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时,清军又一波后续攻击波开始了。
在进攻的号角中,原本有了溃退先兆的清军开始咬牙硬撑,甚至开始了反击。
体力跟不上的明军挡不住了,他们纷纷倒下和后退。
火枪兵已经全体上船,因为敌我胶着,火枪起不到什么作用。
沈致远再狠,也做不出无差别射击的决定。
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远处水域传来“隆隆”的巨响。
当无数爆炸在清军第二轮进攻的人群中炸响时,所有人都惊愕了。
这其中包括钱翘恭和沈致远。
火炮!
开花弹!
水师?
是兴国公还是镇国公?
沈致远立马大喊道:“舟山水师,兄弟们,我们的援军到了,镇国公派水师来救咱们了!”
摇摇欲坠的防线,竟奇迹般地撑住了。
这个时候,谁也不再去管来得是兴国公还是镇国公,只要是自己人,就够了。
明军开始反击。
清军恐惧了。
随着更密集的炮声传来。
远处点点帆影越来越大,清军终于溃退了。
这次清军的伤亡更大,至少有近千人倒在了海滩上。
最大的伤亡不是来自是厮杀,而是开花弹,这玩意对密集阵型人员的杀伤力太大了。
一颗十八斤的开花弹炸开时,有近百的铁片四下爆射,方圆一丈以内的生物,皆在它的杀伤范围之内。
清军恐惧了,他们在后退,退出五里远,都是开花弹射程的极限之外。
战船在靠近。
让所有海边将士惊愕的是,来得不是镇国公或兴国公的水师舰队。
舰船上挂得那面黑色的旗帜上,大大的一个字——金。
海盗?
钱翘恭、沈致远、蒋全义、王一林面面相觑。
被海盗给救了?这让沈致远心中有无数匹草原神兽疾驰而过。
一条小舢板慢慢靠近海边。
一名身上绝不是明军或者北伐军军服的黑衣人在船头大喊道:“我家都督说了,你们谁是领头的,上来一人,我家都督有要事商议!”
沈致远当仁不让,他一手撩起衣摆,涉水而去,口中大喊道:“我是义军主帅!”
钱翘恭甚至连阻拦都来不及。
只好喊道:“致远……小心!”
随即下令,全军戒备,并向西一里派出斥候警戒。
……。
金声桓来援晚了,确实是晚了两天。
他接到命令的时间,是在沈致远、钱翘恭擅自行动的当天。
甚至比沈致远、钱翘恭还要早几个时辰。
他出兵快的话,应该在两天前,至少也该是昨日就出现既定水域。
可金声桓晚了两天。
这不是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吴争情急之下,令张名振通知金声桓救援,这本是一着好棋。
但吴争忽略了人心复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吴争原本是想,大将军府无法接纳这支叛军,那就将这支“叛军”救下后,临时编入金声桓的麾下“海盗”,这样不仅壮大了金声桓声势,还让这支“叛军”有了落脚之地。
可金声桓接到吴争的命令,却不作如此想。
他想到的是权力和平衡。
金声桓从“一斗粟”盗贼,后改投左良玉军中,摇身一变从了良,可他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地有着权争倾轧。
特别是被吴争“排挤”出官军序列,成了“海盗”,金声桓首先想到的是,吴争会不会是想夺了他的兵权。
要知道,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一旦纳入金声桓麾下,就等于喧宾夺主一般。
金声桓手下总共就二千余人,到时究竟谁听谁的?
所以,金声桓再三考虑之后,决定,拖延两日。
一支孤军,两日之后,应该剩不下多少人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 将错就错
在金声桓看来。
救,是必须救的。
否则就是抗命不从,这会使得舟山水师,直接围剿讨伐,这风险金声桓不敢冒,也冒不得。
但只要最后能救出一部分,哪怕是一人,就完成了任务,不算抗命。
所以,金声桓晚到了两日,就直接导致了蒋全义、王一林部从三千多人折损过半。
而金声桓却感到自己还是来早了一步,他没有想到,会另有援兵到来。
看着面前的沈致远,金声桓心里涌起一阵恐惧。
不是恐惧沈致远,而是恐惧吴争。
金声桓在吴争麾下待过几个月,对沈致远不熟,但知道沈致远和吴争的关系。
原本金声桓判断这支已经被朝廷定为“叛军”的残部,吴争不会太在意。
可现在金声桓发现,自己或许判断错了。
能让沈致远犯险前来救援,那就说明这支军队在吴争心里是重要的,至少不是自己所想可有可无。
这个想法,让金声桓心中忐忑不安起来。
不过他的神色依旧平静,“沈大人,久违了。”
沈致远自然也知道金声桓,大将军府将金声桓叛逃的通告贴遍了三府之地,沈致远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沈致远不知道金声桓的叛逃,是出自吴争的谋略。
所以他拱手道:“今日多亏金兄赶来,否则后果难料啊。致远在此谢过了。”
金声桓呵呵一笑道:“份内中事,何须言谢。”
沈致远一愣,份内中事?
