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三章 你才颇有童稚呢
“可惜我已身残,无法手刃仇人。”
“既然你我已是兄弟,贤弟的仇便是愚兄的仇,总归是杀鞑子,到时多杀几个,就算是贤弟的。”
周思民也被吴争此话震动了,他看了吴争很久,“谢谢。”
郑叔也为吴争的话所感动。
可小蛮却很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身上还带着箭伤呢,就知道说大话。”
周思民也生气了,他回头斥道:“小蛮,闭嘴。”
吴争心头大怒,不过这次吴争没有怼小蛮。
因为吴争心中有了疑惑,这小蛮可能身份不一般,至少不会是个奴婢。
否则,再怎么娇纵,也不会如此放肆。
周思民歉然地对吴争道:“小蛮在我身边,一直疏于管教,倒让大……哥见笑了。”
吴争微笑道:“不妨事,小蛮姑娘天真烂漫、颇有童稚,贤弟不必介意。”
可小蛮听了却大声怼道:“你才颇有童稚呢。”
……。
在海上大半天,终于看到了6地。
傍晚时分,大大小小数十条船入曹娥江,泊在会稽县码头。
所有人都如释重负,扬头呼吸着这自由的空气。
这里还是大明的土地啊。
特别是象吴争、二憨、小安这样的当地人,更是归家心切。
谁也不知道,变故,就这么生了。
潞王鲁监国在绍兴府监国,那么府治所在地会稽县,就成了临时都。
大批的官、军、兵都聚集于此,自然要部置江防的。
吴争带着数十条船,千把人涌上岸,早已惊动了巡逻官军。
还没等吴争立稳脚跟,百来人的明军就将吴争一行,堵在了江边。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一个百户军服的官员上前大声问道。
吴争迎上前去,拱手道:“回大人,卑职嘉定总兵麾下亲卫哨官吴争。敢问大人如何称呼?”
百户,这是吴争苏醒之后,见到最大的官了,正六品。
那百户皱眉回答道:“本官会稽千户所麾下百户赵史。你从哪来,想去哪,做什么?”
吴争心中暗道,赵史,找死?他爹得和他有多大的仇啊,取了这名?
不过面上还是恭敬地回答道:“嘉定府沦陷,卑职死里逃生。卑职籍贯上虞县始宁镇吴庄,想回吴庄去。请大人行个方便?”
那百户左右打量了一下,厉声道:“你一个小小哨官,带这么多军民上岸,意欲何为?可是鞑子派来的奸细?”
这时,码头许多百姓开始围拢过来,前来看热闹,听百户这么喝斥,纷纷对吴争等人指指点点起来。
吴争有些生气了,大声道:“大人,你看看我等哪里象奸细?”
百户嗤声道:“奸细若能看出来,还叫奸细吗?况且,嘉定早已沦陷,你是嘉定总兵麾下,谁知道有没有投敌,否则又怎能带这么多人逃出来?”
吴争大怒,本来是满心欢喜的登岸,认为回家了,不想却当众遭受“找死”当众羞辱,这落差也太大了些,年少气盛,于是吴争反诘道:“我等在金山卫码头杀死百名鞑子,抢船后渡杭州湾来此。我等为国浴血奋战之时,大人好整无瑕待在南方,此时却来诬陷我等投敌,好没道理。”
被吴争这么一反诘,那百户也怒了,“好你这贼奴兵,敢顶撞上官,来人,与我拿下。”
他身后百来名明军“锵”地抽刀指向吴争。
吴争身边,二憨、小安哪肯让人威胁到自家少爷?
小安、二憨“呛啷”抽刀遥指。
吴争身后陈胜,也大喝一声,“备射。”
一百三十多人弯弓搭箭,气氛异常凝重起来。
那百户吓了一大跳,指着吴争骂道:“你敢谋反?”
吴争怒目而视,“本少爷好好日子不过,随叔父在嘉定城拼死与鞑子拼杀,回到绍兴,却被你诬指谋反。”
说到此处,吴争“唰”地撕开胸口衣襟,“你张大眼睛看看,这是鞑子的箭射的,你见了过有这样投敌的吗?”
那百户被吴争的气势所慑,愣了半天,确实不敢下令攻击。
先不说事情没弄清楚,他无权攻击,就说吴争身后,那一百多张弓,真打起来,占不了一丝便宜。
百户脸色忽青忽白,沉默了一会,瞪着吴争道:“此事本官做不得主,需要禀明千户,你且待着,本官去禀报。”
吴争这才松开抓着自己衣襟的衣,拱手道:“有劳。”
剑拔弩张的情况,终于缓和下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千户军服的人带着两队人马来了。
来者带兵而来,让场内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吴争心中暗惊,难道真要在这干一场?
真要是动手那就说不清楚了,自己可不想背着叛乱之名死去。
在吴争内心紧张之时,那千户已经近前。
一张方脸,两撇短须,表情严肃。
“本官会稽千户所副千户廖仲平,报上名来。”副千户,从五品军职。
“卑职嘉定总兵麾下亲卫哨官吴争。”
“你家总兵何在?”
