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明-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入河中没多远,水已经淹达马背,战马再也不肯往前。

    吴争五人只好跳入河中,向渡船游去。

    驾船老头吓得差点就要用槁撑开去,调头逃走。

    吴争见状大喊道:“前面老丈,我等是明军,被鞑子追,渡我过去,定有重谢。”

    驾船老头迟疑了一下,终究是没有撑开,他将船缓缓靠近吴争五人,而这时,清军骑兵已经到达岸边。

    眼见有河拦路,清军随即弯弓射箭。

    无数的箭矢如同飞蝗向渡船射来。

    这渡船不大,样子与绍兴乌蓬船有些相仿,船舱很矮,是竹篾纺织的遮拦,哪经得住铁箭头?

    一时间,船篷立即被洞穿,成了一面筛子。

    驾船老头猝不及防之下,被一箭射中肩膀,掉入河中。

    正好落在吴争身边。

    驾船老头拼命地挣扎着,“官爷救我……官爷救我。”

    吴争一把拽住老头胳膊,将他拖至船舷另一侧,同时指挥着河中亲卫,将渡船调过头来,慢慢推向河对岸。

    所幸清军不敢下水,而骑弓的射程不远,在吴争五人泅渡了没多久,箭矢就已经够不着。

    不甘心的清骑,开始顺河转向,这是要寻桥过河,继续追击的意思。

    吴争五人这才爬上了船,并将船老大也一并拖上船。

    由于奔逃,自然是不能走官道,吴争五人甚至不知道,此地是何处。

    “老丈,这是何处,与丹阳有多远?”

    老头感激地答道:“多谢官爷相救。此处名陈家埠,离丹阳倒不远,越过前面山头,走着也就一天的路。”

    吴争点点头,靠岸之后,给老头留了些银子,“老丈赶紧找地方躲起来,鞑子过河之后找不到我等,怕是会寻你泄愤。”

    老头感激地道:“官爷是好人,定有好报。从此处往南十里地就能见山,山不高,越过山岗,就能望进丹阳城,下山之后,也就三、四十里地了。”

    ……。

    吴争五人拼命地往南跑,专挑小道,往战马不能行之处奔逃。

    好在如那老头所说,十里地,就见了山。

    吴争五人一头栽进山林,这才吁了口气。

    就算清军能从周边百姓口中逼问出地形,要想在这山中搜寻五个人,怕也是不易。

    稍做休息之后,吴争五人开始登山。

    即将登上山岗时,意外发生了。

    从山梁上出现了一队人影,直向吴争五人扑来。

    吴争五人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团团围住,看那阵式,不下百人之众。

    想逃怕是难了,吴争苦笑起来。

    可打量着对方人马,面目看起来皆是汉人,身上所穿的也都是明人百姓的衣着。

    这让吴争心里燃起了希望。

    他抱拳道:“我等五人是明军,不知诸位为何阻拦我等?”

    那些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好在有一人答话道:“是不是明军你说了不算,等我家主帅来了,自能分辨。你等不敢妄动,否则后果自负。”

    吴争奇怪这群人居然还有主帅?于是问道:“你家主帅是何人?”

    “问什么问,闭嘴!”

    吴争只好沉默下来,与亲卫施了个眼色,席地而坐,而那些人见吴争等人没有敌意,也就放松下来,只将吴争五人围成一圈,倒也没有为难。

    等了大概半个时辰,山下有人声传来。

    而围住吴争的人也纷纷站起身,有几个向山下跑去报信。

    没过多久,一个声音传来,“明军?此处怎会有明军,莫不会是清军奸细吧?”

    声音越来越近,吴争感觉这声音似曾听过。

    于是也站起身,望向声来处。

    这一看,吴争愣住了,“孙大人?”

    “镇国公?”

    二人面面相觑,瞪大了眼睛。

    好一会,吴争回过神来,问道:“孙大人怎会在此?”

    孙嘉绩黯然道:“一言难尽!镇国公又为何会在此?”

    吴争亦是苦笑,“一言难尽啊。”

    可吴争迅速道:“军情紧急,孙大人随我去丹阳,有话路上再说。”

    孙嘉绩遂应道:“遵国公命。”

 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点冲了龙王庙

    大水冲了龙王庙,真是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幸好没有发生龌龊,否则伤在这些义军手中,那才叫一个冤。

