廷和议。”
吴争直言不讳的话,让马士英非常尴尬,不过以他的玲珑心思,自然体会出吴争对他的罩护,这事真要让他谈成了,没人会说好,反而会猜疑自己与清廷有没有勾连,甚至会诋毁他是不是出卖了朝廷的利益。
所以,马士英虽然尴尬,但心里还是感激吴争的。
钱肃乐古怪地看着吴争,他心里确实有些诧异,面前这小子从来都是张扬跋扈,说他不可一世是过了,但言行放肆的评语绝不为过,何时有了这番细腻的心思?
“那这么说来,怕是很难找出一个合适人选了。”钱肃乐摇摇头道。
“有!”吴争抽着嘴角说道。
“何人?”
“张国维!”
钱肃乐一愣,随即恍然,“妙!张公确实是最合适不过了。”
张国维是个老好人,从来不与人脸红耳赤,可他对朝廷的忠心不容置疑。
以他在驿亭殉国的壮举,不管怎么谈下这停战协议,也不会有人去质疑他的忠诚。
最关键的是张国维够“圆滑”,老好人嘛,对任何人都客客气气,谁都不轻易得罪。
正适合与洪承畴纠缠。
“不过我怕张公未必是洪承畴的对手。”吴争思忖道,“还得给他配个副手。”
钱肃乐微笑道:“这副手怕是唯张苍水莫属了。”
吴争闻言大笑道:“钱相果然与我想到一处去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钱肃乐渐渐收敛了笑容,突然轻叹道:“你若秉承初心,你我自然可走到一处去……告辞!”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与士大夫共天下
吴争听了有些愣,看着钱肃乐的背影,“他这是什么意思?”
马士英在身后嘿嘿笑道:“钱老儿怕是在向主公展露心意呢。恭喜主公,再得一力助!”
吴争摇摇头道:“秉承初心,谈何容易!世道在变,人心在变,连你……咳,都在变,我又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呢?唯有守住心中一丝清明,守住底线,也就无愧于心了。”
马士英对吴争的话意,心中了然,陪着叹了口气,道:“这样的世道……也确实难为了主公了。”
吴争看着马士英,突然诡异地笑了起来。
笑得马士英一阵毛骨悚然,他急问道:“主公有事不妨明言,这么看着马某有些……!”
吴争嘿嘿笑道:“你也说了,这样的世道是难为我了,如今我也想难为一下马相。”
马士英愣愣地看着吴争,突然脑门子上豆大的冷汗渗出,他急道:“主公,这事找别人吧,马某不是不想为主公分忧,只是这……。”
“我发誓,无论此事成败,我定为你恢复名誉。”吴争正容起来,郑重说道。
马士英怔了良久,方才喟叹一声,点了点头。
……。
钱肃乐走得很安心。
他已经明白,不再需要陪吴争等到天明了。
如果之前他还在担忧,那么听了吴争一席话,加上马士英的到来,让钱肃乐彻底相信,吴争的判断是对的,洪承畴只是在演戏,他不会“负气”离开应天府。
也就是说,这场谈判还得继续下去。
既然会继续下去,还还需要等到天明吗?
而吴争思虑之缜密,谋划之严谨,更是让钱肃乐在欣喜的同时,感到一种恐惧,这少年还未至及冠之年,便有如此城府,这还是人吗?
妖孽!
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时,钱肃乐心中暗暗庆幸,幸好这妖孽没有站在大明的对立面,否则……。
钱肃乐是一时冲动,对吴争说了那一句话。
虽说是冲动,但钱肃乐并不后悔。
因为这两年的经历让钱肃乐明白了一点,那就是真要复明,就得依靠强大实力,仅靠文人一张嘴皮子抗清是远远不够的,而吴争的才能和手中实力显然是庆泰朝的唯一。
既然吴争是明室后裔,那么就有了自己效忠的前提。
想清楚了这一点,钱肃乐决定向吴争靠拢,除了辅佐,还有的就是监督,将吴争引向做一个明君的道路。
与其说这是一种理念的妥协,那说它是改变策略来得更准确一些。
钱肃乐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陈子龙为何突然改变了想法,与吴争起了矛盾,这二人的内讧,将成为庆泰朝最不安定的因素。
钱肃乐摇摇头,喟叹一声,冲马外马夫道:“去陈相府。”
……。
“他真这么说?”钱肃乐被陈子龙转述吴争的话,给震惊了。
陈子龙没好气地说道:“可不是这样!陈某原本以为,他是天纵奇才,且是明室后裔,只须我等尽力辅佐,必能完成大业,成为一代明君,你我也能由此名载青史。可哪想到,他竟怀有此等心思,劫富济贫?亏他想得出来,历朝历代,雄主名臣,哪个不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哪个不是延揽士族、富豪优渥以待?虽说太祖有抑商之前例,可那也仅仅是个例,远不是他所说的劫富济贫!若真是这样治理天下,陈某断言,就算真被他光复了这片河山,大乱也在咫尺之间!”
