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骑士不该有骑士的荣誉吗?
不该面对面来一场决战吗?
自己用骑士的荣誉,向敌人摆开了阵式,不想敌人不但不应战,还当面啐了自己一口口水,还他x地转身逃了……说好的“排队枪毙”呢?说好的荣誉呢?
显然,纳布尔不懂得华夏的战术、战法,也是,他们缺少与东方人的实战经验,欧洲无数场海战,让他们的战术思想僵化了。
纳布尔坚定地认为,两军决战,那就该按规矩来,黄皮猴子太……无耻了!
前方连续十数艘战船触雷起火,让正在骂水师无耻行径的纳布尔清醒过来,好在主力舰在后,没有损失,纳布尔随即下达了今日第四道命令,这是错误的命令,也是他今日唯一一次错误的命令,主力舰撤退!
主力舰撤退?
那前方被水雷困住、无法动弹的“带刀护卫”们怎么办?
弃之?
这一会,崇尚骑士尊严、荣誉的纳布尔完全已经不考虑前方的“带刀护卫”了。
也是,这些战船,几乎都是红毛鬼的,关他屁事?
或许在纳布尔下意识中,借黄皮猴子之手,给红毛鬼一个教训,削弱他们的实力,合乎大不列颠的利益。
敌主力舰,就在前方队友满心期盼解围、哀求的目光中动了。
只是不是向前,而是向南转向。
他们要逃?!
前方受困的“带刀护卫”们瞬间领悟到了纳布尔想干什么。
“该死的英国佬……!”
主将不负责任的命令,迁就了麾下将领的错误,“带刀护卫”指挥官在情急之下,做出了一个更加错误的抉择,他下令,强行突围,向一个方向强行突围。
这命令前提没错,向一个方向突围,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战损,引爆过的水雷区域,就安全了。
当然,需要有人,啊不,有船去前面蹚雷。
红毛鬼还是比较有勇气的,面临着生死存亡,他们愿意服从命令。
突围的方向就比较怪异了,正面突围。
或许是指挥官看到了八里外水师那六艘被轰烂船帆、失去动力的战舰了吧。
想着俘虏它们,做为筹码,最后谈判时,也能不失体面。
又或许是指挥官太憎恶纳布尔这个英国佬临阵退缩、抛弃友军的作为了。
反正,“带刀护卫”在指挥官的率领下,向正面突围了。
……。
许多时候,战场的态势,就是因为细小的变故,慢慢积累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
纳布尔想得没错,后方联合舰队主力正在赶来途中。
只要自己的主力舰未损,那么,大不列颠海军在联合舰队中的话语权就不会丧失。
至于红毛鬼,那就自求多福吧,或许等联合舰队主力赶到时,能救他们出生天。
上帝保佑你们!纳布尔诚挚地为那些被他抛弃的友军祈祷。
……。
这场海战就这么结束了?
显然不是。
从望远镜中观察到战场局势转变的施琅,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令山阴号率十二舰、慈溪号率十二舰南北同时向敌发动进攻,拖住向南逃窜的敌主力舰……令布雷船在欲突围敌舰的后方再布一道雷……。”
不在正前方布雷阻截,反而在正后方布雷,是说错了还是另有意图?
……。
至此施琅的战术构想,已经清楚地暴露出来了。
顺应天候、风向,以七艘主力舰作诱饵,牵制住敌主力注意力。
然后借大雾,以二百多小船携带水雷,对敌发动全力一击。
按施琅的话说,这叫以小搏大。
但不得不说,施琅这次将水雷大规模应用在离岸海战之中,确实超出了海战的范畴。
从这一方面来说,小船成为了水雷使用变异的运送和投掷工具,这对日后海战战术的演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当然,施琅原本的战术构想,并没有要全歼这支敌舰前锋的打算,因为就算施琅再狂妄,也知道敌强我弱,他的打算还是停留在狠狠咬对方一口,挫挫敌人锐气,同时,为自己日后在吴王麾下众将之中的声望,抹下重重的一笔。
然而,敌人的应对,让施琅敏感地觉察到了一丝,可以将战果扩大的希望。
敌主力舰竟选择在战场上与自己的“带刀护卫”脱离?
这是胆肥呢,还是自杀?
施琅有些看不懂了。
但他决定试探一下,这就有了下令原本派出向南北迂回的分舰队对敌主力合击,令布雷船重新在突围敌人正后方布雷的命令。
用意无非是阻断突围敌舰回身营救主力舰队的企图。
……。
纳布尔确实够倒霉的。
他其实是个不错的海战将领,譬如他具有应变能力和壮士断腕的魄力。
虽然断得是别人的腕,但至少,大伙还是联军嘛。
这次首战的挫折,完全是因为敌人的无耻,怎么可以事先不打招呼,不经人同意,擅自改变战术呢?
