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毛文龙偷袭敌人后方也功不可没。
此战杀伤后金军一万七千人。
次年(1627),皇太极又围攻辽西的重镇锦州,同样被明国火炮击退。
痛定思痛的后金,开始动火炮的脑筋。
所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者的,这话一点不假。
1631年,后金在沈阳利用俘虏过来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
也是在这一年,明军毛文龙部下孔有德所部,因朝廷欠饷及得不到粮秣而发动叛乱,通过诈降占领了登州城。
登州,那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以及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
最终,当朝廷派平叛大军杀到时,孔有德与耿仲明一起,带着数千匹战马、二十多门红衣大炮、数百门西洋炮,还有无数的火器金银投降了满清。
皇太极大喜过望,亲自出城门三十里相迎,可谓是恩宠至极。
正是因此,明清之间的火炮力量对比开始倾斜。
重要的是,之后的时间里,清军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铸造新式火炮,而大明却因为财政困难及内斗,减慢甚至停止了火炮的研发。
此消彼涨之下,双方的实力迅速扭转。
1639年,清军已经有了六十多门红衣大炮,西洋炮达到千门之数。
这对于关外的明军而言,就是个噩梦。
顷刻之间,明军发现自己赖以依仗的火炮,已经无法压制清军,反而自己的头上被清军炮火覆盖。
其实这个时候,清军的火炮数量,还不至于高过明军。
但明军关隘防区太多,火炮太过分散。
加上一直采取战略防御态势,火炮几乎都被固定在关隘,无法机动。
但清军不一样,他们一直采取攻势,可以将火炮最大数量地机动、集中在某一处使用。
这就造成了局部区域压倒性的战术优势。
明军焉能不败?
而入关之后,大明灭亡,大部分明军火炮都落入了鞑子之手。
这就更壮大了清军的实力,反而明军手中的火炮越来越少,随着一场场败仗,一次次地沦陷,明军手中的火炮开始绝迹。
所以,博洛听到多铎提到火炮,便不再劝阻多铎,因为他几乎可以肯定,杭州城中没有火炮,或许库中存有火药,但对于远程武器而言,火药那就是堆可以燃放的烟花。
集中火力炮轰一门,再以优势兵力强攻,这从战略意图和战术安排上都没有错。
于是,清军开始拔营,目标,杭州城。
……。
战争来得并不突然,但很仓促。
鞑子在贺家埭附近扎营一天后,突然兵临杭州城下。
这个时候,厉如海负责重金招募的死士,才刚刚开始一天时间。
城内四处,大街小巷都张贴满了告示。
吴争是出了大价钱的。
一人五十两,先付二十两,待战争结束,不管死活,按登记留下的地址,将三十两送于死士指定的家眷。
这钱确实是非常丰厚了。
杭州城一户普通民居,主屋加上东西厢房,这种标准配置,这时也才三十两左右。
也就是说,参加了敢死队,所得的银子就可以买一间房,还有盈余够一家三、四口人过上二、三年。
报名者非常踊跃,乱世人命贱如狗。
特别是杭州城已经被清军占领过一次之后,六成以上的普通百姓都已经被洗劫过一次了。
反而那些家中富裕,在清军入城之后,奴颜婢膝向清军投诚者,损失不大或者没有损失,甚至还占了些光,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就象莫执念之流者。
当然,在吴争“勒索”了莫家之后,城中这批人,也一样被吴争洗劫了一次,比清军洗劫普通百姓还要来得狠、来得彻底。
但吴争也知道,这种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做一次,还可以说是除奸、惩诫,干多了,名声也就臭了。
所以,吴争无比宽宏地声明,这些个汉奸们只要交够了罚金,就算洗清了罪恶,过往一概不究,只看日后行止。
杭州城百姓管吴争此举,叫做花钱洗白,坊间对吴争的评价相当复杂,凑在一起那叫一个精彩。
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军炮击
年老者,纷纷摇头,含蓄地抨击吴争,几与建虏无疑。这建虏入城,也就见到啥抢啥,可吴争不同,那是带着已经交过钱的本地富户,前去指证另外的富户。可谓是连根拔起、一窝端。
最终总结起来的评价,还是四个字最为确切——恨天将军。
年少者不同,他们有血性,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那也得喊几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不是?