吴争热泪涌出,“总兵吴大人已经为国捐躯。”
那赵史就是个小人,此时在廖仲平身后出言道:“廖大人,主帅死而亲兵活,论罪该杀。”
那廖仲平闻听皱眉道:“你家总兵已经为国捐躯,你身为亲卫哨官,却带兵逃离,还说不是叛逃?”
吴争满目愤慨,这咋就没人信呢?
他只得再次撕开衣襟,展露出创口道:“大人请看,当时卑职与鞑子交战,被箭矢贯穿,人事不省,由麾下将卑职拖离战场,方保得一命。大人,嘉定总兵吴之番乃卑职亲叔,若卑职当时还清醒,怎会弃亲叔于不顾逃离?”
廖仲平是识货之人,他双目一凝,欲上前查看。
边上赵史赶紧阻拦道:“大人小心有诈。”
廖仲平喝道:“怕什么?此乃我大明之地,还惧这等跳梁小丑?”
说完,廖仲平上前几步,来到吴争面前,也不说话,直接就将吴争的上衣扒下,扯开血渍斑驳的白布。
前后贯穿的箭创,清晰地暴露在所有人的视野里。
廖仲平沉默地看着箭创好一会,然后替吴争掩住伤口,拉上衣服。
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廖仲平沉声道:“这确实是从正面贯穿伤,但这只能证明你与鞑子作战。你只是区区哨官,按编制麾下不过九十六人,可如今,你身后士兵不下三百人(吴争麾下一百三十几人,还有金山卫明军俘虏近二百人,此时被廖仲平算在了吴争头上),这又如何解释?”
吴争答道:“回大人,其中一百人,是原金山卫所军士,卑职在震泽县官道收拢来的。后面近二百人,是被鞑子俘虏,关押在金山卫码头的明军,被卑职率众袭击码头时救出。”
廖仲平道:“既然不是你手下士兵,如何保证其中没有鞑子奸细。你可上岸,他们不准。”
吴争心头拔凉拔凉的,他回头看去,在那一百多双眼睛,布满了失望和迷茫。
陈胜迎着吴争的目光,苦笑道:“命该如此,这怪不得大人,大人不必为难,只管上岸,我等自有去处。”
自有去处?去何处?
长江以北,皆是满清占领,杭州以北,也已经在满清掌控之中。
看着陈胜和那一百多人的眼神,在这一刻,吴争想到的是,当初向将士们承诺过的,同生共死的诺言。
一股热血上涌,他回身冲着廖仲平道:“大人,他们与卑职在嘉兴府北面官道,一起杀死五十七个鞑子,又在金山卫与卑职一起全歼一百鞑子,这样的士兵,怎么可能是鞑子奸细?卑职愿以项上人头为他们作保。”
廖仲平厉声道:“你自己嫌疑尚未解除,本官念你身上有伤,方才破例准你上岸。这是京畿重地,你作保?你承担得了罪责吗?”
吴争悲愤莫名,京畿?绍兴府倒成了大明京畿了。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卑职还真不知道,这区区绍兴府竟成了大明京畿重地了?”
这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诗,太符合现在的情形了。
吴争念出这句诗时,心里已定,与身后将士生死于共。
果然,听吴争念出这句诗,廖仲平大怒,“放肆!你敢污蔑朝廷、污蔑鲁监国?”
吴争冷冷道:“大人不必扣大帽子,要杀便杀,我吴争要眨一下眼就是鞑子养的。”
“本官成全你。”廖仲平右手一举,带来的两队人马迅弯弓搭箭。
远处周思民是真急了,他往前踏出一步,正待出声。
却被郑叔死命地挡住,“公子,世道叵测,万万不可轻易暴露了身份。奴观吴哨官是个有勇有谋之人,公子稍安勿躁,静观其变才好。”
二憨、小安已经手按刀柄,特别是二憨,一双牛眼死死地盯着廖仲平,就准备战端一起,先将廖仲平制住。
陈胜等一百多将士,再次弯弓,他们眼神坚定。
既然吴哨官愿意为他们出头,那就拼死一搏,是为同生共死。
吴争是真的被逼得没办法了,位卑言轻,此时不用说找朝廷上诉了,恐怕连眼前副千户这关都难过去。剩下能做的,也只能一赌。
从方才对话,吴争能感觉到廖仲平还是个肯讲理的。
至少他能在检查过自己伤口后,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那就赌廖仲平是个讲道理的人,赌廖仲平是个有良知的人。
君子欺之以方。
吴争转身,对着围观的百姓,再次撕开刚刚掩上的衣襟,将创口展示于众人面前。
“诸位父老乡亲,在下吴争,上虞县始宁镇吴庄人。在嘉定随叔父吴之番,为大明、为朝廷与鞑子浴血拼杀,抗击数十倍之敌三日三夜,终因寡不敌众,叔父为国捐躯。我因受箭创人事不省,被麾下救出,方留下这条残命。养伤之际,我一路上收拢溃兵,从没忘记守土抗战之责,在震泽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