份什么内?
都叛逃了,怎么还成了份内中事?
“敢问金兄,份内中事……是何意?”
金声桓心中一愣,怎么回事?
听沈致远口吻,难道吴争没有向他提起残部整编入自己麾下?
这让金声桓心中一喜,收纳百十,甚至几百人,金声桓都是欢迎的,可就是不想收二千人。
于是,试探地问道:“不知沈大人眼下有何打算?是随我离开此事,还是……?”
沈致远忧郁地看了金声桓一眼,他的心思活泛,已经隐隐猜到了些。
其实这事真不难猜,金声桓要真是叛逃,怎么可能来增援?
就算想增援,又怎么可能知道这支军队会在这片水域出现?
所以,沈致远很忧郁,他忧郁的是,既然金声桓还是吴争的人,那现在金声桓有足够的船只,将这支残部带回江南,那自己的远大抱负怎么去实现?
想到回去还得挨吴争的踹和吴小妹的白眼,沈致远心中难受得就想哭出来。
沈致远不死心,他一样试探地问道:“金兄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金声桓点头道:“但说无妨,只要你帮得上,一定尽力。”
“能否将我部运送至淮安府?”沈致远问得很小心,他忐忑地看着金声桓,生怕金声桓说出个“不”字。
金声桓闻听一愣,不对啊,吴争的命令明明说这支残部编入自己麾下的,可怎么沈致远却要自己帮忙将军队运送至淮安府?
惊诧地看着沈致远,金声桓怎么想也不可能想到面前这厮是在钱翘恭的怂恿下偷偷跑出来的,还挟带了三百火枪兵。
要知道,这没有命令,擅自调动军队,无论在哪朝、哪个将军麾下,那都是大罪。
所以,金声桓怀疑到或许吴争并非一定要将这支军队编入自己麾下,而是另有安排。
想到这,金声桓反而轻松起来,甚至对自己拖延两日来援,导致这支军队多出了不少伤亡,有些内疚。
“当然可以!”金声桓的脸色灿烂起来,“无论沈大人想去哪,我都可以送你去。”
沈致远闻听大喜,“那就多谢金兄了,回头我一定在大将军面前为你说项,让你复归我军序列。”
“那就仰仗沈大人美言了。”
两人对视,各怀鬼胎,呵呵大笑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蒋全义、王一林部,有序地登上金声桓的舰船,沈致远、钱翘恭率部登上自己的船只。
可怜清军眼睁睁地看着明军轻松撤退,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望海兴叹。
……。
要说沈致远还真不是赵括。
他从松江出发,这几天一直在寻思着从什么地方开始,做一颗鞑子拔不出的钉子。
在与钱翘恭争论了几十次之后,二人终于形成统一意见。
将这个点,选在了淮安府。
事实上,这个点的选择是正确的。
太往北,清军的控制力越强,以区区二千之数,不,就算是再多一、二倍,也是去送死。
淮安府与扬州府接壤,清军的控制力相对较弱,且临海,一旦有不测,可以从海上逃脱。
最重要的是,淮安府东南兴化县有两大盐场——白驹场和刘家庄。
这两大盐场的规模相当大,已然成了气候。
从宋天圣年间范仲淹修筑捍海堰开始,经元代詹士龙,直到明朝,盐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盐业的发达,使得这两地成了人口密集之地,商业随之繁荣。
沈致远、钱翘恭将地点选在此处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足够他们闹腾。
越是有钱的地方,清廷越忌讳暴发战争,特别是现在清廷财力拘紧,将这处税赋之地打烂了,吃亏的自然是清廷。
金声桓头痛得要命。
因为沈致远着实有些不要脸,他向金声桓要粮食,要完了粮食要武器,要完了开武器还提出让金声桓派人驻留,以防不测时,还能得到金声桓的增援。
这就有些过份了,金声桓自觉不是保姆,可为了早些送走这个死不要脸的,金声桓终究留下了两条船和十几人。
这下,一个人没赚到,反倒是赔了不少,金声桓由此暗暗发誓,以后得避着这厮走。
……。
次日傍晚时分。
沈致远率部登陆,随即向白驹场发起了进攻。
可想而知,盐场之地,驻守的无非是些小吏和衙役,怎能抵抗得了这群虎狼?
几乎是传檄而定。
随即,沈致远分兵,自己率一部进攻兴化县城,钱翘恭率部夺取刘家庄。
天亮时,兴化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