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争道:“无妨,能用就行,抵近暴轰就是,就算炸不死人,壮壮声威也好或许运气好,还能击碎城门。”
“这恐怕不行。”高一功急道,“如果抵近至一、二里内,清军往往迅速出骑兵,突击我军火炮阵地我军已经吃过数次亏了,损失惨重。郡王还是三思为妙。”
吴争微笑道:“不怕,本王就怕清军不出城,这样,攻城就慢了,一旦僵持起来,不但战损大,而且还须防备福建清军赶来。”
高一功惊讶地问道:“王爷有应对之策?”
吴争笑着点点头,“战斗结束之后,你们就知道了。”
李过突然道:“我愿随郡王一道南下。”
吴争道:“忠贞营南撤,需要二位将军调度,反正没多少日子,到时你自然就知道了。”
李过坚持道:“有母亲和舅舅在,忠贞营南撤出不了岔子,请郡王允我跟随。”
吴争看向高桂英。
高桂英微笑道:“既然李过有心追随郡王,那就请郡王成全他吧。”
吴争点点头,“好,本王允了夫人,忠贞营撤离时,万万不可再劫掠百姓。”
高一功皱眉道:“那不便宜了鞑子?”
吴争悠悠道:“公道自在人心,鞑子会怎么做,本王管不着,可你们已经归附本王,那就得按本王的规矩来。你们放心,到了江南,无论武器、装备、粮饷,本王绝不少你们的给湖广民众,留些活下去的口粮吧,带不走的、用不上的,都分给百姓,这是本王给你们的第一道命令。”
高一功和李过面面相觑。
高桂英道:“听郡王的。”
高一功和李过低头躬身道:“属下遵命。”
第八百九十二章 祸水南引
三日后,囤于安庆府的明军兵分两路,攻入黄州府后,一路由廖仲平率领,经麻城西进,攻德安府、承天府,其真实用意是驱逐、阻止已进入湖北地界的清军,隔断清军南下,从而为吴争顺利在饶州、安信二府打歼灭战奠定基础。
当然,对外还是宣传,明军以南北两路夹击大顺军残部为名。
另一路,由夏完淳所率其部建阳卫,经英山西攻黄岗、武昌二府。
其间,与忠贞营发生了不下十次的遭遇战。
忠贞营“屡战屡败”,在建阳卫的步步进逼下,至武昌城外时,忠贞营终于不敌,溃退了。
忠贞营向南面九江溃退。
九江金志达所部义军,面对超过十万的忠贞营进逼,闻风即溃,所部随即向南昌府方向撤退,南昌府是清军的地盘,但驻囤仅九百清军,在上万义军蜂涌而至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南昌,向东撤退,与博洛所部会合。
南昌府顺利光复!
而金志达并没有在南昌停留,随即按吴争部署,分兵继续向南,一路攻临江府,一路攻抚州府,三日之后,两府顺利得手,光复。
此时,南昌、临江、抚州三府之地,尽在金志达义军手里,形成了一个稳固的铁三角,但这不是吴争真正的目的,吴争的目的是,彻底截断了博洛西撤之路。
当然,以博洛所部清军,想要西进,以金志达手中万余人是肯定挡不住的,但这万余人要拖住博洛五天,那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据坚城而守,就算抚州就攻破,还有临江府挡着。
而吴争的计划,只需要五天。
这时的吴争,已经啮出了他隐藏两年的獠牙,对他而言,博洛,将是第一个祭品。
……。
广信府府治上饶城,清廷征南大将军博洛的临时行辕。
“大将军,金志达所部贼兵攻陷南昌、抚州两府,偏师正在攻临江府,临江城只有六百守军,卑职愿率千人出城攻抚州,以牵制贼兵主力,如此可保临江府不失。”
“大将军,在明军的攻势下,忠贞营连连溃败,其部一分为二,一路已经退至德兴城外,一路溃退至万年城外。请大将军下令,增援德兴、万年二府,驱赶忠贞营溃兵。”
博洛平静地看着地图,他没有答话,也没有下令。
按清廷传来的命令,这场战争,所部清军不掺和,坐等吴争歼灭忠贞营,如此,清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坐享其成,得到湖北至少五府之地。
况且,按清廷与义兴朝的停战协议,双方在各地驻军,犬牙交错,是不能擅自交战的,一旦发生冲突,就会协议失效,重新开启战争。
博洛此时在分析,吴争的进度太快了,快得让人有些不安。
三万明军,竟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将十二万忠贞营,生生往南驱赶了数百里地。
这快得有些不太真实。
博洛是与忠贞营交过许多次手的,在博洛看来,忠贞营的战力还是可以的,否则自己也不会困守江西数府之地,无法向西北方向突进。
虽说湖北之战惨败之后,忠贞营战力下降很快,可留下的,却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怎么会溃败的如此迅速?