    孙嘉绩在淳安镇宫变时,对朝政时局心灰意冷,决定归乡。

    回到家乡余姚之后才发现,孙家早已家破人亡。

    问了乡亲之后,孙嘉绩才知道,从他与熊汝霖举旗反清,拉了一支队伍离开余姚之后,清军不久就占领了余姚。

    有乡绅投清,出首了孙嘉绩。

    于是孙家满门被清军杀害,这其中有孙嘉绩寡母、发妻和一子一女。

    孙嘉绩由此心中重燃复仇之火,再次开始在余姚召集乡党,准备组织一支人马向已经移驻宁波的那支清军复仇。

    孙嘉绩身出名门,祖父为明朝天启年间东阁大学士孙如游,自己也是崇祯十年进士,所以号召力学是有的,加上绍兴府已经光复,余姚已经没有清军。

    很快,孙嘉绩就集结起一支千人的队伍。

    不想,此时异变再生。

    原本吴争光复绍兴府之后,采纳了方国安的建议,以王得仁为主将,金声桓为副将,兵发宁波府,以厉如海为主将,池二憨为副将,进攻金华府。

    此时正是绍兴府清军几乎被全歼之时,两路大军顺利占领二府,甚至金华守军闻风而遁。

    可不想金华府清军见明军势大,主动撤出金华府之后,向东入台州,与台州清军、从宁波府溃退的清军残部汇合,继而对宁波府发起了反攻。

    王得仁、金声桓此时发生了争执,王得仁想要固守,可金声桓执意撤军,他认为清军兵力于己倍之,不想让麾下嫡系折损在宁波府。

    由此二人发生了剧烈争吵,最后金声桓率己部独自撤退。

    王得仁部独木难支,在守了两日之后,因折损过大,也只能撤退。

    宁波府只被明军收复不足十日,就再次沦陷,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与上虞相邻的余姚。

    孙嘉绩悍然率这支刚刚召集不久的队伍,在余姚迎战清军前锋,一战就折损了大半。

    痛定思痛之后,孙嘉绩明白要复仇只能回归庆泰朝。

    可麾下率残部许多人不忍离弃,于是百余人乘船渡海,因为此时庆泰朝正与清军在长江上交战,所以孙嘉绩带人从松江府登陆,继而经太湖至宜兴、溧阳,再调头北上,直至与吴争遇上。

    吴争听后大惊,金声桓、王得仁先后弃守宁波府,按孙嘉绩所言,此事已是五天前的事了,可为何二人没有向杭州府禀报,连绍兴府陈胜也没有传讯禀报。

    不管怎么说,连孙嘉绩都已经与自己遇上了,从绍兴出发的信使应该比孙嘉绩更早到才是。

    吴争问孙嘉绩:“进攻宁波府的清军,有多少人?”

    “不下二万人。”

    不对啊,吴争觉得不对劲,绍兴府的清军主力已经被自己全歼,浙东哪来这么多清军?

    就算台州、金华、宁波加上处州府,合四府兵力也不会超过万人之众。

    况且宁波府的清军是被厉如海部溃退而不是全军先行撤退的。

    按当时清军部署在浙东的兵力,满打满算也凑不齐二万人。

    吴争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可想不通问题出在哪。

    丹阳近在咫尺,吴争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宁波府的异状了。

    ……。

    吴争之所以选择向丹阳突围,是因为丹阳有外籍火枪兵、还有当日在丹徒之战后幸存下来的火枪新兵。

    当时吴争心痛火枪新兵的伤亡,执意在丹徒之战后,将一千多火枪兵调往丹阳后方修整,同时让外籍兵对他们进行训练。

    而这个当时无心的部署,今日算是解了吴争一时之危。

    望着已经轮廓可见的丹阳城墙,吴争吁出一口闷气。

    这事太过蹊跷了,朝中有奸细已经是铁定的事实,这不奇怪,在吴争意料之中。

    应天府被清廷统治了两年多时间,没有奸细那才叫怪事呢。

    可奸细出在朝廷高层,那就令人意外了。

    要知道,庆泰朝如今手握重权的朝臣,那可都是从绍兴府辗转千里过来的。

    这也是吴争从不怀疑他们会被清廷收买的原因。

    哪怕是政见不同,时有嫌隙,吴争都没有往那面去揣度他们对大明朝的忠诚。

    吴争此时的心里,已经在反省,这次的布局很有可能会失败,以丹徒吸引清军主力,以水师登陆江北,对仪真发起二度突击,这原本是一着妙棋。

    丹徒兵力不少,合吴争之前留下的二千多人,加上夏完淳三四千残部,还有十几门火炮,要说防御一万清军强攻,应该不会是难事。

    而清军攻击一旦受挫,江北清军必定增援。

    因为渡江发起进攻容易,可要渡江撤退,那就难了,一旦撤退,必被守军咬住,真到了那时,怕清军十人之中有人得漂在江面上喂鱼虾。

    就算吴三桂识破这着,狠下心断臂求存,怕是洪承畴也不会答应。

    再退一步讲,如果江北清军真狠心不增援,能灭掉这支江心岛的清军,那也是战略上的胜利,如此明军就不能面对江心岛清军的威胁了,也就是说,清廷丧失了南下的最好跳板,可以真正实现两军隔江对峙的局势。

    还有重要的一点中,在此战胜利之时,俘虏千把个鞑子,与洪承畴交换仪真明军残部,这想来也不成问题。

    吴争的算盘打得很响,可实际上,正如常言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吴争没有考虑到三点,一是朝中有重臣是清廷奸细,泄露了庆泰朝的谈判底线不说,还将自己圈入了陷阱中,差点被清军骑兵擒获,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第二点,吴争没有预料到江北清军会孤注一掷,同时发起对镇江、丹徒两地的全力一击,也就是说,敌人是引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