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明-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桌面上覆上浸了水的棉被。

    次日一早,天还蒙蒙亮时,宋安将火枪兵打散成三人一组,让壮丁抬着桌脚,桌面对敌,后面部署火枪兵,然后排成一排,沿三条主街道,向南城发起了攻击。

    这还不算,宋安分兵上屋顶,从上向下射击。

    这种“土坦克”,着实令清兵束手无策,箭矢的攻击力被极大地抑制住了。

    而当清军狂吼着发起冲锋时,火枪兵的集中射击,让他们难逾雷池一步。

    无奈之下,清军又想重施昨日的方法,他们沿着街道两侧,以店面的凹凸为遮挡,意图避过火枪射击。

    可这时,沿街屋顶上的火枪兵交叉对下面的清军射击。

    清军弓手只好仰头向上,压制屋顶火枪兵。

    可这时,“土坦克”已经逼近。

    周而复始,激战一个上午,清军在折损了近半人马之后,被宋安逼在了南城一角。

    三个方向的火枪兵开始合拢,这支清兵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午后,宋安下令发起总攻。

    可在“土坦克”一步步逼近至清军阵前,火枪兵在枪口装上短剑准备发起冲锋之时,一千多清军突然投降了。

    宋安接受了清军的投降。

    可在缴械之后,他转头就下令将这一千多俘虏,押到主街一丈八尺牌坊下,当着上万蜂涌而来的百姓,将俘虏尽数斩杀。

    这应了他战前下的令,不留一个屠杀绍兴城的清军俘虏。

    这一战,让宋安确确实实地对火枪作战有了些心得体会。

    也正是这一战,让宋安正式步入了单独统兵的将军行列。

    可这,也等于绝了吴庄那些被多铎掳走百姓的唯一活下来的希望。

    。

    吴争去哪了?

    多铎确实对战场局势有着异常的敏感,他的预测是正确的。

    吴争去了绍兴,当然,这时还没到,准确地说是往绍兴府方向。

    吴争之所以改变方向,是从沿途百姓口中,得知了发生在绍兴城有一场悲壮的攻城战。

    这确实对吴争的心灵,有了极大的触动。

    吴争后悔了,他深深地在心里后悔,不该将江南百姓划入麻木、懈怠的一类。

    江南百姓其实懂得抗争!

    如果他们真的不知晓抗争的意义,哪来的近四十年悲壮反清?

    只是他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能为之付出性命的理由。

    大明朝,确实亏欠了百姓太多,它甚至没有告诉百姓,为什么要抗争!

    它甚至没有教会百姓什么是国,什么是民族!

    吴争不再想要与陈胜会合了,他觉得无论如何,都得去增援这支自发的义军。

    于是从三界改道,向正北方向的绍兴城挺进。

 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经事

    江南多山多水,做为当地的土著,这种无法体现在地图上的小道很多。

    去往绍兴城,无非是越过一座山,趟过两条河罢了。

    好在将士们皆来自江南。

    江南人善水,几乎人人打小就会,如果一个男子不会游泳,都就会被称为“秤砣子”,这是个贬义词。

    可吴争无法预料,这支近二千人的义军,竟会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到平水时,吴争听闻了这个噩耗,背着人,留下了两行热泪。

    钱肃典记得,当时吴争说了一句话,“张阿大,我不如你!”

    钱肃典听不明白,他不明白吴争为什么说自己不如一个乡野屠夫。

    他完全体会不到吴争的心境,也是啊,吴争率军光复十一府,其战功赫赫,江南人哪个不知,谁人不晓,甚至有愚昧百姓将吴争传为武曲星下凡,日夜焚香祈祷,想替自家求个平安。

    这样的荣耀、辉煌,怎么可能不如一个张阿大?

    但钱肃典不敢问,他确实不敢问。

    因为他从未见过吴争如此阴沉到滴水的脸色。

    吴争下令,目标绍兴城,急行军!

    。

    可吴争终究没有入绍兴城。

    不是不想进,而是没有时间进。

    因为据绍兴城三十多里地,吴争与西出的宋安迎面遇上了。

    宋安喜极而泣,迎着吴争扑了过去。

    他渴望着被吴争拥抱,友情、忠诚、那一份同生共死十七年的情义。

    可他近不了吴争的身,因为吴争一脚将他踹在了三步之外。

    吴争立即下令,合二为一,转道东向,目标上虞。

    宋安既然已经出现在此,那么绍兴城必已无碍。

    而义军已经全军覆没,自然也就没有再去的必要。

    进城做什么?

    去接受百姓的欢迎吗?

    吴争自认没有这个颜面,在张阿大战死之地,去抢张阿大的功劳。

    所以,重新回到原来的方略,与陈胜会师,就成了吴争的不二之选。

    因为,如今,吴争,手中有人了!