不对,这其中一定有诈。
博洛脑子非常清醒,在经过了绍兴府、宁波府两战皆败之后,特别是多铎的死亡,让博洛对吴争的带兵指挥能力评估有了长足提升。
不得不说,博洛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吴争,你究竟想干什么?
博洛思路非常敏锐,他的思维和判断,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按这样猜测下去,其实已经离正确答案不远了。
但,可惜的是,猜测总会与事实有分岔,猜测受情报、形势、实力还有来自清廷的命令所影响。
博洛的思维在接下来一步,进入了误区。
他想着吴争究竟想干什么的时候,身子稍稍向后退,盯着地图的瞳孔开始收缩,交战区域,湖广、江西、浙江三地的局势慢慢变得清晰。
明军的两路进攻箭头、忠贞营两路向南溃退,金志达占据南昌、临江、抚州三府之地的三角,慢慢地在博洛脑海中盘旋。
突然,博洛就想通了,吴争的真实用意,是在祸水南引。
将忠贞营和金志达义军赶向南边,使得江西以北一片狼籍,由此来削弱清军在江西境内的实力,这样皆可以避免与清军直接交战,使得战争重启,又能达到减轻江西清军对浙西的压力。
博洛轻轻一击掌,抿嘴想道,没错了,这就是吴争的目的。
对敌人战术思想的研判,博洛是准确、敏锐的,但,博洛终究只是一方主帅,他缺少了战略思想研判的能力和条件。
当然,这不是说博洛不够聪明,或者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战略思想,不仅需要有大局观,还需要有无数的情报堆积和对敌方主帅思维的熟悉掌握。
显然,博洛是不具备的。
所谓身在其位,方可谋其政。一方主帅,长年领兵驻扎在外,很难接触到这世界当下发生了什么,这就造成了博洛明明已经站在了通向正确的门口,却因一条岔路,走错了方向。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怪不了博洛,因为他,尽力了!
“与忠贞营及贼兵交战,徒增伤亡,反而为明军作嫁衣裳。只要忠贞营不溃退进入广信府,我军就无须主动迎战,等到明军彻底歼灭忠贞营,此战自然就会平息,江西土地,自然会归还我军……明军尚不敢破坏停战协议,与我军交战。眼下我军兵力捉襟见肘,须保存实力,不能将兵力浪费在与忠贞营的交战上……传本帅令,我军一律据城固守,没有本帅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交战。”
错了,真得错了。
博洛哪会想到,吴争哪是要祸水南引,吴争是想要你的命!
博洛由此错过了最佳的撤退时间,同时,这道据城而守的命令,让他失去了对战场局势的最直接掌控。
当然,这也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从南昌、抚州撤退的清军与博洛汇合,博洛手中的军队已经接近八千人。
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个畜生
其实从这个方面来说,博洛的判断,可以说是正确的,至少是有道理的。
面对如此庞大的溃兵,最好的方法,就是收缩兵力,捏成拳头,然后等有利时机,再峙机而动。
八千清军,对任何一个战场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况且博洛手中还有这么一座经过修缮的坚城,虽然不高,但结实。
如果博洛面对的是忠贞营,那么,就算忠贞营十二万大军齐至,恐怕在一、二个月之内,也难以攻克上饶城。
可惜啊,博洛是怎么也想不到,来得不是忠贞营,而是北伐军,他即将要直面面对的是,吴争刚刚训练装备出来的火枪营,不,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火枪营,而是火器营,因为这支火枪营装备了新量产的四九式迫击炮,已经装备至小队一级。
……。
五日之后。
依旧是征南大将军博洛的临时行辕。
“禀大将军,忠贞营西路约万人大军已突入广信府地界,眼下在神前街。”
“禀大将军,忠贞营东路约三千人已过怀玉山,正向南入广信府地界,其身后至少有二万大军跟随。”
“明军现在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大将军,明军一路约一万人,由义兴朝京卫都指挥使廖仲平率领,分别囤于承天府和襄阳府。另一路也是一万人,由义兴朝太平府建阳卫指挥使夏完淳率领,分别囤于武昌、汉阳两府。第三路约一万人,是义兴朝大将军府辖下金山卫,正从鄱阳南下追击忠贞营。”
“吴争在哪?”
“在武昌府。据信使讲,吴争几乎每天都在城中宴请乡绅,收拢人心。”
“这么说来,明军主力根本没有南下,只是金山卫在驱赶忠贞营向南?”
“是。”
博洛的眉头聚拢起来,这吴争未免也太狠、太下作了吧?
看来自己之前判断的没错,吴争就是想祸水南引,否则,为何北面二万大军驻兵不动,仅派一万人追击?
之前还可以解释为担心忠贞营向北溃退,可现在忠贞营几乎全部南下,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