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里的距离,弹指即至。
重骑冲入百步之内时,三个火枪兵有了动作。
一人退后,二人弯身。
观看的清廷官员发出一阵吵杂,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招数。
吵杂声惊到了义兴朝官员,他们以为发生了什么奇迹,欣喜地放下遮掩眼睛的手来,向战场望去。
在重骑兵接近到三十步内的时候。
退后的那名火枪兵开始向前冲锋,他踩着两名同袍的背,跃起!
对着迎面冲来的一名重骑兵,捅出了他,从枪管上卸下的短剑。
重骑兵的速度太快,快到根本来不及转向,甚至连稍稍改变一下行进角度都不可能。
跃起的火枪兵在刹那之间,被如同一堵墙般的冲撞,撞得往回飞起,然后重重地摔在数丈之外,激起数尺高的尘土。
两个俯身的火枪兵,被正面的重骑兵踩踏而过。
而那重骑上的骑手的脖颈上,插着一柄正巍巍颤抖的短剑,骑手早已放掉了手中的长戟,无助地挥舞两下手,都无法够得着那柄短剑,然后一头栽在马背上,再无声息。
高台上一片肃静。
除了明臣喷火的怒目和清臣惊愕、恐惧的眼神,也就剩下急促的喘息声了。
多尔衮铁青的脸,象是要噬人般。
而吴争慢慢转向这三十火枪兵阵亡的方向,挺直起腰杆,沉声大吼,“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吴争身后,还有七十士兵,齐声喝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声势震天,却是悲壮!
钱肃乐一步步走向高台边,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屈膝跪倒,然后伸天出双手,长吸一口气,声嘶力竭地大呼道:“壮哉!……壮哉!我大明勇士!”
他身后的陈子龙、王翊和义兴朝官员们,于是跟随太傅,跪在地上向这三十勇士致敬。
在这一刻,不管所有的政见分岐,还是私人恩怨,早已抛至九宵云外,所有人的心里,仅存的就是对鞑子的恨意。
在这一刻,没有人在意士大夫向平民行此大礼。
不屈的精神,化解了阶级的隔阂。
洪承畴、范文程知道,今日多尔痛的策略已经完全失败了,不仅完败,还让汉人有了英雄。
英雄很重要,榜样很重要。
这就是吴争明知结局一定是输,也要打这场不公平的对决。
多尔衮自然也明白,自己弄巧成拙了。
他铁青着脸,转身一步一步走向吴争,在吴争面前五步之外停住。
二人的目光紧盯着对方。
双方官员下意识地拉开距离,气氛如同充塞了火药一般,一点即燃。
高台下二十清军重骑慢慢开始向高台抵近,跟随多尔衮而来的一百随扈抽出了腰刀。
吴争背后的七十火枪兵抬起了枪口。
官员们的额头上慢慢冒出了一颗颗汗珠。
多尔衮微微抽搐了一下脸部的肌肉,几乎与吴争同时开口。
“你没输。”
“我输了。”
在所有人为二人的话,目瞪口呆的时候。
二人又几乎是同时开口。
“你也没赢。”
“你也没赢。”
两次的异口同声,说的意思也几乎一样——这是一场“平局”。
这让场内气氛顿时一松,剑拔弩张的景象开始改变,有心大的,还露出一丝笑意来。
第720章 那就让人家听声响呗
紧接着,多尔衮阴恻恻地道:“可你终究会输,输得非常彻底。”
吴争神色不动,“未必。”
刚刚放松的手再次握紧了刀柄,刚刚松开的弦再次崩紧,刚刚露出的笑意僵化在脸上。
“你犯了个错误,致命的错误。”多尔衮眯着眼道。
吴争依旧坦然,“请指教。”
“本王的重骑是从后军调来的,不在一百随扈之中。”多尔衮多少有些得意,这是岳乐那小子的建议,今日事了之后,多尔衮打算不再追究岳乐依附豪格之罪,“你的一百随扈已经阵亡三十人,而本王除麾下一百随扈之外,还有二十铁骑。只要本王一声令下,便可将你们一网打尽。”
声色俱裂霸气满满。
让义兴朝官员为之色变。
这话不仅让义兴朝官员愤怒,连范文程洪承畴等汉臣都看不下去了。
洪承畴道:“摄政王此言有待商榷,常言道,两国交兵,尚不斩来使。王爷此举……。”
“闭嘴。”多尔衮头也不回地喝斥道,“这不是朝堂,此地本王作主。”
陈子龙怒骂道:“尔为堂堂清廷摄政王,却以此卑鄙手段来算计谋害我朝谈判使者,尔等可还要颜面乎?满清朝廷可还要颜面乎?”
多尔衮连眼睛都不看陈子龙一眼,对着吴争道:“本王不想要他们的命,只要你的命。你死,他们可活。这次,你怎么选?”