钱肃乐呐呐道:“他还年少,心性未定,或许你我悉心劝导,使他改变想法,也是可能的。”
陈子龙摇摇头道:“钱相所虑,陈某也想过,可与他一席话下来,我就明白,他是铁了心要这么做了,毕竟不是稚子了,来年他就是及冠之年,心性已经长成,很难改变。”
“那他毕竟是宗室后裔,卧子先生之前倡议拥立,如今公然与之对立……这怕是惹起物议啊。”
陈子龙厉声道:“钱相此言荒谬,陈某之前在朝堂之上倡议拥立,为得是大明、为得是朝廷,今时反他与他对立,那依旧是为明为朝廷。陈某心思光明磊落,何惧物议?你可知道,他劫富济贫的对象之中,就包括你我?他若是登上尊位,你我还有满朝文武,皆是他劫的对象,这天下怎能不乱?”
钱肃乐哑然无语。
“希声兄,明日大朝,你必须站在陈某这边,罢免他的差事,这天下绝不能交到他的手中。”
钱肃乐点点头。
……。
次日大朝。
庆泰朝文武群臣们,走在去奉天门的路上,个个面带笑容,如沐春风。
“昨日谈判席间发生之事,你们听说了吗?”
“哪能没听说,坊间酒肆青楼都编排出戏了,镇国公三拳打死活秦桧,气得洪承畴当场吐血三大口,哈哈……解恨!”
“就是,这两奸贼,能活到今日,那都是老天不开眼。要我说啊,就得当场打死了才好,镇国公手劲还是不够啊。”
“别瞎得得,镇国公那是故意留了老大劲不打死陈贼,否则陈贼能活到见今晨日头?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镇国公不杀陈贼之意,那是顾及我朝颜面。”
“说得也是,咱可是泱泱大朝,岂能象那些野蛮食生肉的鞑虏?”
“可洪贼真要负气离开,那我朝岂不是又要与清廷大战?”
“怕什么?江上有兴国公水师,陆上有镇国公虎贲,鞑子占不了便宜去。”
“依我看,能暂时不打还是不打吧,再打下去怕是今年夏粮收成就得减收了。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守着家中千石粮食,自然是无所谓了。可咱家十七、八口,还得指望我的俸禄饱肚子呢。”
“你就是个庸人,事关国本社稷,如果我朝能光复顺天府,就算三年不发放俸禄,咱举家九口都饿死,我也如食甘饴。”
“别说好听话,谁不知道你家千亩良田,就算五年不发俸禄,也饿不着你。不过话得说回来了,真要是我朝能收复被鞑子占去的河山,就算三年不发俸禄,我也是愿意的。”
第四百八十九章 罢免吴争
“听说江北仪真还有我军残部幸存,只是不知道,朝廷能不能将他们救回来?”
“救自然是要救的,可几百号人呢,清廷哪能这么容易放他们回来?这要是清廷借此狮子大开口,我朝怕是要吃大亏的。”
“这事说来还得怪镇国公,之前每战都将鞑子俘虏杀个干净,要是留一些,哪怕三个换一个,现在也可换回来不是?”
“别胡说,镇国公杀,自然有他杀的道理……。”
“嘘……慎言,陈首辅和几位阁老来了。”
“咦,你们看,陈首辅和几位阁老的脸色怎么如此凝重?”
……文武百官还沉浸在昨日的一幕之中。
公然殴打陈洪范,气得洪承畴拂袖而去。
这事怎么说,都让人解气。
从立场上而言,所有人都与有荣焉。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刚进入廷议,首辅陈子龙,倡议的第一件事,就是罢免吴争的谈判主使权。
这个倡议与当初陈子龙倡议拥立吴争一样,引起了朝堂上一片私议声。
群臣都感觉风向不对劲,陈子龙前些日子,还在朝堂上拥立吴争呢,今日这是怎么啦?
说实话,在陈子龙倡议拥立吴争起,文武百官那是心里有了底,吴争的身份,年前就已经以朝廷诏令公之于世,到今日为止,还未有一人来提出异议。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吴争登基是早晚之事,只要认祖归宗,改换姓名之日,那就是身着龙袍之时。
可现在,首辅竟要倡议罢免吴争的谈判差事,这可不是小事,在朝堂之上廷议的从没有小事。
由小见大,由微见著,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风向。
如果真罢免成功了,这代表着吴争怕是要失势了。
甚至于帝位怕也是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