    不得不说,宋安真的是个人才。

    他率二千七百火枪兵,在瓜沥击溃清军,然后从清军手中夺回绍兴城,这两大仗下来,伤亡士兵数不超过五百人。

    当然,这有张名振增援的因素,也有张阿大所率义军已经打残了清军的因素。

    可事实依旧存在,被宋安部歼灭的清军高达三千多人,当然这包括瓜沥那千余投降的清军。

    这个战绩,如果从单一战场而言,甚至已经超越了吴争的胜利记录。

    所以,宋安不甘心。

    他不明白少爷为何不言不语就踹他,他不明白!

    不明白,心中就难受。

    难受就得问。

    于是行军路上,宋安腆着脸,不断地围着吴争问,为什么?

    爱之深,便会恨之切!

    吴争心里其实很满意宋安这两仗的指挥。

    可他依旧不满意宋安的指挥。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其实不然。

    宋安的指挥确实可圈可点。

    但他同样有很大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让他无法成为主帅的缺陷。

    很简单,宋安从渡江进入萧山开始,他的指挥一直围绕着为打胜一场局部战斗而努力。

    这听起来没有错,可从整个战局战略来说,宋安错了。

    与清军三个方向的对峙,只有宋安这一个方向是有着主动权的,因为他在攻。

    也就是说,最应该出现吴争所期盼的变化的方向,本来应该来自于宋安。

    如果宋安率火枪兵,对瓜沥清军造成足够强大的威胁,多铎就必须调动更多的援兵增援瓜沥。

    这很简单,三个方向,互为犄角。

    一个方向突破,两个方向就都会产生威胁。

    多铎如果想彻底打败吴争,就必须同时顾全三个方向。

    这样,吴争期盼的变化就会出现的更早、更大。

    这样,这支义军的结局就会改写。

    吴争在惋惜张阿大,不,准确地说,吴争在惋惜这种在这个世道,难得一见的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自发的抗争精神。

    精神不灭,民族永存!

    简单地说,宋安正确地做法,是强攻瓜沥,不需要攻下,但须极大压制清军,令他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多铎求援。

    这个时候,伤亡已经不重要,准确地说,不是最重要。

    重要的是,打乱多铎的部署和节奏。

    但宋安确实没有作到,他只存了保全火枪兵、打赢自己眼前一仗的眼光。

    这种眼光不能算错,但确实有极大的局限性,如果无法突破,就只可为将,不能为帅。

    听了吴争的解释,宋安沉默了。

    他在深深地反省。

    一个懂得反省的人,就能够提高。

    吴争有些欣慰。

    。

    初步完成集权的朱慈烺,终于做了一件“正经”事。

    他下令向顺天府派出了一个五人使团,与清廷交涉多铎破坏停战协定,毁约进攻绍兴府的事件,并提出强烈抗议,责成清廷立即勒令多铎停止交战,清军撤回战前区域。

    朱慈烺,正如他自己亲口对吴争说的,他确实有城府。

    使团往来南北,一个来回至少七、八天,那时该发生的都该发生了吧?

    清廷确实也非常为难。

    倒不是真怕了义兴朝十府弹丸之地。

    他们此时正对蒙古叛乱之战焦头烂额。

    清廷不想再起波澜,准备派使者前往绍兴府制止多铎之时。

    多尔衮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义兴朝水师可以在江北“胡作非为”,为何我朝就不行?

    义兴朝可以用一句“叛军”来搪塞,任由这支水师造成我朝巨大财力、人力损失,为何我朝就不能同样以此为借口来堵住义兴朝的嘴?

    当然,多尔衮是绝对不会将多铎所部判定为“叛军”的,清廷也不会允许。

    可这不妨碍清廷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堵住义兴朝的嘴,何况这句话本来就是出自中原孙子兵法。

    于是,一场纠缠万分的谈判,在顺天府继续着。

    可两朝都还不知道,绍兴府的战事,有了巨大的扭转。

    如果再晚两天,清廷、多尔衮恐怕会立即下诏,勒令多铎退兵。

    可这个时代的通讯,实在是太慢了,慢到让人咬牙切齿的地步。

 第六百三十章 多铎开始想到撤退

    绍兴府之战,到此时,从战术上来说,清军并没有输,自然也不能说败。

    哪怕进犯绍兴府的三个方向清军全部被吴争击退,清军大不了退回宁波就是了,因为此战战场在绍兴府和金华府,清军除了伤亡,没有别的额外损失。

    至于伤亡,两军各有伤亡,自然也成不了评判胜败的理由。

    但,从战略上而言,清军此时确实已经败了。

    因为绍兴城、平岗山两个方向已经被吴争化解,仅有沥海还在激战,多铎占领绍兴府的战略目标,已经铁定无法达成,既然目标完不成,自然是败了。

    所以,多铎非常敏感地率部撤向沥海,与沥海清军会合。

    这确实是明智的,绍兴城、平岗山两个方向一旦向沥海合围,不用多,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