说好的排队对轰,结果放了鸽子,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可这不是他最倒霉的,更甚者是,在向南转进才二十多里,就被南面的慈溪号所率十二艘战船挡住了去路。
真是人倒霉时,喝口凉水都碜牙。
偌大的海面,恰恰正好被挡住了去路。
可纳布尔肯定没想到的是,慈溪号十二艘战船盯他很久了。
不过纳布尔不怕,数量三十比十二,怕啥?
纳布尔镇定地下令,“碾碎他们!”
半个时辰的对轰,慈溪号中数弹起火,其部三艘被击沉,六艘中弹受损。
可谓惨不忍睹,这支分舰队,已经折损过半。
而敌舰,仅四艘起火,六艘中弹受损,未沉一船。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纳布尔有些得意起来,黄皮猴子只会无耻地耍阴谋诡计,瞧瞧,这下复仇了吧?
“冲过去……全速向南,与主力舰队会合,咱们就得救了。”纳布尔大声嚷道。
。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谁做初一谁又是十五
ps:感谢书友“三维宇宙”投的月票。
这也能叫阻截吗?
充其量最多也只能算是一次失败的阻截吧。
然而,这支分舰队,至此也就完成了它的阻截任务。
此时从北面赶来的山阴号十二艘主力舰,终于赶到战场。
一枚炮弹恰好砸在纳布尔旗舰的舰尾甲板上,砸出了一个大洞,幸运的是居然没炸。
可船体的晃动,让纳布尔惊叫起来,“敌人在背后……!”
海战中,只要前方受阻,背后被咬住,那么几乎是一面倒的局面。
这种情况非常凶险,因为船首和船尾炮都只配备一门,相较于舷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坐等挨揍的局面。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船横过来,用两舷炮迎敌。
可问题是,巨船要横过来,谈何容易,对方能允许他轻易转向吗?他转向对方不会跟着转向,继续保持相对位置吗?
山阴号所部做为生力军的加入,密集的炮弹从敌身后砸下,瞬间令纳布尔舰队的士气低落。
仅仅一柱香时间的炮击,击沉敌舰三艘,七艘起火,中弹者几乎遍布。
当旗舰起火的那一刻,纳布尔毫不犹豫地下令,“挂白旗……。”
也是,大不列颠在东亚并无直接利益,都是该死的红毛鬼窜掇的,大不列颠海军将士宝贵的生命,不能这样无辜地殒灭在这片不值得的海面上。
纳布尔几乎没有一丝心理障碍地选择了投降,这或许也是一种骑士的荣誉吧。
当奉命令,率舰队赶来增援的张名振看到海面一片狼籍,二十多艘悬挂白旗的敌舰和丝毫不觉得羞耻的纳布尔时,不禁目瞪口呆起来。
……。
还有古怪。
做为联合舰队的主力,统帅克里索恩怎么就没有赶到战场增援?
联合舰队的主力囤于杭州湾外海,按理说,这个时候该赶到战场了。
施琅也心中奇怪。
其实这得从吴争令三支水师聚集吴淞口说起。
也可以说,这是吴争“惹的祸”。
做为联合舰队的主帅,克里索恩自然知道吴争麾下三大水师。
也听闻过之前吴争与郑森那场近海火拼。
克里索恩是慎重的。
茶山方向,仅出现了敌水师三十余艘主力舰,那么敌水师主力的意图究竟在哪呢?
他需要考虑,万一主力向北,后方被敌人端了怎么办?
这可是华夏近海,谁能保证,杭州湾不会出现一支舰队,去攻击联合舰队的补给船、辅助船,它们可都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谁都知道,再强大的战舰,一旦失去补给,那等于就是一具漂浮的棺材。
从这一点上考虑,克里索恩最后做出的选择是,向北沿海派出数波侦察船,而没有当即选择向北增援。
当然,这不是克里索恩如纳布尔的小心思一样,想借吴争的手,削弱英国佬海军实力,因为纳布尔所率前锋舰队中的“带刀护卫”们,那可是他的舰队。
克里索恩没有派增援的原因是,在他看来,敌人舰船数量并未超过纳布尔舰队,且己方火炮威力和射程都要领先敌人一截,无须增援。至少在短时间内,不需要增援,他的注重点,还是在不知意图的水师主力上。
这就造成了敌人前后脱节,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战场的原因。
……。
施琅多虑了。
敌人正面突围的“带刀护卫”们,在付出十余艘触雷炸沉的代价之后,终于逃出生天。
但回过头去看到纳布尔舰队在三十里外被阻截的那一刻,根本没有人愿意回头去增援。
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叫一报还一报。
显然,施琅下令重布的一道雷,浪费了。
逃出生天的“带刀护卫”们望着距离仅十多里外的施琅旗舰,没有一丝向进攻的打算,他们选择迅速转北,以求尽快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