陈子龙见多尔衮不理他,更是怒极,他一撩衣摆竟一头向多尔衮撞去。
吴争横跨一步,挡在陈子龙面前,“人知礼,兽无礼,鞑子如兽。卧子先生何必与畜生一般见识?请稍安勿躁,先退回去吧。”
这话骂遍了所有满清官员,拜音图和岳乐等武臣立马上前,拜音图指着吴争怒吼道:“南蛮子只会逞口舌之利,方才三十人尽丧于王爷铁骑之下,还敢饶舌?”
不想,这话同样触及了多尔衮心中之殇,他怒目回瞪,斥骂道:“多嘴,退回去!”
拜音图莫名其妙,只好后退。
多尔衮回头看着吴争,阴恻恻地道,“骂……继续骂。一会儿,本王会让你知道,骂的代价。”
吴争这次没有理会,而是看着洪承畴众人道:“本公就算只有七十火枪兵,但只要发生火拼,也有一搏之余地,你们这些人,势必会成为枪口下之游魂。”
这话倒没有夸张,高台上人员本就集中,火枪射击,几乎到了无须瞄准的地步。
这种程度的射击,避无可避。
所以,吴外这话让洪承畴范文程等汉臣无不变色。
多尔衮似乎也感到了吴争的挑拨用心,他呵呵一声道:“无非就是七十杆火枪罢了,就算任由你施为,也就一次射击。本王一百随扈尽是可随时为本王赴死的勇士,可第一时间挡在诸公身前……吴争,可你绝没有第二次射击的机会。”
这话似乎安定了那些汉臣的不安,可象洪承畴范文程这样的,却知道这是多尔衮安抚人心之言,真要是打起来,但凡被火枪兵在二三十步之间枪口指着的,定无幸存之理。后面随扈根本来不及替他们挡子弹。
可他们终究不敢去顶撞多尔衮,只能选择向后挪步,希望借助别人的身体来挡住炽热的弹丸。
这种下意识的举动,让官员们都纷纷效仿。
多尔衮身后很大一段距离,出现了空档。
反观吴争这边,象陈子龙这样与吴争一向不对付的都昂首站在了吴争身侧,嗤声斜视多尔衮。
人心向背,让多尔衮心中更加恼怒,他已经决定,今日无论如何,都要除吴争而后快。
多尔衮必杀吴争之心,并非因今日十名铁骑,折在当场。
也非因兄弟多铎死于吴争之手。
而是多尔衮今日真正感到,面前的吴争,会动摇清廷的根基,这小子太会煽动人心了。
武勇不可怕,善谋亦不可怕。
可怕的是能将武勇善谋之人聚拢起来,如臂使指之人。
所以,多尔衮不得不撕破颜面,不知羞耻地冒着受世人诟病的可能,下决心当场铲除吴争,以求一劳永逸。
多尔衮认为,值!
他的手刚刚抬起,吴争就开口道:“本公劝你还是多做思量,你的手一旦挥下,或许可以杀我,但你自己,还有身后所有满清官员,都将为本公陪葬。”
多尔衮冷哼道:“还是以这七十杆火枪来威胁本王吗?无用!”
他的手已经抬到最高处,就待挥下。
吴争依旧平静,“摄政王勇如虎狡如狐之名吴争早有耳闻,你真认为,我会没有准备后手来防备你的狡诈反复吗?”
这话让多尔里一震,确实,这事有些奇怪,按道理,象吴争这般“奸滑”之徒,是该有些后手,特别是当三十重骑从后军调来之时,他不该忽略这种力量平衡的打破。
多尔衮起初听岳乐建议,立时认为这是除掉吴争的好机会,也同样在观察吴争会不会引起警觉,但吴争没有警觉,这才让多尔衮起了必杀之心。
在多尔衮看来,这险值得冒,就算死几个大臣,只要能杀死吴争,回京也能对朝廷有个交待了。
顺便还能替兄弟多铎报了仇。
可现在,听吴争这么一点,加上吴争的镇定,多尔衮的疑心瞬间升起。
他下意识地左右一顾,突然回首道:“本王差点就中了你缓兵之计了。这高台四周即是空旷之地,你麾下大军就算此时出城,也赶不及救援,你还有何后手可以依仗?”
所谓嘴巴说不信,身体却很诚实。
多尔衮话说得自信,可手确确实实地不敢挥下。
吴争提高声音喊道:“小安子,人家不信,那就让人家听声响呗!”
“喏。”站在高处的宋安随即挥动手中的令旗。
旗影方起,“轰”地一声巨响,一颗乌黑的炮弹带来尖啸声,以肉眼可见的痕迹,生生砸在了高台左侧十丈附近,平地上出现了一个大坑。
“红衣大炮?!”清廷官员齐声惊呼起来。
第721章 本公年少气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
多尔衮的脸色剧变,援军确实无法来得及救援吴争,但红衣大炮的炮弹却来得及。
他这时才领会到吴争刚才说“或许可以杀我,但你自己,还有身后所有满清官员,都将为本公陪葬”的真正意思。
但多尔衮依然怀疑,红衣大炮轻则千斤,重则三四千斤,泰州被吴争夺取才三天,应该不可能迅速将红衣大炮运来,或许只有这么一门也说不定。
多尔衮仰头一个哈哈,“不过就是门红衣大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