虽然也就是喊喊,干不成什么事,也没胆子干,但这不代表着他们不想干,当然前提是没有危险。
人嘛,总有荣誉感、羞耻心,特别是这些读书人。
如今吴争做了他们希望,能活着象人的希望。
这就象溺水之人突然发现了一根稻草,就算是依旧会沉下去,那也得舍命扑上去抓住了。
所以,城中年青者,十有八九是吴争的拥趸。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支持吴争,纷纷上街,三五成群地号召城中青壮为国效力、浴血沙场、恢复大明、建功立业。
当然,他们自己是打死也不肯报名参加敢死队的。
还有一个类别,那就是城中的女人们。
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女人们视吴争为寇仇,这些女人基本都是母亲。
吴争给出的买命钱太高了,高到普通人家都眼馋,明知道是死路,但以一人之命换全家安逸,一举改变贫苦的窘境,这无疑是一种诱惑。
特别是对那些一家有二子以上的家庭,这一个晚上,就是生死诀别。
身为母亲的,心总比做父亲的更软些、更……痛些。
还有那些待字闺中,云英未嫁的女孩们,那就更仇视吴争了,因为她们的未婚夫们,许多都已经不顾阻挠,前去报名。
定过亲,就是有了婆家,就算未过门,未婚夫死了,那也是寡妇。
所以,她们恨吴争到咬牙切齿的地步。
可也有女人们拥护吴争,特别是那些被鞑子欺凌过的还苟活于世的女人们,在她们心中,谁能为她们所受的屈辱报仇,那就是她们的再生父母,就算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些女人自发地加入了读书人宣传报军的队伍。
还有一小撮的女人,她们是城中大户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
她们这些日子从父兄口中听到了有关吴争的片言只语,于是躲在闺房之内开始幻想。
她们不在乎吴争究竟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
哪怕吴争是个十恶不赦的盗匪,也难挡少女怀春。
躲起来,一个人,慢慢地想,想他有多好、有多帅,直到把自己想傻了。
如同后世那些追星的少女们。
所以,杭州城内,对吴争的褒贬不一,说好的人,把吴争宣扬成盖世英雄。说不好的人,把吴争贬低成一个搜刮民财、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但这些,都无法改变征兵的滚滚巨轮。
一天时间,厉如海从数千报名者中遴选出八百精壮,组成了吴争旗下第一支敢死队,与别的入伍士兵不同,他们不接受任何训练,哪怕是最基本的训练,他们只接受好吃好喝的优待。
吴争在检阅这支队伍时,心情异常地沉重,总觉得有团东西堵在自己心里。
他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许诺的每人二十两银子,一份份地亲自交到他们手里。
看着那些洋溢着笑容的年青的脸,吴争心中哀叹,兄弟啊,可知道你们面对的可是九死一生啊。
可又反过来一想,自己和麾下将士,何尝不是九死一生?
这么一想,吴争豁然轻松起来。
……。
战斗从次日凌晨卯时开始的。
当城墙上将士看着远处黑压压的敌军缓缓向庆春门而来,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低沉的欢呼。
这场赌博,赢了一半。
包括吴争在内的将领们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
鉴于兵力缺乏,吴争下令只防守庆春、清泰二门,尤以庆春门为最。
北城二门,每门只有一百人防守,那就是站在城墙上列队,摆个样子罢了,敌人一旦从那进攻,瞬间即陷。
吴争集中兵力在东城三门,但也有主次,预判最有可能的庆春门,集中了八成兵力。
清泰门只有一千守军,它离庆春门最近,增援只要半个时辰。
永昌门部署了二千人,需要坚持一个时辰。
但不管怎么说,其实吴争心里已经弃清泰、永昌两门了,其实也就是孤注一掷。
这不是吴争儿戏,而是迫不得已,本来兵员就只有敌人的四分之一,再要是分兵防守,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显然,吴争赌成功了。
鞑子果然奔庆春门而来。
聚集在城门的明军将士,血脉贲胀、士气大振。
可以说,这个时候就算马上来一场最残酷的肉搏战,明军将士也不会惧鞑子丝毫。
因为他们心中有些信仰。
信仰的对象是吴争,赌赢了,这只有二成的概率,居然真赌对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对胜利有了遐想,这与之前的忐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刀在手、箭在弦,都在等着那决生死的那一刻。
可没有人能预料到,鞑子首先动作的,竟不是步兵,而是……炮兵。
当轰隆的炮声响起,不用说明军士兵了,连吴争也震惊了。
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鞑子会带来重炮攻城。
这或许是吴争从来没有接触过红衣大炮的缘故,亦或许是吴峥只是个五线城市的小职员,对历史的不熟悉,造成了眼下极大地被动。
而吴争麾